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安好

夏至,安好

日北至,

日長之至,日影短至,

故曰夏至。

至者,極也。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而且越往北越長。

夏至,安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從漢代就有過夏至日的習俗。宋代《文昌雜錄》: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史》禮制記載:夏至之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送。

夏至,安好

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且越往北晝越長。

這天太陽直射我們的頭頂(但還不是北半球最熱的時間段)。

以北京為例,夏至這一天凌晨3點左右天就開始矇矇亮了,5時左右日出;晚上19:50左右日落,21:30左右天才完全黑下來。完全的黑夜約只持續5個小時左右。

夏至,安好

夏至,安好

夏至三候

夏至,安好

夏至,安好

一候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獸,屬陽,角向前;麋,形大,屬陰,角向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退;冬至一陽生,麋感陽氣而麋角退。

夏至,安好

二候蜩始鳴。後五日“蜩始鳴”。古時楚稱蜩,秦晉稱蟬。蜩螗沸羹,叫聲沸稠為黏羹,多美的形容!蜩,即夏蟬,黑大,叫聲清亮,俗稱“知了”。螗小而綠,叫聲尖銳而急促,立秋後才鳴,也稱寒蜩、寒蟬、夏蟬,為區別“知了”,俗稱“都了”。它一叫,秋色厲,萬物都該了了。

夏至,安好

夏至,安好

夏 九 九 歌

夏至,安好

對於“數九”更為人所知的或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的冬至九九歌。其實,夏至也數九。

宋人周遵道的《豹隱紀談》中就載有一首《夏至九九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爭向街頭宿;五九四十五,樹頭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尋被單;八九七十二,被單添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夏至,安好

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廟正廳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當然,我國地域十分廣闊,又由於世界氣候變暖,民間各地流傳的“九九歌”也不一定適用。入伏後,天氣炎熱,這是大趨勢。

夏至,安好

夏至,安好

夏 至 風 俗

祭神祀祖

夏至,安好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就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後還會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消夏避伏

夏至,安好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古時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食“麥粽”與“夏至餅”

夏至,安好

江南食俗。《吳江縣誌》載:“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農家還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或分贈親友,俗謂“夏至餅”。

冬至餛飩夏至面

夏至,安好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以及“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之說。南方的麵條品種多,如陽春麵、幹湯麵、肉絲麵、三鮮面、過橋面、麻油涼拌麵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麵和炸醬麵。“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夏至,安好

夏 至 養 生

夏季陽氣盛於外。從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所以,在夏至後,飲食要以清洩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補。

《呂氏春秋·盡數篇》指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

從飲食上注意養生保健,而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調養。《周易》理論認為: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因此,夏至後重在養心。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因此,要善於調節,多靜坐,排除心中雜念。

夏至,安好

夏 至 詩 詞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夏至,安好

《夏至後得雨》

【宋·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餘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夏至,安好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絃。

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

齊雲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安好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

【宋·陳與義】

明波影千柳,紺屋朝萬荷。

物新感節移,意定覺景多。

游魚聚亭影,鏡面散微渦。

江湖豈在遠,所欠雨一蓑。

忽看帶箭禽,三嘆無奈何。

夏至,安好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絲係臂扶羸。

節物競隨鄉俗,老翁閒伴兒嬉。

石鼎聲中朝暮,紙窗影下寒溫。

踰年不與廟祭,敢雲孝子慈孫。

夏至,安好

《夏至過東市二絕》

【宋·洪諮夔】

插遍秧疇雨恰晴,牧兒頂踵是昇平。

禿穿犢鼻迎風去,橫坐牛腰趁草行。

漲落平溪水見沙,綠陰兩岸市人家。

晚風來去吹香遠,蔌蔌冬青幾樹花。

夏至,安好

《夏至》

【宋·張耒】

長養功已極,大運忽雲遷。

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

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

崔巍幹雲樹,安得保芳鮮。

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

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