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弹丸之地力敌十三国,春秋时最能打的小国!

春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全国共有约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不过咱们耳熟能详的基本都是像齐国、楚国、魏国等这样强大的国家,而对于一些小国可能听都没听过,有的小国虽小却充满传奇色彩。

以弹丸之地力敌十三国,春秋时最能打的小国!

逼阳国,一个夏商时期就存在的小国,这个国家微乎其微,注定会成为群雄争霸的牺牲品,可这个牺牲品却在灭亡时在史书上写下极其悲壮的一笔。公元前563年四月初,晋悼公欲与楚国抗衡,便以霸主身份召集各路诸侯商讨伐楚一事;晋国大将、士匄以逼阳亲楚为由欲伐之,于是13国诸侯联军黑云压城,将逼阳国围的水泄不通;一般的小国看到这个架势,国君估计都亲自出城献降了,可逼阳国可不一般,逼阳子妘豹闻讯后迅速率领全国军民奋起迎战,大战一触即发。

以弹丸之地力敌十三国,春秋时最能打的小国!

逼阳子先部署了一个疑兵计,将城内的小土山伪装成米山,意图让敌军以为城内物资储备丰富可长期坚守,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联军中的晋国主将也非等闲之辈,他对着"米山"连射三箭,箭头全部滑落,于是断定米山是假的,随即下令攻城。既已到存亡之际,逼阳城中将帅一心,军民团结,誓死抗战,联军攻势虽猛却依然难破城墙,双方陷入僵持,逼阳没有投降的意思,联军又不肯撤离,毕竟若攻不下逼阳城,可是一大笑柄。

以弹丸之地力敌十三国,春秋时最能打的小国!

战役期间,鲁国孟氏的家臣秦堇父运送粮食到前线,逼阳子妘豹突然打开城门主动出击,攻击敌后勤部队,打了联军一个措手不及,缓过气后的秦堇父一行也是不甘示弱,见逼阳城城门大开,认为有机可乘,遂率领众将士反击攻城,然而却不知逼阳子还有一手连环计,在鲁军攻入城内的一刻,守军急落内城悬门,企图将其分割包围,逐个歼灭,鲁军反应迅速,立刻下令撤退,刚攻至城门下的鲁国陬邑大夫,用双手拖住下落的悬门,鲁军士兵才得以逃脱,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力如猛虎的勇士是孔子之父,也是鲁国"三虎将"之一。

以弹丸之地力敌十三国,春秋时最能打的小国!

联军围困逼阳却久攻不下,起初提议攻伐逼阳的、士匄二人提议撤军,但主将却不干了,他最早是不赞成打的,而因那二人坚持,还立下军令状,才同意的,结果事到如今,又不想打了?大怒对二人下令,"七日之内还不能破城,便提头来见!"五月四日,联军再度攻城,逼阳军民虽然誓守孤城,但终究寡不敌众,物资也终于耗尽,五月八日城破国亡。

以弹丸之地力敌十三国,春秋时最能打的小国!

逼阳国以区区弹丸之地与13国联军激战29天,虽然最终还是逃不过亡国的命运,但也虽败犹荣;如今逼阳城古迹仍在,残垣断壁,折戟断剑,时时刻刻再向世人讲述着当年的悲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