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讲的是什么?

养个呆呆镇镇宅

周易是什么?看相关的回答,都说的云雾缭绕,莫测高深的样子。实际上呢?


“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怎么看都是比较经典的书籍。在这个丛书系列中,已经出版的有:黄帝内经、史记、左传、战国策、诗经、尚书、周礼、仪礼、论语、孟子、尔雅、老子、孙子兵法、庄子、荀子、列子、吕氏春秋、鬼谷子、韩非子、商君书等33部。再加上“中华书局”这个金子招牌,够权威了吧?

我手上就有这本书。开篇就是《前言》,而《前言》的第一个,就是“一、关于《周易》的一些基本问题”:

《周易》本来是殷末周初人们用来占卜算卦的方法,起初,它并不是一本书,也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卦爻辞,更没有《彖传》、《系辞》、《象传》、《文官》、《说卦》等被后代易学家称之为《易经》或“十翼”的部分,只是蕴含数理逻辑的卦画而已。后来,经过长期的演绎,这些卦画与事物产生了一定的对应规律后,人们就逐渐在每个卦画下系属了一些简约的卦辞。再后来,《易》“变则通、通则久”,于是,又在六十四卦的各爻之下系属了爻辞。至此,《易》就有了卦画、卦辞和爻辞,形成了汉代易学家称之为《周易》的部分。到了汉代,又将《易传》并入,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的样子。

跟头条上的其他回答的虚无缥缈、故弄玄虚相比,这一段文字显然属于“说人话”,通俗易懂。

所以,周易是什么,这一段概括是最靠谱的。周易是什么?是“日晕风、月晕雨”,是“猫洗脸狗吃草,不三天雨就到”----生活中探索未至事物的总结。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相对于时间上其他民族而言,最富于研究和创造。尧舜禹三位先贤,共同点都是治水。对洪荒世纪而言,治水是与大自然做抗争,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搏一线生机。诸如息壤之类的记载,或许有人觉得这是神话,并不靠谱。但是,任何民族的古代神话,体现的都是这个民族最原始的思维方式,由此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同大自然做抗争的民族,大概无人否认。对比着看,同为洪荒时代的西方,面对洪水“发明”了诺亚方舟,同样不靠谱的神话,西方体现的是逃、是赌一线生机。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在没有科学理论、科技等支持的情况下,未知事物能描述成什么?和其他未知事物的联系。是用一些符号记录当时的“眼见为实”。《易经》是什么?是中华民族探索大自然,探索未知事物的“心得笔记”。仅此而已。


把《易经》奉为中华文化的根,有点超级搞笑。

难道在你的眼里,中华文化就是从占卜算卦开始的?显然是自吹变成了自黑。


沧桑短笛

《周易》是周文王借筮卦体裁写的六十四篇政论文。周文王在《周易》六十四个卦爻辞中提出了一系列建国方略和各项方针政策,涉及到战争策略、国家体制建设、思想建设、社会管理、教育方针、水利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六十四卦中的每一个卦辞,即是一个中心论点,六个爻辞则是这一论点的延伸。

下面以《周易-》举例,用讲故事的方式把离卦解释给大家听。

这一天,院外一阵马嘶车响,原来是亲信大臣闳夭来了,文王高兴地迎出门去。闳夭是周国领导层的核心臣属,为人机智灵活,善与人打交道,这次一来看望侯爷,二来代替公子发请教一些国家大计。文王很高兴公子们有心提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便对闳夭说:“我们和商王之间的战争性质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你看看这个卦:”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闳夭反复打量着卦符:“外阳包着内阳,又像丝网包着内核,内核为动态,有孕育之象。离(離)字左为离,离为虫兽;右为隹,隹为翅膀。带翅膀的鸟不会包含在内里;虫和翅膀也不能分离,因为它们是合在一个字中。一定是一个孕化之物。”小丁伸出食指一点:“離一定是蚕茧。蚕作茧包住自己,又孕化为蛾飞出茧外。”

文王点点头:“对,就应该这样分析问题。这只是分析字义的第一层,第二层是要明白字的指向。蚕吐丝作茧是为了保护自己,以便在茧中完成自己的孕化。这里面的步骤是蚕吐丝为奉献自己,做出茧来才能保护自己,当孕化完成了,再把茧咬破而出。”

