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军人 和平里的警察

闲暇之余,重温了一遍电影《珍珠港》,震撼依然,感动依然,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触,深深的敲击着心灵。

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偷袭事件,在那个周日的早上,人们最松懈的时刻,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美国受到了重创,战亡一千多名将士。影片的开端,是纸醉金迷,是酒,是派对,是深蓝色浅浅的海港,是永远唱不完的歌。偷袭后,是一片狼藉,是悲鸣的呼喊,是沉没的亚利桑那,是年轻美国大兵的血和尸体。让人感动心颤的是,男主角雷夫每次出征时都会带着那只千纸鹤,可是凶神恶煞的日本士兵也会在飞机上挂着家人的照片。日本飞行员在轰炸前,曾向地面上的小孩挥手,示意他们离开。最令人难忘的情节是,美军在反攻日军时,将日方曾赠送给美国的一枚象征和平的勋章系在了炸弹上,投向了日本国土。

幸运的是,如今战火已离我们遥远,曾经那些一触即发的战争,也许并非是人性的完全泯灭,即便是守卫国土,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也将全部葬身于硝烟之中。无论命运之神打出幸运或是厄运哪张牌,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不可磨灭的灾难噩梦。

人们常说:“战争年代看军人,和平年代看警察。”在天色微明的清晨,刚刚迈进派出所大门,警车突然从身边疾驰而过,还没等反应过来,便已消失在了路的尽头,我心想着:“又该是哪里出了事吧。”不禁抬头,仰望着身前这座大楼,庄严肃穆的“公安”两字,伴随着春日的暖阳,打在脸上的光亮,显得尤其的明晃晃。是啊,现如今我们迈进了和平年代,不会在炮火轰鸣中醒来,不会在硝烟弥漫中行进,但是,同样也有那么一群人,守护着我们身边小小的一方和平。警察,这个无比光荣的字眼,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刻,就注定与责任、奉献、牺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有黑色的正直,红色的忠义,肩膀上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在每一个晨雾缥缈的清晨,每一个灯火阑珊的午夜,穿梭在大街小巷、乡野大院的那一盏盏闪烁的警灯,守万家灯火,护一方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写道:“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他则是无关紧要的。”

和平是生命的摇篮,是每个人的渴望,惟愿和平世代永存,愿再也没有眼泪仇怨,流血离散,愿岁月永远静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