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平水韻和新韻?

酒幹湯賣無

個人覺得,平水韻和新韻都是語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屬於歷史唯物主義。平水韻和新韻雙軌並行,“雙懸日月照乾坤”,讓人覺得不倫不類。





總體來說,中華新韻比平水韻簡單多了,對於繁榮詩詞創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音韻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新韻並不完美,尚需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新韻從十八韻改為十四韻,又改成了十六韻,改來改去,一直處於發展之中。


本人是一個泥古不化的人,一直提倡平水韻,但是並不反對中華新韻。不是說新韻不好,而是不符合本人的創作習慣。本人覺得,平水韻也十分簡單,稍微用一下心就能學會。平水韻如今已處於成熟階段,像一個穩重、魅力十足的成功人士。中華新韻呢,尚處於懵懂無知的孩童階段,雖然前途光明,但是本人對其不屑一顧。

詩詞有四個要素,押韻、四聲、平仄和對仗,如此看來,新韻除了四聲做不到之外,押韻、平仄和對仗都能做到。普通話裡沒有入聲字,所以新韻只有平仄。如此看來,中華新韻和平水韻的最大區別就是隻分平仄,不辨入聲。新韻裡沒有入聲,就好像先天性殘疾一樣。普通話是有先天缺陷的,如果某一天,中國的語言以粵語為標準發音,中華新韻馬上就成一篇廢紙了。


平水韻是以宋代的音韻為標準劃分的,時過境遷,已不適應於當代的普通話,但是其依舊適用於舊體詩。創作舊體詩,我只用平水韻。但我並不反對新韻,“詩言志”,只要能夠寫出優美的詩賦,用中華新韻也是可以的。


層城鵷雛

在今年四月便收到《中華通韻》韻表,也沒感覺很複雜,花上一個半個鍾,就基本能弄明白。



立項、發佈新韻,也是預料中事。畢竟《中華新韻》已用這麼久了。專家學者們完全有理由藉此申請些課題經費,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說不定還能借此拿個什麼獎,將職稱升上一級。

從《中華新韻》18韻到《中華新韻》14韻。又到現在公佈的《中華通韻》16韻。又或者過一年半載,如果經費能下來,重新修訂個14、15韻的,這點大家不必覺得奇怪,也不必太在意,在當下,這都很正常。

真的,不必太在意。推崇《平水韻》和《詞林正韻》的,繼續用此韻創作便好。追隨“新韻”的可能要辛苦些,重新學學通韻,但這也不會難。而我自己,寫格律詩一定還是用《平水韻》,填詞一定還是用《詞林正韻》,這叫以不變應萬變。

當然,我不反對別人用通韻,甚至一些初學者對通韻暫時還沒有把握的,都可以要我幫忙較較律。



我覺得,一個真正寫詩的人,用什麼韻都是一樣的寫。我們玩共詠時,不也經常拾韻部、甚至限韻字嗎?在頭條不也常讀到一些很不錯的步韻詩嗎?我也說過,學習平仄韻律,不管新韻舊韻都是件很容易的事,難的是你能寫出流暢、合律、達意的句子。

《中華通韻》要在學校強推。這也不必大驚小怪,課題本來就是教育部參與立項的。如真能在中小學推行,則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至小說明,在中小學也要開始學習詩詞創作了。只是辛苦了老師,在講解唐詩宋詞時,要費多些時間講講平水韻。

《平水韻》和《中華通韻》是不同的韻書,在創作上沒有什麼可比較和評價的。這年頭,用通韻也好,用不通韻也好,都能各列出大堆的道理。


筱靜隨筆


怎樣看待《平水韻》與新韻,這裡面有態度問題和技術問題。

先說第一個,什麼是態度問題?人類經過多少萬年的進化,大約到了8000多年前,天水大地灣彩陶的出土,透過彩罐讓人聯想到那時人們的生活方方面面,表明人類在這個時候已經相當文明瞭。到了孔子蒐集整理《詩經》時,表明由文字產生文學的飛躍發展,至少在此往前推到1000年,因為沒有這個時間,文學不會達到到往後再推2500多年後仍然望塵莫及的程度。

文學伴隨音韻而發展,早期的詩及騷辭都是有韻的,明確四聲是永明體的時候,此時我國的詩歌文學已經比較發達了。對韻的規劃和統一,漢末就有了《聲類》,晉代有《韻集》,到了隨代正式頒佈了《切韻》,隨後《唐韻》,北宋有《廣韻》及後來南宋和金代共有《平水韻》,元代有《中原音韻》,明代有《洪武正韻》,既便是清代也有個《佩文詩韻》,僅管是平水韻的翻板。說到此如今統一頒佈個新韻,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這就是態度問題,作為時人應該支持!再說第二個,什麼是技術問題?

