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物种腾讯的崛起:靠投资构建复杂生态帝国

商业新物种腾讯的崛起:靠投资构建复杂生态帝国

马化腾

中国科技行业曾经缺乏资金,只能接受来自硅谷和其他地方的资金。

比如腾讯最大的股东,就来自于南非的一家公司。

但是曾经极度缺钱,差点被卖掉的腾讯,如今正在变成科技行业新的金主。

《经济学人》最近一期的封面叫做“1000亿美元的赌局”。这篇文章介绍的正是孙正义1000亿美元远景基金。

孙正义的远景基金既不能用传统的私募来概括,也不能用风险资本来归纳,它是一个全新的产物。

高达1000亿美元的一期远景基金打破了工业界的规则,也击碎了几十年来的资本逻辑。

它比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基金还打了四倍,2017年远景资本一家的投资,就相当于整个美国风险资本的投资。

有一个风险资本创始人说远景基金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投资机构”。

商业新物种腾讯的崛起:靠投资构建复杂生态帝国

孙正义

不过,起码在中国,远景基金仍然称不上最有权势。

软银虽然也投资了滴滴等公司,但滴滴显然是另外一家巨头的布局。

这就是腾讯,也越来越像软银的一家公司。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统计,腾讯过去五年参与了277项投资,软银只有175项。在总金额上,腾讯也以450亿美元超过软银的430亿美元。

腾讯正在起变化。

曾经中国最具创新力,最有活力,拥有中国最多互联网用户的公司,正在投资机构化,由高盛出身的银行家出手改造,成为一家跟远景基金并驾齐驱的机构。

腾讯的可怕之处在于,中国的新老巨头,都在它的资本布局之下站队。

中国排名第四的互联网公司京东,新兴公司TMD中的滴滴和美团,其最大的外部股东都是腾讯。

搜狗、猎豹等工具型公司,也早就被腾讯通过注入业务和资金的方式入股。

腾讯的控股方式非常“腾讯化”,既不谋求压倒性的占股比例,也不要求在投票权上有掌控力。

它的指导原则是,以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腾讯的入股比例,稳定在10%~25%之间,保证腾讯拥有投资收益、董事会席位,又不至于像阿里巴巴那样投入巨额资金。

腾讯的操控模式,越来越像是一架精密的投资仪器。

操盘投资的人,却并不是马化腾,腾讯的投资,也并没有投行的帮忙,因为腾讯内部投行人才济济。

腾讯总裁刘炽平,曾经在高盛亚洲工作;腾讯首席战略官James Mitchell,也曾经是高盛的员工,负责媒体沟通和娱乐研究。

腾讯的核心业务不断收缩,成为核动力和策源地。

经过多年的剥离和演化,腾讯的核心业务只剩下三个,社交、游戏和媒体。

游戏是腾讯最大的现金牛,通过旗下几大游戏工作室不断研发新游戏,合作并收购新兴的国外游戏。

围绕腾讯核心圈层,是腾讯系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是演化自腾讯业务,结合了其他公司,依靠腾讯强大的导流作用。

这些公司包括了阅文集团、众安保险和即将上市的腾讯音乐。

这些独立上市公司,都来自腾讯一些业务,比如阅文集团来自QQ阅读,腾讯音乐是QQ音乐。

比起最高点的110港元每股,阅文集团如今67港元已跌去一半;众安最高股价98港元每股,如今54港元,已处在历史最低位置。

腾讯的股票高歌猛进的时候,为什么港股腾讯系的公司表现如此差强人意?

而且因为投资者的追捧,导致这些股票在上市时被高估,上市后业绩表现不好,股价自然下跌。

腾讯音乐目前的估值在250亿美元左右,以这个价格上市,恐怕上市后的业绩也很难支撑如此高的估值。

腾讯的最外围,是腾讯入股的几百家形形色色的公司,甚至包括特斯拉、snapchat等。

当然,巨头公司为了保证市场和技术优势,去收购一些技术突破、模式创新的初创公司,Facebook、amazon、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都出手阔绰。

但是像腾讯这样大规模并购,在互联网公司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它一家的并购,超过了其余几家巨头的总和。

腾讯已经是一种商业新物种,科技+投资巨头,一方面拥有科技领域的巨大压倒性优势,一方面又借助资本的力量,在全球资本市场纵横捭阖。

商业新物种腾讯的崛起:靠投资构建复杂生态帝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