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会也是生产力——向综合教育服务提供商转型,外研社的会议力

【百道编按】目前,围绕各专业、课程及职业培训而展开的会议活动已较为普遍,且越来越多的会议由出版社来主办或承办。对于出版社来说,在主办或承办这类会议上有着怎样的优势?如何策划一场会议使与会者都有所得?百道网于近日采访了外研社职教分社社长李淑静,通过外研社的案例,了解出版社如何做好会议的组织。

办会也是生产力——向综合教育服务提供商转型,外研社的会议力

如何策划好一次会议?承办会议将对出版社的业务板块会产生哪些促进作用?对于想要承办各类围绕教学而展开的研讨会的出版社来说,这些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家由出版机构向综合教育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多年来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类教学研讨会。相较于其他出版社而言,有自己独特外研特色的外研社,所举办或承办会议的会议,在学术性、专业性、广度和深度上在业内处于领先的位置。据了解,外研社每年都会主办、承办上百场全国性的大型教育类会议,参会人员达到数万人次。仅今年3-4月间便组织了4场大型会议。借此,百道网于近日采访了其中一场会议的组织者,外研社职教分社社长李淑静,请她从出版社的角度为我们分享承办会议的经验,及承办这类会议对于出版社业务的促进作用。

发挥桥梁作用,创新会议设计

作为深耕业界多年的出版社,丰富的资源积累使外研社在承办会议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与各方的合作和对话能力,让他们在不同的资源间具有桥梁的作用。作为教育部在外语方面重要的出版基地,外研社在行业内浸淫多年,拥有丰富的资源积累,与全国高校都有着密切的合作,与教师有长期深度的接触。因此,在外语教学,特别是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上,外研社有着清晰地把握和深刻地了解。这使得他们在会议设计上会有所侧重,不断创新。

首先是会议主题的创新。会议策划不是简单的流程的堆砌,而必须是根据会议的目的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艺术,构思会议主题、策划会议内容、制作策划方案以达到最终的会议效果,好的会议策划,一定是对具体的执行方案有深入的思考,具有可行性;一定是在某些方面有突破,有新意、有创意才行。

以外研社4月13日在无锡举办的“2018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为例,这次英语教学研讨会的主题是“新时代、新课标、新人才”。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一系列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和专业建设的研制和开发, 其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成为标准体系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授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要更加了解教学趋势,更加理解新时代、新课标对于人才培养、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然后围绕学科和核心素养的落实,去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评价的建议等。故而在此次会议设计上,外研社始终紧扣目前高职院校外语教育发展的趋势,围绕新课标研制等问题策划会议内容。

其次是会议内容的创新。对教师客户而言,教育类会议主要是为他们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提供各种贴心的服务。教师与学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是成人学习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自我导向、经验中心等特点。在为他们提供内容时,必须充分尊重这些特点。因此,外研社会议团队充分考虑客户群需求,妥善安排会议日程,将整个会议按照顶层政策解读、专业学术报告、参会老师的分论坛研讨等方面进行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内容创新。

再次是对会议评价的创新。李淑静表示,每次会后,团队都会做参会老师的体验调研,例如“2018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参会老师会后的反馈表明,他们的收获还是比较符合会议设计初衷的。在此次会议上,老师们通过理解顶层政策解读,获得了自己所在教学领域课程标准最新、最专业的的权威解释,这将为他们在之后的教学创新中提供方向上的指引;通过学习外语教育专家对更新的教学理念、更优化的教学方式及更具有创新的培养模式方面的见解与实践上的经验分享,获得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新的教育视角;通过和全国同行的经验交流与分享,让老师们既能了解其他院校的情况,也能借鉴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解决教育教学困惑。

打造专业团队,提高会服品质

在不同的会议中,外研社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比如,在今年的4月11日,外研社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承办了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的“2018年‘国培计划’管理者高级研修班”,外研社主要是配合教育部教师司的工作,承担相关的会务工作。而上述4月13日的教学改革研讨会,外研社是在教育部的批准及外语教指委的指导下,承担会议策划、组织的工作。

无论是承办还是组织,会议能够成功运转,离不开背后团队的凝心聚力。例如4月13日的教学研讨会,参会规模近800人,涉及到了全国大部分院校。李淑静表示,筹备这样一场大型会议,会涉及到很多环节和细节,包括发言嘉宾的接待安排、参会人员的食宿体验及会场设备设施等诸多方面。这些都需要团队中的每个人各司其职,及时沟通。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一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既有总负责人,也有各环节负责人,大家多次沟通协调,这样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才能最快获得解决思路。

“应对突发事件,最考验的就是团队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李淑静如是说,“当然,问题解决后,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地总结经验,做好问题预估,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之后工作的突发事件发生率。”

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品牌形象

会议对出版社业务板块有哪促进作用,李淑静从外研社自身经验出发,总结了以下三点。

第一,助推教学发展。作为教育部重要的出版基地,外研社承办教育类会议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通过外研社的策划和组织,每一场成功的教学研讨会,都会推动外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帮助教师们专注教学、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思维及语言逻辑性、注重课堂交流互动,对学生更富有情感与责任感,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二,助推自身品牌形象提升。对于外研社来说,办会也是“亮品牌”的好机会。通过会议盘活外语教学,扩大外研社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并将自身品牌的专业性展示给参会者,让参会的各个院校能全方位地了解外研社的品牌、产品以及团队,为双方之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助推自身的教育产品。外研社根据教学理念的发展策划组织不断创新的会议主题,同时也是无形的推广体现了这些理念的相关教育产品。采用推广产品理念先行, 推广一种产品即普及一种教学方法或推行一种观念, 这样的营销策略更容易被客户接受,客户接受了产品,也就是认可了一种新的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