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小毛病太多?不要怪廠家,罪魁禍首其實是這樣

很早以前就說過,買車其實就是一個“拼人品”的過程,無論是新車還是二手車。二手車的黑幕太複雜,下回好好說,今天先說新車。

買新車其實是我們中國人的一種情節作祟,就是“處女情節”,並不單單只是從字面上理解,還泛指新房、新手機、新首飾、新電腦等等。只要有條件,能買新的就絕對不會買二手貨。

但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知道一輛車的整個銷售流程。新車先在廠裡被組裝好、抽檢完畢,所有權立馬就會轉移到銷售公司名下,這就是第一手交易。4S店付錢訂車,銷售公司安排板車拖到各個4S店,這是第二次交易。大多數4S店會把新車抵押給銀行,第三次交易。消費者付錢提車,這輛車的所有權就從銀行到了消費者手中,第四次交易。名義上是新車,實際上都是“破鞋”。

有沒有人算過,整套流程有多少隻手碰過你所謂的新車?不算生產線上的幾百隻手,板車駕駛員、4S店接車員、上牌員,說不定還有4S店的銷售員開出去辦事。不要以為板車駕駛員會規規矩矩把新車開上板車,他們可能帶著手剎開車,可能會把內飾碰的全是黑手印,也有可能會利用新車後備廂帶貨,至於帶什麼貨,就要看車企當地產什麼了,大米、水果、蔬菜概率最高。4S店接車員負責把新車從板車上開下來,清潔一下內飾,只要讓消費者看不出來使用過的痕跡就行。不要以為提車時顯示總里程只有幾十公里就是真相了,4S店人員接車後都會先把碼錶線拔掉的,等消費者提車前再插上,這時候說不定已經跑了幾百上千公里了,都快過了磨合期了,而且車輛的極限早就被他們試出來了。至於加油,4S店工作人員從來不會去加油站,店裡售後區有一個油桶,可能從4S店開張那天起就一直在那裡,從來不洗,裡面說不定都是最差的油品,要加油了就抽一可樂瓶汽油出來,加在新車裡面,且不說發動機會不會積碳,如果這輛新車幾個月沒賣掉,就意味著它的汽油泵一直都在超負荷工作,大大縮短使用壽命,說不定那天就會拋在半路。

新車小毛病太多?不要怪廠家,罪魁禍首其實是這樣

廠家質檢部門採用的是抽查,有很小的概率會遇到零部件故障,4S店拿到車後都會做一次全車檢測,一旦發現零件問題後會和廠家反映,然後在下一次提車時會把這部分更換零件的費用扣除。扣除的是原廠件的費用,但更換的零件可能是副廠件,中間的差價自然就是4S店的純利潤。至於什麼是副廠件,其實就是山寨零部件,質量自然和正規渠道的沒法比。

當4S店員工開著店內新車出去辦事的時候,也有一定的概率發生碰擦,普通的處理方式就是買一份保險,修好車再退保。大家不要以為4S店修車時用的都是原廠件,為了利潤最大化,副廠件的使用概率也不小。這輛修好的車怎麼處理呢?有兩種處理方式,厚道點的4S店會和消費者說,這輛車只是小擦小碰,便宜點賣了。黑了心的4S店就會按照新車價格出售。消費者買了這輛有隱患的車之後,小毛病自然不會少,回頭再找4S店的時候,4S店就把責任推給廠家,於是,廠家就躺槍了。

4S店的原則很霸道,和銀行差不多,一個是離櫃概不負責,一個是離店概不負責。曾經,有一個批次的新車都有四輪定位的問題,走直線會跑偏,4S店自然不會幫廠家擦屁股,猜猜看他們是怎麼處理的?調整胎壓!!!左側輪胎調高到3.0bar,右側輪胎調低到2.0bar,只要在店內不跑偏就行,離店概不負責。至於消費者會不會在高速上爆胎,無所謂。

還有一種是特別難賣的庫存車,差不多壓在手上兩年,4S店都會以七折的價格出售,價格看起來挺誘人,但搞不好就是一輛藥車。大家記住,如果遇上這種車,即便4S店工作人員跟你說這車已經換過機油,你也要把全部油液再換一遍,包括機油、變速器油、冷卻液、轉向機油、剎車油,以及橡膠管道、輪胎、水箱、電瓶。換輪胎是因為長時間停放,輪胎裡的子午線可能發生變形,容易爆胎;換橡膠管道和水箱是因為有可能被不循環的液體腐蝕,有安全隱患;換電瓶是為了防止虧電,不過這個最容易辨認要不要換,看一下生產日期就行,有可能4S店已經換過了。這麼一來,整套下來也要大幾千塊,算算總賬,實惠有限。

新車小毛病太多?不要怪廠家,罪魁禍首其實是這樣

值得一提的是,4S店的精品件並不像銷售宣傳的那樣,那只是銷售員賺外快的手段而已。其實都是汽配城的貨,200元的腳墊收你500元,1500元的座椅包皮收你5000元。反正都是一次性的生意,斬到一個是一個。

不要以為4S店是廠家忠實的盟友,他們之間只是單純的利益關係,你發展得好我就跟著你混,你發展得不好我就換個人跟,別指望我會幫你擋槍。說到底,4S店就是代理商,是車企轉移庫存風險的手段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