闳夭接过话:“明白了,我们要为商王做事,借商王的旗号来保护自己,完成自己扩大疆土的任务。当完成了我们的战略布局后,就可一举将商王朝歼灭。”文王高兴地连连点头。

闳夭问:“养母牛是为了生小牛,卦辞为什么写畜牝牛吉呢?”文王缓缓说:“这是革命和守成的关系问题。蚕必须把茧咬破才能获得新生,就是我们必须消灭商王朝才能建立大周朝,是敌死我活的矛盾,态度要坚定,目标要明确。建立大周后,母牛所指的生命的繁衍,就是朝代的不断延续,这是其一;我们将要采用的世袭制有别于大商,是父死子继,要保持嫡系的正统性,这是其二。这个卦辞谈的是革命性质和国家政体问题,一定要重视。”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闳夭说:“‘错然’比喻像涂了层金黄色。初九穿着用金黄色蚕丝编织的鞋,说明是富贵之人,应当尊敬他们。我想侯爷是告诉我们,对商王手下的达官贵人要敬礼有加,毕竟我们要借用商王的旗号来保护自己,应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自己的目的。”

六二黄离元吉。

六二居中,静而不动,是黄色的蚕在茧中等待时机。闳夭问:“为什么写元吉?”“元是指国家,意在指明‘黄离’要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考虑。”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闳夭问:“日昃指太阳将落。侯爷都是用日代指王,日昃是商王朝要沉落了,和离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指蚕破茧的时机,一定要在敌人衰败之际才能破茧而出。”

鼓是仪仗的规模,不鼓指没有盛大的仪式了。缶是敲击的乐器,商王自己敲着缶唱歌,比喻商王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闳夭说:“大人一旦变得像耋耄老人一样,这个朝代也就要结束了。”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九四是到了外面。突如,是从洞里钻出来的样子。其来如,蛾子慢慢爬过来。焚如,蛾子晚上出来,冲灯火飞过去烧着了。死如,生命结束了。闳夭问:“蛾子死就死了,为什么还要‘弃如’呢?”文王答:“这是孕化的时机不当。晚上出来冲着光亮飞,还不被烧死吗!蚕赖以保护自己的茧因咬破了也没用了,只好丢弃掉。弃如者不是被烧死者,而是原本有用的东西也变得无用了,只好丢弃。”原来是因为时机不当而导致前功尽弃,没有了保护层,也就没有了成功的机会。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六五成功地完成了孕化,蚕变化为蛾,破茧而出。闳夭问:“涕沱若,是冤屈或后悔才如此哭泣。戚指亲人,亲近的人在埋怨他。在灭亡的时刻应该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吉是谁吉呢?”“整个过程吉。六五作为王位,处在阳爻的重重包围之中,毁灭势在必然,此时我们出兵可一举成功,能不吉吗!”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闳夭不太明白:“九三爻有‘日昃’,表示商王;六五尊位并没写王,为什么上九反而写王呢?”文王微笑而答:“这个‘王’不是现任之王,是指商汤。商汤灭夏正是乘夏行将就木之时行征伐之事,他消灭了暴君,获得了天下,还获得了好的名声。‘匪其丑’,不是一伙丑恶之人。赢得天下还要赢得人心才行。”


杨吉德

''经''就是道,就是理;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阐明天理、人道的书,''经''是最种圣的典籍,权威的著作,也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天理亦即人道。

宇宙包罗万象,变化莫测;人生机缘际遇,难以预料;《周易》易经辞传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易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人生之变、所变、不变的大原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之变、知变、适变的大法则,以为人类行为的规范,这一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称作天人之学'',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

''易''这一命名,含义如何?

一说;伏羲画八卦,远取诸物,''易'',是飞鸟的形象。

一说:依据最古老的字书《学文解字》,''易''即蝎,是蜥蜴的形象。蜥蜴的保护色,随环境不时变化,以变化的含义,命名为''易'',以象征宇宙的千变万化。

《说文解字》中又说:''易''是由日月两个字组成。因而,代表阳,月代表阴,以象征''易''的阴阳二元哲学。

后汉的郑玄,在他的《易赞》中,更将''易''的定义,高度发挥。他说:''易''这个字有''简易'''、'变易''、''不易''这三种含义。

宇宙万物,时刻变化,人事也是如此,所以说''变易''。然而,变化不息的大宇宙,却具备法则性,井然有序,循环不已,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小宇宙人的命运,也同样具有法则性,所以说''不易''。由于这一''不易''的法则性,就能了解大宇宙的天地法则,可以遵循,同样的,小宇宙的人的动向,也能预知,可以规范,所以说''简易''。因而,《周易》这部书,就能以简单的象征符号与数字,表示出这种''简易''、''变易''、''不易''的现象变化,产生占卜的作用。所以,由这一思维方式去探索,宇宙森罗万象的变化,无不有一定的规律、因果关系,可以追寻,而占卜能够预知吉凶,也就没有什么不可思议了。

