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優秀的學生所具有的特徵大都相似

凡是優秀的學生所具有的特徵大都相似

文|孟繁偉

工作20多年,做過多年班主任,一直與學生和家長打交道,又因為我經歷了局屬六所省級重點中學中的三所,尤其是現在工作於大連24中,發現優秀的孩子確實具有共同的特點,今天有幸與各位家長和學生做以交流,希望能給諸位帶來幫助。不過見識與能力有限,很可能詞不達意表述不是十分的準確,以下所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當之處還請斧正。

一、什麼樣的孩子是優秀的

對優秀的界定不同,您眼中的優秀孩子就不同。我心中優秀的孩子具有如下特徵。

1、“三觀”正確,有正確的價值取向

我認為一個人的成就,與其三觀是分不開的。不同的價值取向的人對同一件事的認知就是不同的,進而行為方式就是不同的,最終的結果肯定就更不一樣了。例如乘車該不該給老人讓座,對這個事的看法不同帶來的後果就不一樣。假如認為每個人都必須禮讓老人,那麼他就能自覺給老人讓座,假如認為人人對公共資源付費使用權是均等的,在同樣付費的情況下按照先來後到的原則,不給後來的老人讓座就是理所應該的。這裡僅僅是舉個例子而已,我們國家優良傳統是尊老愛幼的,不主動給老人讓座就是沒有禮貌不懂規矩甚至是沒有教養。

2、能夠慎獨,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國有句老話兒,君子慎獨。一個人在群居時很可能受到眾人的監控,不敢做出超越規定之外的事。但在一個人的時候,沒有其他人看見的情況下是否能夠約束住自己,這是衡量君子與小人的標準之一。例如,紅燈時是不是能主動的停下來,我的意思是說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或者說馬路上沒有車的時候,能不能也按照指示燈通行。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人是迂腐的。我講這個示例與迂腐沒有關係,中國自古就有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說法,而我要表達的是能否在沒有別人監督的時候依然遵守規矩。我認為未來的社會里誠信可能比成績更重要,在未來社會里,不講誠信的人很可能寸步難行。24中有八字行動指南,就是“一步之遙舉手之勞”,意思是過馬路的時候寧肯多走一步也不斜竄馬路,離開公共場所時要隨手把身邊垃圾帶走。大連市交警部門出臺行人過馬路必須走斑馬線的規定,其實24中早就開始這樣做了,且學生和老師都能自覺的遵守。

3、健康體質,能夠承擔更大的任務

沒有提到優秀學習成績而是說有健康體質,似乎不符合常理。在當今時代,學業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學業成績只是衡量一個人學習的水平,或者說在同齡人中學業水平。就目前來看學業成績優秀與否受很多方面的制約,一是教育資源本來就不均衡,二是可享受的教育資源也不均衡,三是家庭的經濟條件也不相同。身體素質也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可能有的人先天條件不是很好,但是經過後天的努力卻發育的很好。我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現在看來太重要了,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做為基礎,將來不可能承擔重要的任務。這些年裡我越來越發現,愛好體育運動,身體體質好的同學,心理也是健康向上的。在學校裡體育的育人效果一點也不亞於文化課的育人效果。

二、24中這些優秀學生又都具有哪些優秀的特徵呢?

大連24中有60多年的辦學歷史,經過幾代人共同的努力,已經成為濱城文化內涵的表現符號之一。有人說學苗好,這話不假,但是好苗不一定就長成好樹。大連人都知道打滾子,高手有好牌時一定能打贏,牌不好時儘可能少被喝血。學業成績好的學生一定讓他們進入名牌學校,學業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品行必須優良,身心必須健康。我發現24中的學生普遍具有如下的特質。

(一)愛讀書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

關於讀書談談自己的看法,在不同年齡段需讀的書是不同的。現在書籍浩如煙海,選不好書來讀反而浪費時間。古時候說讀書破萬卷,學富五車等等,因為當時書是竹簡,車是牛車,就是讀了五車的書也沒有今天孩子掌握的知識多,就是個形容詞罷了。

1、小學:小學低年級,多看圖畫。例如,帶有拼音的大字版圖書 (兒歌之類等); 還建議學一種樂器(識譜)、學會一種體育運動(規則);小學高年級,兒童文學、簡單的科普讀物、人物故事、卡通讀物(貓和老鼠)、地震歷險記、幼學瓊林等。圖文和語言能促進大腦不同區域的發展、拼音能幫助孩子自學漢字。主張讓孩子朗讀(優美的散文、韻文,例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等)

