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年龄阶段,最容易培养孩子爱上做家务!

这两个年龄阶段,最容易培养孩子爱上做家务!

很常见的几个现象:

在一个孩子想要自己洗澡的时候,是不是有成人在旁边说:“你又不会自己洗,看你把地上弄得到处是水!”

当孩子站在小凳子上,想要去洗碗,奶奶是不是在说:“你会洗什么碗啊!把衣服袖子都打湿了!小心把碗也打破了!”

......

别说现在的小孩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80后90后,从小做家务的并不多。有一个80后的妈妈回忆,她直到初中毕业,几乎从来没有洗过自己的衣服,更别说洗爸爸妈妈的衣服了。

当你不让孩子做家务的时候,你其实就是在贬低家务劳动的价值。那么孩子怎么可能会有做家务的热情呢?

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相关数据:

美国1.2小时

韩国0.7小时

英国0.6小时

法国0.5小时

日本0.4小时

而中国0.2小时

即每天仅12分钟,城市里的孩子家务劳动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关于孩子做家务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在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之后,得出了一个惊人得结论:

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

失业率为1:15

犯罪率为1:10

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

这两个年龄阶段,最容易培养孩子爱上做家务!

由此可见,参加家务劳动不仅仅是孩子为父母分忧的权益之计,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

让孩子从小做家务,不仅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还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通过承担一定 的家务责任,孩子能够形成自我意识,建立起自信心,更有助于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培养出心理上的安全感。

而且孩子还可以发展计数、分类等认知能力,学到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等等,这些都为孩子以后的成长打下基础。

孩子6岁前,其实有2个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爱上家务的重要时期

1)“帮倒忙”时期

当宝宝1,2岁时,他们总爱帮忙,也很勤劳,这是孩子动手能力的“萌芽”。比如妈妈拖地Ta也拖,奶奶择菜Ta也要择,爸爸烫衣服Ta也要来……虽然对父母们来说,这是宝宝们帮倒忙的阶段,但却是一个珍贵的培养孩子从小做家务的最好时机。因为在这阶段,宝宝们不懂累,对所有活儿都充满热情。这时,父母不要泼冷水,更不要阻止宝宝所有家务都“插一脚”。让宝宝把家务活儿,变成了就像呼吸空气般自然而然的习惯,那是家长送给孩子成长最好的财富。

在一个家庭里,妈妈做饺子搓面粉时,2岁的男宝宝两眼发亮跑过来,小手也在面粉团里抓呀抓。

妈妈捏了一小块面团,给宝宝布置了小任务:“你要帮妈妈捏一个鸭子形状的饺子哦!”

小宝宝很尽责,把面团捏成一个个妈妈看不懂的形状,非常高兴。

2)“好奇心”时期

英国儿童心理专家华斯Sam Wass曾经调查了1500个家庭,发现3,4岁至6,7岁的孩子最爱问“为什么”,4岁尤其是巅峰。在孩子们的好奇心爆发阶段,爸妈们也可以趁机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引导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因为在强大的好奇心驱动下,孩子们也常常不觉得累。

小女孩:妈妈,为什么盆里的泡泡有些大有些小?

妈妈:大概是不同的洗刷力度导致的,你可以用刷子刷刷这只小袜子试试看!

小女孩:好!真有趣!

这两个年龄阶段,最容易培养孩子爱上做家务!

关于家务劳动,孩子能做什么呢?

2-5岁:收拾玩具,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筐,掸灰尘,整理书籍杂志;

4-5岁:餐前摆放餐具,把自己用过得碗碟收进水池,准备简单得早餐或午点,清洗塑料碗碟、吸尘,取报纸信件,浇花;

6-7岁:为自己挑选符合时令的衣服穿,折叠整理自己的干净衣物,保持自己房间的整洁,起床收拾床铺,准备上学要带的午餐,把洗干净的碗碟收进碗柜,扫地,搂树叶,给花园拔草,把买回来的食物和杂物归放在相应的地方,饭后收拾餐桌,喂宠物;

8-9岁:剪草,为全家人做简单的饭,为家人洗衣服并折好放进柜橱,打扫洗澡间,擦窗户,在家长指导下自主购买衣物;

10-12岁:整理壁橱和抽屉,缝扣子或小补丁,换床单,用洗衣机洗衣服,餐前摆餐具,餐后收拾餐桌。擦洗车子,遛狗或打扫宠物垃圾;

家长需要从小提供给孩子接触家务劳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然情景中探索、学习、练习,并最终在日常中培养自身的技能和信心。

如此一来,未来的某一天,家人才有可能安心地放手让孩子独自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