传说伏羲是人面牛身的文化神,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他首先画出三画的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种卦,周文王在被殷纣王囚禁在羑里的其间,推演成八八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由一与一两种称作''交''的符号,由下而上,顺序以六画构成。一与一的属性相反,一代表阳、刚、男、君、强、奇数等,象征积极的事物,一代表阴、柔、女、臣、弱、偶等数,象征消极的事物。在解说的传中,多使用概括的用语,''刚''与''柔'',或''阳'与''阴'',所以,一称作''刚爻''或''阳爻'',一称作''柔爻''或''阴爻''。

一具阳刚、积极、独立的性格,用奇数一、三五、七、九中最大的九代表,又称作''九''。一具有阴柔、消极、依附的性格,用成对偶的偶数二、四、六、八、十中间的六代表,又称作''六''。

''卦''的构成,是由下而上,最下方的位置,称作''初'',顺序而上,为二、三、四、五最上方的位置,称作''上''。

例如开始的乾卦,全部是刚交,由下而上的六 爻,称作''初九'',''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又如第二卦的坤卦全部是柔交,由下而上的六爻,称作''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在乾坤两卦中,除了有形的六爻之外,还有无形的''用九''''用六''。这是例外,在其它各卦,都只有''初''到''上''的六爻。

由六爻构成的六十四卦,以七下各三爻为一组,上方的三爻,称作''上卦''或''外卦'',下方的三爻称作''下卦''或''内卦''。

种种史料记载,战国时代的儒,佛、墨诸子百家,以及唐、宋以后的儒、佛、道各家的学术思想,也无不源源《周易》的天人之学。可见巜周易》预测学在我国文化学术史上的崇高地位。


谁傻了

《周易》讲什么了?要先看是怎么来的,再说讲的是什么。

周易怎么来的?

周文王,本来就学了易经,算是非常精通的了。后来,被纣王囚禁在朝哥的时候,他每天没事干,只能每天继续学习易经嘛。

在研究易经的过程中,他发现,还可以有另一种排法,而且用起来也相当有道理,而且更加方便和实用。这也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后天八卦,在文王之前那个易经的排法,是先天八卦。

这个后天八卦呢,就一直沿用到今天了。经过历代贤达的演示和注解,我们现在学习起来,应该讲是更方便和快捷了,也更容易理解。

周易讲的什么?

周易依旧是讲太极生俩仪,俩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互相配对,生出六十四卦,然后再继续演化,错综复杂,生生不息。

其实就是一个演化方式嘛,世界上万事都是这么演化出来的,基本出不了这个范围。所以周易也被称为预测学,只要你能深明个中道理,你就可以推演出某一件事接下来会怎么样怎么样。

说起来挺简单的,那大家要学习《周易》,就是你得足够理智,你才会条理清晰,你才有恰当的思路去推演。不要看着里面图案和文字,莫名其妙,就以为是迷信了。当一个人真正的深入进去的时候,其实,除了敬畏,就是赞叹了。

所以,《周易》是什么?只有有理智和智慧的人,才知道。而且,得深入进去了,才知道。


命理师陈一宏

讲以变应变和生命起源。

《易经》的内涵应该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包罗万象。

这里仅从两个点分享下自己的看法,略伸管窥蠡测只见。

1.以变应变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以不变应万变。

还有一句:万变不离其宗。

诚然,很多东西是不变的,尤其是无形的理论或者规律,但人们的思维往往会“原地踏步”。

《易经》中的“易”一般有三种内涵:不易,变易,简易。

不易,即为变得原则。

变易,讲变化的规律。

简易,讲大道至简。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变得过程。

童年有童年的思维和行为,壮年有壮年的,老年时又不一样。

很值得重视的是我们的想法往往没有跟上外界的变化。

人有天性中的“坏旧”情感,如果不警惕就只剩下回忆。

看当今各种经典致敬,各种致青春,各种童年回忆。

这种回顾过去的方式没有不好,可是如果都在关注过去,哪有未来?