建議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家長讀給孩子聽,再讓孩子進行復述。家長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聽完故事進行復述。這樣能鍛鍊孩子聽的能力、記的能力、表達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理解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2、初中:人物傳記、科普讀物、科普雜誌(兵器知識、艦船知識、天文知識、地理知識等);文學名篇、文史哲入門讀物。不要太難,看不懂原著可以看簡寫版本。建議文史哲與科普相結合閱讀。我發現父母的閱讀習慣對孩子閱讀影響很大。

建議假期旅行:看三館(科技館、博物館、藝術館)、看古蹟、看名勝、看建築、看園林、看古剎、看特色、看景觀。看之前要做足功課:看什麼,怎麼看,談感受,寫感受。

3、高中:經典名著、古典文學名著(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四大名著)唐詩、宋詞、元曲。通俗歷史讀物(明朝那些事、這就是宋朝、兩漢風雲、大秦帝國、萬曆十五年、重讀中國近代史)、中外人物傳記(張居正、蘇東坡、王安石、曾國藩、毛澤東、周恩來、愛因斯坦、費曼、牛頓、伽利略等等)、科普讀物(三體、上帝不會擲色子、安德遊戲等)

結合高中教材進行拓展閱讀、不能讀全文也要讀選文或選段。尤其是教育部新課標中所列出的必讀書目。

4、大學:有計劃有系統讀書,最好自己有個讀書目錄與計劃(錢穆推薦:論語、老子、莊子、史記、資治通鑑、古文觀止、壇經;我認為專業書籍、中外名著、經史子集、文史哲、自然科學科普、文藝欣賞類圖書等)。建議理工類同學要兼顧文史哲,社科類同學兼顧科普讀物。

5、讀書過程中最好能夠做到以下三點。經典名篇能背誦就背誦下來;注重消化吸收,摘錄、批註、寫讀後感;出聲朗讀要好於默讀。(精美散文:梁實秋、林語堂、畢淑敏、老舍、魯迅、沈從文、汪曾祺、周建人、林清玄、龍應臺、柴靜等)

6、在讀書過程中所要培養的能力

(1)培養孩子寫的能力:從記事開始,堅持每天寫一點。從一句話開始、從記一件事開始、從評論一件事開始、從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考試。不怕流水賬就怕不動筆。

(2)培養孩子表達能力:口頭表達、書面表達(四種人:能說能寫、能說不能寫、不能說能寫、不能說不能寫)

(3)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能力:看到現象背後的本質,看到本質本後的本質。(去年上海女逃離江西事件、今年老虎吃人事件)

老虎吃人、不遵守規則、沒有敬畏規則之心。砍價、不信任、誠信體系崩潰。

(二)自主學習能力強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五大能力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學會交流。

1、學會認知與學會學習,學會提問

善於歸納:在觀察中進行概括歸納,由特殊到一般

精於推理:能夠根據已知條件進行邏輯演繹推理

清華大學進行統計四類學生的持續學習能力如下:競賽錄取、特長+成績錄取、成績錄取、農村計劃錄取。

2、掌握一般的學習程序。(1)選擇學習內容 制定學習計劃 執行計劃 自我調整 選擇心得內容(2)具體學科:學習(預習聽課)複習(梳理、歸納、創新)操作(作業) 反饋。(3)學習與複習的關係。

3、物理學科怎樣學習?

(1)學會學科概念、符號體系、學科公式定理定律、學科事實和史實

(2)學科思維(用學科語言符號去思考,分析、解答、回答身邊的物理現象。

物理核心素養: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

(3)初中、高中物理的學習

學習書本上的概念,理解公式定理定律、應用概念,規律,公式去解答習題、通過習題加深對物理概念,規律的理解與應用;難的相對性,對難和不熟的認識;會不得分的原因(不熟、不懂技巧、審題能力、表達能力、歸一能力、遷移能力等)。

(三)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1、有理想且能為之努力。《肖申克的救贖》男主角:有理想、有技術、有毅力。

2、高度的自我調控能力。能正確評價自己、正確認識自己、較快適應新環境,人生重要的幾個階段: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學、大學到社會、組建家庭(婆媳)、有了子女(父母孩子)。適應新環境能力太重要 讀書(同學、教師)工作(同事、領導)

