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

(一)混凝土缺陷的原因

1、孔洞

孔洞是指混凝土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1/3的缺陷,结构内存在着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可以望穿结构的空洞。

原因分析:

(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畅通形成孔洞;或骨料粒径过大,钢筋过密,造成砼下料中被钢筋卡住,下部形成孔洞。

(2)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或没有分层浇筑;或分层过厚,使下部砼振捣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3)混凝土流动性差,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形成特大蜂窝,或错用外加剂。

(5)混凝土中有泥块和杂物掺入。

(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以致出现特大蜂窝和孔洞。

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2、缝隙夹层

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原因分析:

(1)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捣实不够。

(2)浇筑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在冬季还有积雪、冰块)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曾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筑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3、露筋

露筋是指构件中的钢筋部分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原因分析:

(1)砼浇捣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间距过大甚至漏垫,钢筋紧贴模板,拆模后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2)构件尺寸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到个别骨料粒径过大,水泥浆无法包裹钢筋和充满模板,拆模后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3)模板拼缝不严,缝隙过大,砼漏浆严重,尤其是角边,拆模时又带掉边角出现露筋。

(4)振捣不足或振捣不当,振钢筋或碰击钢筋,造成钢筋移位或振捣不密实有钢筋处砼被挡住包不了钢筋。

(5)钢筋绑扎不牢,保护层厚度不够,脱位突出。

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二)混凝土缺陷的处理程序及方法

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三)混凝土缺陷处理案例

例案1、2003年8月,广西某15层商业综合楼,建筑面积14530㎡,框剪结构,砼采用C45泵送商品砼。第8层主体结构浇注后3天,发现一幅剪力墙及与其连接的柱未初凝。此时该层同时浇注的梁板砼强度已达设计强度的50%以上,且上层钢筋绑扎工作已完成并开始了支模工作。此事故该如何处理?

例案2、福建省某市两幢框架结构的8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5560㎡,主体施工至三层楼面时,发现部分框架节点及柱身(梁底下0.5m范围内)的砼呈疏松状。为了解已施工部分砼实际质量情况,在现场使用超声回弹综合检测,结果表明,外观好的砼均达到设计强度。如何处理?

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例案3、安徽省某工程拆模后发现砼大面积孔洞,随即采用环氧树脂砼补强。

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例案4、某楼建筑面积5700㎡,五层框架结构,地下室层高4m,面积逾800㎡。该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地下室墙板设计强度C30,抗渗等级S6。地下室墙体模板拆除后,发现该墙体存在多处麻面、蜂窝、露筋,靠近下部止水带施工缝处内外两侧存在多处孔深为60mm、40mm的孔洞。经现场详细检测,该墙板混凝土质量缺陷可分为3类:

(1)轻微缺陷:地下室窗下多处露筋,内墙局部蜂窝、麻面。

(2)一般缺陷:外墙内侧、孔洞、露筋。

(3)严重缺陷:外墙施工缝多处水平状露筋、孔洞。如何处理?

1、对地下室内墙局部蜂窝、麻面的处理措施:将蜂窝、麻面凿净,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凿毛,清除浮浆,用压力水冲洗干净,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分层抹压至表面平齐。

2、地下室窗下露筋的处理措施:将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凿去浮浆,用清水冲洗干净,两侧同时支模,再用比原强度(C30)等级高一级(C35)的细石混凝土(掺膨胀剂)浇平并振捣密实。

3、对地下室外墙内侧露筋、孔洞的处理措施:将混凝土表面凿毛,个别有锈点的钢筋用钢丝刷除锈干净,用压力水冲洗干净,支护模板,浇灌BY-40型自流混凝土。该自流混凝土渗透性能好,能充分渗入到混凝土孔隙中与老混凝土紧密结合,无收缩,起到良好的防渗效果;且该混凝土强度高,能够起到较好的结构补强作用。

4、对外墙施工缝处水平状露筋、孔洞的处理措施:

(1)疏松砼凿除、凿毛、压力水清洗

(2)墙面、底板植筋(深度不小于100㎜)

(3)支模浇S6,C35自流砼

(4)新增砼100㎜厚,覆盖洞口每边不小于300㎜

混凝土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关注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