土豆如何高產?7招實現馬鈴薯原種擴繁

土豆如何高產?7招實現馬鈴薯原種擴繁

四川是馬鈴薯種植大省,也是種子需求大省。“但馬鈴薯的種子培育長期面臨原原種母體營養小,抗逆能力弱,休眠期長等特點,擴繁原種技術不規範,繁育產量低,生產成本高等問題,對此,農業專家根據馬鈴薯原種的生育特點,重點研究和推廣出了該技術。”6月12日,省農技推廣總站專家表示,該技術大大提高了脫毒優質種薯的擴繁係數和擴繁效率,縮短馬鈴薯新品種的推廣週期,大幅度降低了脫毒種薯生產成本,加快了脫毒種薯推廣面積和應用速度。

通過多年多點試驗及示範結果表明,馬鈴薯原種高效擴繁關鍵技術平均畝產量1549.5公斤,單株結薯6.4個-10.3個,最高畝產達到2875公斤,較常規栽培技術平均畝產1138.5公斤,增產36.1%,幅度達24.1%-46.0%。

技術名稱:馬鈴薯原種高效擴繁關鍵技術。

土豆如何高產?7招實現馬鈴薯原種擴繁

技術概述:以“調控生理質量,提高田間出苗率;科學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調控播種密度,提高群體質量;調控關鍵期水分,提高成薯率;調控地上地下均衡生長,提高塊莖產量”為關鍵技術,以調控為手段、提高為目標的優質原種大田高效擴繁技術體系。該技術獲2016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技術要點:

第一步是精細整地,控制墒情,要選擇肥沃疏鬆的土壤,播前一個月深耕,並適時耖耙1次-2次,增強土壤保水能力。

第二步要精選種薯,提高生理質量,應選擇豐產、抗逆、質優的品種,生理年齡通過休眠、5克以上的原原種進行擴繁。

第三步要合理密植,保證群體,淨作一般每畝8000株-10000株為宜,套作一般每畝6000株-8000株,最佳行比2:2,播後蓋適量細土,抹平廂面後覆膜。

第四步是科學施肥,確保營養供應,每畝馬鈴薯應施復混肥60千克-100千克,優質農家肥1500千克-2500千克,一次性作底肥;齊苗後用尿素5公斤-7公斤/畝,兌清糞水追提苗肥。

土豆如何高產?7招實現馬鈴薯原種擴繁

第五步是及時引苗,提高成苗質量,一般3片-4片葉子時放苗出膜,選擇在陰天或晴天的早上或傍晚,在苗上方開膜將苗引出,用細土將苗孔周圍膜封嚴。

第六步要及時灌水,遇到花期乾旱,應及時灌水促進塊莖膨大。

第七步便是控制旺長、延緩衰老,當植株出現旺長時,在現蕾開花期可噴施0.15-0.2%的多效唑或20mg/L的烯效唑溶液1次-2次;在開花後期,噴施一次0.3%磷酸二氫鉀,連噴3次-4次,防早衰。

注意事項:播種深度應控制在5釐米-8釐米,太深出苗困難,成苗率低;封行後應注意預防晚疫病等病害,田間出現晚疫病病株時及時打藥防治,並拔出病株銷燬;收穫前提前5天-7天割苗,防止後期病害傳染至種薯;收穫後要及時儲藏,防止高溫爛薯。

土豆如何高產?7招實現馬鈴薯原種擴繁

馬鈴薯原種高效擴繁技術不僅僅是為種植戶們帶來了新的明天,更是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進步。種植戶們採用合理的科學技術實現高產,不僅加快發展了馬鈴薯產業,提高了馬鈴薯的質量與產量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