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作为“岭南画派”的第二代传人,他的绘画以人物著称,兼工花鸟及山水,同时对画论、画史,尤其是对唐宋及明清的绘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日本画、西洋画也有深入的研究,撰写的《文人画与俗人画》《论三绝》《线条·皴法·色彩—谈中国画的三个问题》等文章,影响很大。其对书法的认识却经历了由忽视到推崇的一个转变过程,贯穿其整个学书过程。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书法横幅

方人定的学书经历

方人定的学书经历,根据留世书法作品及绘画落款题识的风格与特点来探析,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45年之前,第二个时期为1946—1956年,第三个时期为1957—1975年。

第一个时期:1945年以前

方人定早期并不善书法,这一时期里,单幅书法作品很难见到,书法多见于画上的题识,且以穷款为主。

如1931年作《踏雪》,落款“辛未冬,人定”,只是用普通的行楷书体题款,点画伸收之间还显拘谨,“书法功力”并没有与他的绘画并驾齐驱。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踏雪》落款

第二个时期:1946—1956年

1946年后,方人定与同乡余菊庵交好。余是书画篆刻家,两人一起谈艺论书。受余影响,开始练习章草,师法西晋的书家索靖的《月仪贴》和《出师颂》。索靖的章草书,历代书家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梁朝袁昂评:“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唐代张怀瓘在《书断》卷中将索靖章草评为神品。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索靖 月仪贴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索靖 出师颂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索靖 出师颂

章草在用笔上最大的特点是笔画的跳跃,字势的斜正相发,动中有静,笔画具有鲜明的粗细变化,起笔处往往锋入势出,有银钩虿尾之趣。自此方人定以索靖为师,对章草的用工甚深,乐此不疲。在绘画作品《开耕中》的落款,已可初见章草书之端倪。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开耕中》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开耕中》落款

第三个时期:1957—1975年

20世纪50年代后期,方人定在书法层面上的眼界更加的开阔,对我国的历代碑帖都进行了临摹和研究。其书法面目有了很大的转变,如1963年作《李香君》一画的题款,书法已颇具风格,笔精意畅,老辣娴熟。方人定曾这样自述:“我看碑帖颇多,然后则印象全消,以其未有实践也。近来自甘落后,搁下画笔,将各碑帖临两行或几个字,略知它的演变……初学公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后论平正。”

临写实践使他有了深入的体会。这个阶段的他非常重视书法的研究与创作,下了苦功且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1964年方人定参加了在日本的中国书法展,其当时的书法水平可见一斑。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李香君》落款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笔情墨趣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书法条幅

在这一时期,其魏碑面貌的书法作品开始出现,书于1965年的《别梦依依到谢家》和《塞北归来》都是魏碑的风貌特征,在此之前未曾见过。在《别梦依依到谢家》落款中方人定写到“试写爨宝子法”。其1966 年画作《鸳鸯》上的“人定”款,又为其学习魏碑的时间断定增加了筹码。又可见对联《煮茶洗砚》《茂林修竹》落款为“老定”。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鸳鸯》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煮茶洗砚联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茂林修竹联

到了晚年,方人定得到书法更是飘逸飒爽,行云流水。如《相牛图》中题款,深获传统要旨,题款笔法刚健有力,一气呵成,苍劲雄浑。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相牛图》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相牛图》落款

至其六七十岁时,对甲骨、金文、石鼓到大篆、小篆、汉碑、木简、魏碑、真书、行草都有涉猎。他的遗作临本除《急就章》和《千字文》以外,还有用章草书写的一册《鲁迅诗集》和各种风格的法帖,这是他用多年时间完成的对历代碑刻和书法的临本。

方人定的书法风格特点

方人定对书法的兴趣,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至老而弥笃。方人定在晚年仍有意在绘画上有所进取,可是十年浩劫无情地扼杀了他的机会。因痛感人物画题材狭窄而不得不终止了他的绘画创作,反而更加全身心地沉浸于书法临摹、创作中来,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方人定的书法作品,主要以章草为主,还有少量写碑之作。

章草书为方人定书法作品的大宗,也是成就最高的。方人定在书学的取法上,选择了高古的章草书法,他的书法既依据章草的法度,却又不为法度所约束,重神韵、气势和自我感情的抒发,在无法中求有法,狂野中求情操美、内涵美,用笔上方圆兼使,笔短意长,细如游丝,圆如转圈,有萦带的笔法和连绵的笔势,横画波折,简率连笔,收笔凝重而长,带动整个字形既险峻又灵活。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章法有宾有主,有霸有让,疏密聚散,顾盼呼应,达到有变化而联系。字形结体雄强严谨,结构紧密,字字独立,且字与字之间不作连绵势,但上下照应自成行气。利用字形的大小,笔画的多少以及奇正、粗细、长短,或借让、或展放、或紧结,或安正,茂密疏朗俱备,从整张书法的效果看是参差错落,笔精意畅,如飞如舞,既有笔墨味,也有国画的意境。余韵无穷,耐人寻味。

他1965年所书甘肃民歌条幅“日照祈连生黑烟,遥看油井如喷泉,原油直上三百尺,疑是黑龙飞上天。”整幅作品参差错落,疏密得宜,用笔方圆兼使,细如游丝,圆如转圜,有萦带的笔法和连绵的笔势,恰当地表达了文采的内涵和他的心境,甚为耐看。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甘肃民歌条幅

对于方人定的书法,当代美术评论家朱万章先生这样写道:“他的章草书体在现代岭南书法史上可圈可点,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以画家而善书,在古往今来的书坛不乏其人。但以画家而擅长章草书,则是屈指可数。在岭南现代书坛,以章草而驰名者,当推王秋媚(1884—1944)。王秋媚的章草以峭拔清劲的风格享誉广东书坛,而方人定的书法,与王秋媚可谓并驾齐驱。他以俏劲而灵动之笔所书之章草,气韵流畅,笔势飞舞而劲健,体现出一个画家所特有的书法功底。即使与现代的专业书家相比,方人定也应该载入岭南书法史册而毫不逊色的。”

20世纪60年代后期,方人定对书法门类涉猎更为广泛,其留世书作除了章草,便是写碑之作了。如以爨宝子风格写的《别梦依依到谢家》及对联作品等,不拘泥于一点一画之细枝末叶,而是从大处着手写其古拙厚重之意,却神气活现,既存有原碑凝重的金石味,又注入了清雅的书卷气,看似古拙不流利,实则庄茂而沉着有力的笔法,正如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提到:“北碑当魏世,隶楷错变,无体不有。综其大致,体庄茂而宕以逸气,力沉著而出以涩笔,要以茂密为宗。”方人定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方人定 别梦依稀到谢家

作为一个以绘画见长的艺术家,在书法造诣上能得到如此的评价,足以见得方人定的书法已经被岭南书坛和世人肯定。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被画名所掩的书名——岭南画派“骁将”方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