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謠「騎馬來騎馬去」有什麼由來嗎?

嶽曉瑤

福建這塊地方,千百年來有一句民謠,就六個字,“騎馬來,騎馬去”。傳說是唐朝無名氏所做。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在五代十國時,有一個小國叫做閩國,其統治區域相當於現在的福建。閩國的開閩鼻祖名叫王潮,河南固始人,那時侯正趕上黃巢起義,王潮哥仨個也加入了起義軍,義軍首領王緒去世後,王潮被眾將擁戴當上了這支義軍的首領,轉戰南北到了福建。公元886年,福建觀察使陳巖任命王潮為泉州刺史,這年正好是丙午年馬年,所以叫做“騎馬來”。

王潮依靠武力佔領了福建五州之地,唐昭宗任命他為福建觀察使,確立了他對福建的統治地位。王潮去世後,將軍政大權交給了弟弟王審知,後梁朱溫封王審知為閩王。王審知統治福建期間,福建的經濟文化得到了較大發展,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這裡成了“世外桃園”,王審知也被尊為“開閩第一”。但王審知的後人卻不爭氣,不象王潮、王審知兄弟那樣有為,王審知去世後,他的兒子們為了爭奪帝位,互相殺戮,骨肉相殘。閩國的末代閩王叫王延政,他創建了“大殷國”,後復國號閩。不過,經過長期的兄弟內戰,閩國的實力受到嚴重削弱,這讓南唐國王李璟看到了機會,派大將邊鎬進攻閩國。王延政不敵,投降南唐。閩國滅亡。這年也正好是丙午年馬年,所以叫做“騎馬去”。因此“騎來來、騎馬去”民謠便成了閩國的興國、滅國時間史。

春秋史社,專注於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