3、有敬畏心、包容心、慈悲心、感恩心

敬畏 自然、天地、人事 敬畏這些就會遇事冷靜,就不會被世俗的慾望所迷惑。

包容 就會不斷吸收不同的信息,不斷壯大自己,化敵為友為我所用。

慈悲 就會真愛生命,敬畏生命,熱愛生命

感恩 就會奉獻,就會熱愛生活

簡單說優秀的學生都是,愛讀書、會學習、好心態。

三、給家長們幾點建議

現在最流行的觀點是,良好的教育起步於家庭。在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家庭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果套用一句話,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認為這個起跑線是家庭教育。

1、家長要學會與孩子交流

隨著信息傳遞的高速發展,帶來了海量知識同時也帶來了多元價值取向,最簡單了例子是學生不好管了,孩子不聽話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越來越難,經常是家長的想法沒有“灌輸”進去反而被孩子給洗腦了。這是時代的進步,更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然表現。很多家長處於即想讓孩子有獨立見解又想讓孩子順從聽話的困境之中,再例如家長即想讓孩子通過手持終端接觸更多的外部信息又怕孩子玩遊戲而耽誤了學習時間,於是家長們就處於兩難與焦慮之中。其實,學生們的壓力一點也不比家長小。統計表明,現在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於學業壓力,同伴間交往壓力,家庭矛盾附加的壓力。統計還表明,凡是性格出現障礙的同學,背後都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凡是學習成績出現較大波動的同學,一定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非智力的問題;凡是學業優秀的學生,家庭都是和諧的,父母都能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交流。

2、家長要發現孩子的興趣培養其特長

家庭與家庭是不同的,孩子與孩子間也是不同的,造成孩子成長不同的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基因遺傳的因素,有地域大文化影響的因素,有家庭小文化影響的因素,還與經濟狀況因素等有關。也正是孩子有不同的個性特質才能構成一個多樣的社會,假如所有孩子都是同質的發育成長,這個社會一定是畸形的也是非常可怕的。

以往學校教育更多強調的是人的社會性,輕視了個體的異質性。國家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在大的教育政策方面逐步在進行改變。例如上一輪課改的核心是學科模塊化,學分制等,這就是承認了學生的個性特質是不同的,本輪課改特色是走班分層教學,其核心是把選擇權還給學生,其目的就是讓個體特質得到更大的發展。

每一個體都是不同的,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就要發現孩子的興趣與特長,讓每個孩子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展。有的孩子具有音樂的特質、有的孩子具有體育的特質、有的孩子具有繪畫特質、有的孩子好動,有的孩子好靜。這就要結合孩子的興趣特長有目的的進行培養,而不是憑著家長的意願或則社會需求而功利性的去開發孩子的興趣特長。有些人說孩子的興趣是培養出來的,這話有一定的道理,我不完全反對,如果家長培養孩子的興趣與孩子本身的特質結合起來,這樣的特長教育效果會更好。

3、要對孩子的人生髮展做好規劃

越來越多家庭開始對孩子的人生髮展做出了規劃。科學研究早以表明,人的生長髮育是有階段性的,例如在語言發育期能及時對小孩進行語言訓練,可能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過了最佳發育時期再進行教育和訓練可能就會事倍功半。再例如在初中二年級,這個時候是學生邏輯思維訓練的最佳時期,所以初中這個時候開設平面幾何課程,通過幾何證明能夠訓練學生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不過目前初中教育有升學的壓力,很多學校和老師在教學中,過多關注解題熟練的訓練而忽視了邏輯思維的訓練。

要想做好孩子的人生髮展規劃,還是要在孩子興趣特質的基礎之上,用科學的方法結合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對孩子的人生做出規劃才是科學的,也是有意義的。也有人說,我的家長也沒有對我的人生髮展做出什麼規劃,我今天不也發展的很好嗎?我不能否認這個說法,一是也許你的家長對你的教育其實就是符合了你的人生髮展的需要,或者說符合了你的興趣特質;二是有科學規劃的培養與“散養”的家庭教育相比,有科學規劃的家庭中孩子成功的幾率相對較大。

總之,一個人的成長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制約的,但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我堅信這個觀點。

謝謝各位家長和同學。

(2018年1月30日星期二新華書店明德堂講座稿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