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在变。

人类之间最难处理和最消耗感情的关系恐怕是婆媳关系

很多婚姻不是败在小三手里,而是败在俩娘手里——新娘和老娘。

有句话说的好:女人永远不变的是善变(这里并无贬义)。

女人天性比较感性,如果性感就更感情丰富。

男人如果不会迅速跟着女人的情绪“变”,结果往往很糟糕。

其实"变"的思维我们都训练过,那就是“函数思维”。

很多人上中学开始最头疼的就是函数。

对于一个函数,不同区间,不同取值范围,它的变化千差万别。

对应一个人,小的时候是父母照顾,成年后和父母之间彼此照顾,到了中年照顾父母。

角色不变怎么能行?

因为一个永远不停一直在变的东西是时间

2.生命起源

生命起源于海洋。

这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命题。

看一下在六十四卦中有何体现?

关于六十四卦的排列,有一个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因为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结合而得,

所以也经常以八个为一组来研究。

再上一个图看一下。


如果把八个看作一组,一个阶段,第一组的八个就很有内涵。

《序卦传》是孔子所撰的《易传》十翼之一,上面的卦序歌就是根据这个而来。

《序卦传》当然可以有多角度解读。

这里从人类进化的角度去理解,六十四卦讲了一个进化过程中的大循环。

在上面的图中看到,第一组八个卦首先是先有天地,人间万事万物,必然有天地之后而诞生 。

乾坤两卦,一个纯阳卦,一个纯阴卦,也象征初始的阴阳。

后面六个依次出现了不同阶段。

请注意观察,六个阶段中都有坎卦坎为水。

也就是说,开天辟地之后,雷,山,土地等与水结合生出了不同的生物。

需要注意的是,《易经》是自然抽象后的理论模型,这里解读也是在文化层面,绝不可硬套物理世界的具体事物。

六十四卦一开始就明确的给出了这样一个“暗示”:天地之后,一起从水开始。

这和生命起源于水是多么的一致。

不神奇吗?

有不同观点欢迎来喷,也欢迎大师来批评指点。


装子梦话

周易是一个整体的称呼,它包括两部分,一是易经,二是易传,易经是流传的最早的原始部分,是文王撰写的部分;易传是后来孔子等人撰写的部分,是对易经的研究与诠释部分。

从文本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三部分:原文本、前文本与后文本。最早的原著是原文本,现在流传的易经部分实际已经不是原文本,真正的原文本已经不可得了,就将流传的易经部分认为是原文本了。前文本是对易经的早期研究文献,易传就属于前文本。后文本就是后人对易经的研究文献,数目众多,良莠不齐。

当今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真正的原文本灭失的情况下,只好将流传的易经文本当成原文本,而流传的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偏差甚至错误,但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将它当成原文本也是权宜之计,这一点所有的研究者应该清楚,不能有糊涂概念。

对于前文本的易传部分,众人应该清楚这是在易经产生之后许多年产生的,孔子相对于易经的产生也是后人,相对我们今人是前人,所以易传部分只能归类于前文本。易传是孔子等人对易经的研究,由于他们研究的基础就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在他们研究之后又产生了一些偏差,这部分绝对不是原文本,这是对易经的研究文本,许多后人将这部分也当成了原文本,这是极大的错误,是后人研究易经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后文本就太多了,这其中存在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后人将前文本当成了原文本,这样研究的基础就错误了,研究的方向就有问题了,而且研究的结果就更容易出现偏差了。二是人们研究易经并没有专注于对易经的研究,而是许多人在研究易传,要知道,研究易传实际是对易经研究的研究,而不是研究易经本身,由于研究基础的错误,研究的许多结果产生了更多的偏差,阻碍了易经的研究与发展,这是研究易经这么多年而没有重大发展的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人们在研究周易的时候概念要清楚,要知道自己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的基础是什么,研究的方法是否正确,不能统儿论之,走上歧途,得到事倍功半的结果。更应该清楚,易经是真正的经典,易传是对经典的解释,这里有解释清楚的地方,也有没有解释清楚的地方,但被后人也认为是经典,所以后人应该有一个清楚的概念。


现在再关注易经讲了什么:

易经首先是科学书,其次易经是哲学书,最后易经是占卜书。

科学书是说,易经首先应用的是数学的基础,它是二进制的表示形式,八个单卦是八个数字,每一重卦是一个数字,六十四卦是六十四卦数字,并且他们满足二进制的运算规则,是标注的二进制体系。

