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平水韵和新韵?

酒干汤卖无

个人觉得,平水韵和新韵都是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平水韵和新韵双轨并行,“双悬日月照乾坤”,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总体来说,中华新韵比平水韵简单多了,对于繁荣诗词创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音韵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新韵并不完美,尚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新韵从十八韵改为十四韵,又改成了十六韵,改来改去,一直处于发展之中。


本人是一个泥古不化的人,一直提倡平水韵,但是并不反对中华新韵。不是说新韵不好,而是不符合本人的创作习惯。本人觉得,平水韵也十分简单,稍微用一下心就能学会。平水韵如今已处于成熟阶段,像一个稳重、魅力十足的成功人士。中华新韵呢,尚处于懵懂无知的孩童阶段,虽然前途光明,但是本人对其不屑一顾。

诗词有四个要素,押韵、四声、平仄和对仗,如此看来,新韵除了四声做不到之外,押韵、平仄和对仗都能做到。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所以新韵只有平仄。如此看来,中华新韵和平水韵的最大区别就是只分平仄,不辨入声。新韵里没有入声,就好像先天性残疾一样。普通话是有先天缺陷的,如果某一天,中国的语言以粤语为标准发音,中华新韵马上就成一篇废纸了。


平水韵是以宋代的音韵为标准划分的,时过境迁,已不适应于当代的普通话,但是其依旧适用于旧体诗。创作旧体诗,我只用平水韵。但我并不反对新韵,“诗言志”,只要能够写出优美的诗赋,用中华新韵也是可以的。


层城鵷雏

在今年四月便收到《中华通韵》韵表,也没感觉很复杂,花上一个半个钟,就基本能弄明白。



立项、发布新韵,也是预料中事。毕竟《中华新韵》已用这么久了。专家学者们完全有理由借此申请些课题经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说不定还能借此拿个什么奖,将职称升上一级。

从《中华新韵》18韵到《中华新韵》14韵。又到现在公布的《中华通韵》16韵。又或者过一年半载,如果经费能下来,重新修订个14、15韵的,这点大家不必觉得奇怪,也不必太在意,在当下,这都很正常。

真的,不必太在意。推崇《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继续用此韵创作便好。追随“新韵”的可能要辛苦些,重新学学通韵,但这也不会难。而我自己,写格律诗一定还是用《平水韵》,填词一定还是用《词林正韵》,这叫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我不反对别人用通韵,甚至一些初学者对通韵暂时还没有把握的,都可以要我帮忙较较律。



我觉得,一个真正写诗的人,用什么韵都是一样的写。我们玩共咏时,不也经常拾韵部、甚至限韵字吗?在头条不也常读到一些很不错的步韵诗吗?我也说过,学习平仄韵律,不管新韵旧韵都是件很容易的事,难的是你能写出流畅、合律、达意的句子。

《中华通韵》要在学校强推。这也不必大惊小怪,课题本来就是教育部参与立项的。如真能在中小学推行,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至小说明,在中小学也要开始学习诗词创作了。只是辛苦了老师,在讲解唐诗宋词时,要费多些时间讲讲平水韵。

《平水韵》和《中华通韵》是不同的韵书,在创作上没有什么可比较和评价的。这年头,用通韵也好,用不通韵也好,都能各列出大堆的道理。


筱静随笔


怎样看待《平水韵》与新韵,这里面有态度问题和技术问题。

先说第一个,什么是态度问题?人类经过多少万年的进化,大约到了8000多年前,天水大地湾彩陶的出土,透过彩罐让人联想到那时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表明人类在这个时候已经相当文明了。到了孔子搜集整理《诗经》时,表明由文字产生文学的飞跃发展,至少在此往前推到1000年,因为没有这个时间,文学不会达到到往后再推2500多年后仍然望尘莫及的程度。

文学伴随音韵而发展,早期的诗及骚辞都是有韵的,明确四声是永明体的时候,此时我国的诗歌文学已经比较发达了。对韵的规划和统一,汉末就有了《声类》,晋代有《韵集》,到了隨代正式颁布了《切韵》,随后《唐韵》,北宋有《广韵》及后来南宋和金代共有《平水韵》,元代有《中原音韵》,明代有《洪武正韵》,既便是清代也有个《佩文诗韵》,仅管是平水韵的翻板。说到此如今统一颁布个新韵,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就是态度问题,作为时人应该支持!再说第二个,什么是技术问题?

