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位台籍勞模劉竹承:這是信心的鼓舞

山東首位臺籍勞模劉竹承:這是信心的鼓舞

圖為劉竹承當選山東首位臺籍勞模。(劉竹承供圖)

來自臺灣新竹的劉竹承,1997年退休後到大陸創業。“這些年,大陸的變化真是日新月異。我還記得1997年我剛到山東的時候,房屋都是矮矮的,現在高樓大廈隨處可見,寬闊的馬路上,汽車也是越來越多。這些都是改革開放成果的具體體現。”劉竹承認為,自己的企業取得的成績,也得益於大陸的改革開放政策。

劉竹承在大陸創業的第一站就是山東省濰坊市。他最先在昌邑投資成立了順達仁誠食品有限公司。此後又投資了天成鑫利公司的鴨絨項目和天成集團旗下的路斯寵物食品項目,天成集團成功晉升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每年帶動全市3500多家養殖農戶增收4.5億元以上。2015年5月,天成集團旗下的路斯寵物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掛牌,成為中國寵物零食率先掛牌企業。

劉竹承的秘書方偉袒露,企業良好的發展態勢也離不開劉竹承的苦心經營。在他看來,劉竹承獲得勞動模範的稱號,稱得上實至名歸。不僅如此,在深耕經營之餘,劉竹承將目光投向山東的貧困學子。

“在臺灣工作期間,我認養了3個孩子,從小學一直供到念研究所”。劉竹承說這是他慈善事業的開端。來到山東投資經商,從事飼料生產、雞鴨養殖、食品加工、羽絨加工等相關產業,企業經營效益好,更讓他擁有了繼續慈善事業、幫助別人的實力和條件。

這些年來,劉竹承已先後在山東資助400多位貧困學生。“只要孩子們願意讀,讀到博士我也要供。”他抑制不住內心的驕傲。“他們都很不錯,好多都考上了名牌大學,還有在清華讀博士的!”劉竹承說,自己經常勉勵孩子們:眼前的困境不可怕,但你一定要自己奮鬥,把書讀好,有志氣,求上進,肯吃苦,以後的生活會好的,將來也能多幫助別人。

“看到這些孩子我就會想到曾經的自己。”1944年出生於臺灣新竹的劉竹承回憶幼年的坎坷經歷時說:“我從小沒有父母,是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長大的。”家境貧寒的他對於學習有著一種近乎狂熱的追求。劉竹承說:“沒有父母的小孩,讀書就是希望!”在這種信念下,他靠自己的勤奮苦讀成為同齡人中“學習模範”。拿到了要求極為嚴苛的“中山獎學金”,成為當時臺灣選派的200位公派留學生之一。

山東首位臺籍勞模劉竹承:這是信心的鼓舞

圖為劉竹承生活照。(劉竹承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