然后是易经揭示了事物运动的周期与规律,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都是一个循环的事物运动周期,在其中还表示出不同的事物运动阶段,这样的周期与阶段还可以用立体的形式表示,构成易经的三维诠释方式。

最后,在上述基础之上,可以总结出易经的核心规律,即01537624的运动规律,这是一个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由这个规律构成易经的主体结构,构成易经的逻辑关系,构成易经更高可靠性的依据。这个规律掌握与规定着所有的事物运动,是推动历史车轮转动的无形的巨大力量。

哲学书是说,易经阐释了众多的人生哲理,有人从易经中总结出四个定律、八个准则、25个天规等,最多的是64个信条。事实上,在对易经进行全面的理解与透析之后,可以将每一爻精炼为一条哲理,64卦就有384个以上的哲理,这些哲理是指导人们行为与思维的准则,有了这些哲理就可以掌握事物运动的规律,可以明辨前进的方向与方法,可以彻悟人生的真谛,并且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易经、更广泛的宣扬易经,更尊崇易经的价值。

占卜书是说,有了上面科学书、哲学书的基础,想将此书与事物运动分开也不可能了,而且,有了事物运动周期与规律的基础,有了哲学的思想与方法,通过易经对事物运动进行有效的预测成为了可能,并且预测也具有了科学的依据,有了它前瞻的合理性,所以易经也是一本占卜书。这里要注意的是,占卜是易经次要的功能,也是不能摆脱的功能,这时要注意有些人将它功利化,虚幻化甚至罪恶化,这就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在明确了它的性质之后,我们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加以继承,更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宣扬,使中国千年的古文化在全世界发射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于雁鸣的哲学与易经

记得孩童时(一九七六年后),在乡村即常见八卦画象,觉得很是新奇,不明所以,更是好奇。

九五年秋,有幸在深圳宝安“锦昌文具书店”购得了蓝允恭老师著的《太极预测学》,如醉如痴,亦癫亦狂,至此终于了解了八卦,正面了易学。

(铺贴太长)现在讲“周易讲的是什么”?首先,它是一部哲学典籍,然后它才是一部卜筮书。它用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乃至八八六十四卦的逻辑思维与行为准则为标准,来分折、思考、判断,进而预测(推断)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各种问题。

古云:“十年学成状元,廿年难通周易”,又云:“一入易门深似海,不是真人莫进来”。皆言学易之不易、通易之艰难。没有深刻的人生阅历,书本再熟,也难以懂易的。《易》是包罗万有的,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思维体系。

《易》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无极观:宇宙无限,时空无垠。

2,同一观:天人合一,你中有我。

3,阴阳观:阴消阳长,对立统一。

4,变易观:动静循环。虚实转换。

5,必然观:不定而定,不然而然。

6,统计观:规律验证,去伪存真。

7,模拟观:客观推演,触类旁通。

8,感应观:抽象领悟,感而遂通。

《易》主要讲的就是这些。另外,轻轻的告诉你,易不止《周易》,之前有《连山》、《归藏》,以后或许有“九爻卦”,甚至是“十二爻卦”,事物总是在循环变化中,这符合《易》的“变易观”。

所以我否定“万物皆空”,空的尽头就是实,物极必反,“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说:有形跟无形的事物,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有形无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比方说,最常见的水的三大变化:气(空)→水(能见质而不定形)→冰(色)→水→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活泼时,充塞天地,消沉时,缩于一丁。

最后,我持肯定态度地告诉你:“易始于占亦终于占”。


算命先生温为顺

始有连山、归蔵、周易三书,均为中国文明发端,连山以山艮为首卦,归藏以坤为首卦,周易以乾为首卦。周易对古老卜筮之法加以整理,润色,又记录古时天象、地震、洪水、征兆并加以分析,后经两汉方士加工,与数字方位结合起来,形成一套预测吉凶、趋利避祸学说。周易之周非周朝之义,为筹演,通过火烧龟甲后观察纹理走向,刻以卜辞,预测征战、农事、嫁娶、河渡,远行,兴建殿宇,祈庙祷宗等事;又用蓍草,所谓“籍用白茅”,临事在宗庙祭祀,“王假有庙”,蓍,老也,其目的在于对仙人神灵有所告,而求示明,如古埃及之神托也。最早卜辞记录在商墟所出土的甲骨文,亦是中国文字的滥觞。卦有三划,或阳或阴,数字从下起为初、二、三;九为老阳,六为老阴,阳盛则衰,阴过则阳,彼此盈虚消息,乃天道。