如果单指新韵,这个问题没毛病,一代有一代的文化,是时代的标志性的要求。全国推行普遍话,用新韵意味着用新话。从上世纪初就倡导写新韵,一直写到现在,不管有多少首让人记住的且不管,但写诗要押韵是事实。当代诗歌及戏曲唱词等体裁,用新韵可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押韵与词语字声音调相一致,至于是否唱词字声与乐谱音高音长相谐,这是新的课题所面临研究的事,从整体上讲还是无伤大雅。这里表明的核心意思是,新韵用在新诗歌是顺理成章的事。

采用什么韵,既然有技术问题,在讨论中就不管态度问题,这是学术的起码要求。说“新韵”没问题,但关键在于“通韵”二字。“通”字作何解?至少是以此为主,兼顾左右的意思。这样问题就来了,带有韵文化的新诗歌及戏曲唱词的左右,是否涉及到古典诗词?没有则好,若有就请教有个说法是吧!因为现代诗歌与古典诗词,虽然同是中国汉字演变而来的文化,但两者确是不同的文学体裁。刚才说了,既然讨论用韵问题是属于学术范畴,那么请问:这是研究出来的?还是望文生义臆造出来的?如果回答是研究出来的,那么请研究者能否告诉大家,相关学科前沿研究成果了解多少?是怎么靠握有金钢钻研究出来的?有什么依据?

话说到这儿,一点不想多写了,因为为这个问题,写了几百篇问答了,既便是一般回答问题,也是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的答题,其中从纵向上有几十篇的内容还是具有技术含量的,看来说多无益。另外,如果有依据,那么意味着利用20年“路上、腿上、枕上”时间所著的《三上词话》中整个理论体系是错误的,整个严格地填词实践是白忙活,整个一套创新的词学成果是没有用。


三上词话作者

1.《中华通韵》无疑是进步的。萧园一直认为,新韵是进步的,因为它是当代人听得懂的、使用中的“活语言”。语言是文学的基础,更何况诗歌这种讲究读音、发声的文学体裁。《萧园诗话 * 新韵是进步的》正在撰写中。

2. 《中华通韵》也有一点点的不足。如:把《中华新韵表》中的“寒山韵”“先天韵”合为“安韵”。《中华新韵表》区分寒山韵、先天韵,是很好的,因为“寒”“天”发音是不同的,不怎么像押了韵。古今韵有变化,古韵里“天”与“船”是属一个韵的,当时读来是和谐的。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但在今韵(普通话或国语)中,“先天韵”与“寒山韵”,是分开的,因为前面多出一个i音,确不同韵。“天”与“船”,听起来就不像是同一个韵的。我写《故乡吟 旌德歌》就只用“寒山韵”。现在山东、河南话里,天、船还是有点像,因为发音偏后(口腔后部)。这也就是某版本的《中华新韵表》里,以韵母后面有无g为标准,错误地将-en与-eng分在两个韵里,将-in与-ing也分在两个韵里,却将-eng与-ing,甚至-ong放在一个韵里,造成不和谐。

3.

4. 注意:韵书是作诗的字典、工具书,不仅关乎用来押韵的韵字,更关乎每个字的平仄,而平仄安排是格律诗(古代称近体诗)的基础。例如:五言仄起仄收式:白日依山尽(11--1),黄河入海流(--11-),欲穷千里目(---11),更上一层楼(111--)。参考:

墙外行人萧园

我个人还是觉得,既然古诗词是传统文化,还是应该使用平水韵,这样对于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会有很大的帮助。总感觉使用新韵做出来的诗词,有点不伦不类,也可能是习惯了平水韵吧,才会有这种感觉。人嘛,都多少会有先入为主的思想。



树上结的猫

新韵,按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很容易掌握。平声: 阴平、阳平。即是拼音的第一、二声。仄声: 上声、去声。即是拼音的第三、四声。

如果都用新韵,对古今许多好的对联、诗词和歌赋等不适合。所以我们要继承发扬古代传统文化,亦应该学习旧韵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