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鲜银耳可能导致中毒

食用鲜银耳可能导致中毒

据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介绍,曾经我国发生过鲜银耳在栽培过程中受到污染,产生了大量米酵菌酸毒素,人在食用后导致食物中毒死亡的事件。但迄今为止,并未发生干银耳引起的米酵菌酸毒素中毒事件。所以,市民在市场上购买到的大都是干银耳,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由10余片薄而多皱褶的菌片组成,质硬而脆,呈米黄或金黄色;如果干银耳色泽过白,则可能是用硫磺熏制。干银耳经水泡发后,应朵形完整、菌片呈白色或微黄,弹性好,无异味。如发现菌片呈深黄至黄褐色,不成形、发黏、无弹性、有异臭味时则不能食用。同时,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去除银耳基底部发生褐变的部分,充分加热煮食。

市食药监局提醒市民,受培植环境及土壤的影响,鲜银耳容易污染致病菌并产生毒素,因此在人工栽培银耳的地区,禁止在农贸市场出售自家采摘的鲜银耳,切忌不要自家炒食、凉拌鲜银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