易,古者卜筮所称,易之所告,源自天命。易字,上日下月为易,左日右月为明。上古民众为探寻众多事物的真相,为了知维系天地日月演变的规律,也为了从精神上获得依靠、慰基、解脱,使大众在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和谐生存,故造坛祭祀。有说阴爻、阳爻是上古人民结绳记事,无事不打结为阳——,有事则打结以记为阴—— ——,八卦即八索,八条绳索也,后有文人讥讽不知“八索九丘”之书,即言此事。至于说伏羲观鸟兽踪迹,天地山河而创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是得自洛河出书,后人详解八卦之名,将八卦上升至较高的精神道义层面,首开易之玄说。围绕易书,居上者奉为行政指南,掌握易之玄机,即是获得无上的权力,换句话说,易书慢慢和人治结合,披上神秘的外衣作为一种统治工具。因此众圣人对于注解易书乐此不疲,从周文王到孔子,有十翼之书,易学大兴。篆书,言乎象,帛书易书解篆为缘,因也,缘顺。象书亦引申卦象之义。爻者,变也,交也。凡爻得位则贵,失位则贱。吉凶者,言其得失;悔吝者,言小疵也;无咎者,言补过也。

由上既知卜辞的内容是经已发生的历史事件,那么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八卦怎么来的?我们大致可以说,八卦就是龟壳(或者兽骨)被灼烧后龟壳纹理的走向,至于为何取六划,六是三的重复,代表问卜者、占卜师和鬼神了。




思我美人

周易讲的第一件事是天文历法以及与节气相关联的物侯。如地天泰来表示春分,自大雪坤始至冬至一阳生是为地雷复。所以古诗里有《冬至人间号一阳》,一阳复始之说。在北方溪流中也是小寒开始溪水反漫过冰层次上夜间又冻住使冰层加厚提高,而溪旁之柳树根部枝条反在最冷时变绿水份增加。易经认为这时寒为余气而一阳动。到春分时为三阳之气至是为泰卦,故有三阳开泰之说。而阳气满于夏至时暑气尚未盛。从这里看出既有物候先动之基又有余威滞后之象,任何事物的变化自始至终其过程因果都有原理绝不可违背!

第二历史事件的记载,从事件的发展变化推究其起始根源及结局。从而为研判相似的事件提供依据。如水火既济,火水未济,山地剥,地山谦等。

又以每卦有六爻分指三阴三阳之气,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阳为太阳,少阳,阳明。这在中医典籍中尤为常见!例如手太阴肺经_足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__足少阳小肠经等!医易同理,对医学的辫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后就是占卜了,后世在周易原书基础上又发展出汉京房的纳甲法以天干地支入卦以五行生克制化为运算法则以决吉凶。又有梅花易术以数字入卦,使的字形笔画、手臂大小、来人方位、声音等皆可入卦而则占测精准。

又有四柱推命,就是排八字。麻衣相法等!这些只能算命不可决断事物,比方说出门经商有正东南方、东南南、东南东三个近似方向哪个更吉就没法断了!

当然还有更高级的算法奇门盾甲!

看来易经为百经之首决不是那么简单的


风过了痕

謝謝邀答

《周易》是產生於遠古時代,它體現了中華先民對於外部世界的樸素認識和對人們的行為的積極指導作用。

《周易》是由《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組成。《易經》是以六十四卦,象,數的概念所組成的龐大而變化的符號象征體系,並形成它自己獨特的表述語境。而它意象世界的深層,則是一個龐大的複雜的思維體系。

《易經》對世界的認知方式,是樸素的,直觀的,經驗式的。在哲學認識論和文化發生論上,它是比較原始的,樸素的,帶有人類文明初創和發軔時期的思維特征。《易經》是中華先民在長期對大自然世界的觀測的基礎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易傳》則是孔子對《易經》的解讀,“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易與天地准,是故能獼綸天地之道”。“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周易》是由《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組成。而《易經》和《易傳》又是兩種不同的文化體系。

《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就是卜筮文化,它的主要功能是占卜古凶祸福,使人们在做事或处理人際关系上能够趨吉避兇的目的。從而使生產和生活平安順利。六十四卦有其獨特的語言特點和獨特的思維模式。

《易傳》則是孔子以儒道思想為核心的哲學思想體系。表達了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而對六十四卦的解讀,也是以儒家思想逐卦解釋卦辭,爻辭的思想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