如果單指新韻,這個問題沒毛病,一代有一代的文化,是時代的標誌性的要求。全國推行普遍話,用新韻意味著用新話。從上世紀初就倡導寫新韻,一直寫到現在,不管有多少首讓人記住的且不管,但寫詩要押韻是事實。當代詩歌及戲曲唱詞等體裁,用新韻可以達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即押韻與詞語字聲音調相一致,至於是否唱詞字聲與樂譜音高音長相諧,這是新的課題所面臨研究的事,從整體上講還是無傷大雅。這裡表明的核心意思是,新韻用在新詩歌是順理成章的事。

採用什麼韻,既然有技術問題,在討論中就不管態度問題,這是學術的起碼要求。說“新韻”沒問題,但關鍵在於“通韻”二字。“通”字作何解?至少是以此為主,兼顧左右的意思。這樣問題就來了,帶有韻文化的新詩歌及戲曲唱詞的左右,是否涉及到古典詩詞?沒有則好,若有就請教有個說法是吧!因為現代詩歌與古典詩詞,雖然同是中國漢字演變而來的文化,但兩者確是不同的文學體裁。剛才說了,既然討論用韻問題是屬於學術範疇,那麼請問:這是研究出來的?還是望文生義臆造出來的?如果回答是研究出來的,那麼請研究者能否告訴大家,相關學科前沿研究成果瞭解多少?是怎麼靠握有金鋼鑽研究出來的?有什麼依據?

話說到這兒,一點不想多寫了,因為為這個問題,寫了幾百篇問答了,既便是一般回答問題,也是如履薄冰,小心謹慎的答題,其中從縱向上有幾十篇的內容還是具有技術含量的,看來說多無益。另外,如果有依據,那麼意味著利用20年“路上、腿上、枕上”時間所著的《三上詞話》中整個理論體系是錯誤的,整個嚴格地填詞實踐是白忙活,整個一套創新的詞學成果是沒有用。


三上詞話作者

1.《中華通韻》無疑是進步的。蕭園一直認為,新韻是進步的,因為它是當代人聽得懂的、使用中的“活語言”。語言是文學的基礎,更何況詩歌這種講究讀音、發聲的文學體裁。《蕭園詩話 * 新韻是進步的》正在撰寫中。

2. 《中華通韻》也有一點點的不足。如:把《中華新韻表》中的“寒山韻”“先天韻”合為“安韻”。《中華新韻表》區分寒山韻、先天韻,是很好的,因為“寒”“天”發音是不同的,不怎麼像押了韻。古今韻有變化,古韻裡“天”與“船”是屬一個韻的,當時讀來是和諧的。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但在今韻(普通話或國語)中,“先天韻”與“寒山韻”,是分開的,因為前面多出一個i音,確不同韻。“天”與“船”,聽起來就不像是同一個韻的。我寫《故鄉吟 旌德歌》就只用“寒山韻”。現在山東、河南話裡,天、船還是有點像,因為發音偏後(口腔後部)。這也就是某版本的《中華新韻表》裡,以韻母后面有無g為標準,錯誤地將-en與-eng分在兩個韻裡,將-in與-ing也分在兩個韻裡,卻將-eng與-ing,甚至-ong放在一個韻裡,造成不和諧。

3.

4. 注意:韻書是作詩的字典、工具書,不僅關乎用來押韻的韻字,更關乎每個字的平仄,而平仄安排是格律詩(古代稱近體詩)的基礎。例如:五言仄起仄收式:白日依山盡(11--1),黃河入海流(--11-),欲窮千里目(---11),更上一層樓(111--)。參考:

牆外行人蕭園

我個人還是覺得,既然古詩詞是傳統文化,還是應該使用平水韻,這樣對於學習研究古詩詞文化,會有很大的幫助。總感覺使用新韻做出來的詩詞,有點不倫不類,也可能是習慣了平水韻吧,才會有這種感覺。人嘛,都多少會有先入為主的思想。



樹上結的貓

新韻,按現代漢語拼音方案,很容易掌握。平聲: 陰平、陽平。即是拼音的第一、二聲。仄聲: 上聲、去聲。即是拼音的第三、四聲。

如果都用新韻,對古今許多好的對聯、詩詞和歌賦等不適合。所以我們要繼承發揚古代傳統文化,亦應該學習舊韻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