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入港」

衝A失敗後映客有望成為港股第一隻互聯網直播概念股。

映客“入港”

借殼宣亞國際失敗後,短短半年多時間映客棄A股,轉戰港股。6月27日,映客正式公佈香港IPO方案。

根據招股書,映客此次計劃發行約3.02億股,佔發行及資本化後總股本的15%。公司擬定招股價為3.85港元至5港元區間,最多擬集資15.12億港元。招股時間為6月28日至7月4日,擬定於7月12日在香港上市。按照募資額測算,映客最高估值為105億港元,約合88億元人民幣。

映客有望成為港股第一隻互聯網直播概念股,但它並不是中國的第一隻。此前,彈幕視頻網站Bilibili(簡稱“B站”)、愛奇藝、虎牙相繼登陸美股,芒果TV也擬通過注入快樂購的方式間接上市。6月27日,花椒也宣佈將與六間房重組後,映客格外需要新的增長點。

招股書資料顯示,映客國內運營主體為北京蜜萊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蜜萊塢”),創始人奉佑生。

映客“入港”

早在半年多前,宣亞國際與映客試圖通過聯姻的方式,幫助後者達到上市目的。但沒想到,這場聯姻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映客A股上市夢慘遭夭折,宣亞國際也一度被喻為“蛇吞象”般不自量力。

赴港上市前,映客曾進行三輪主要股權融資。天使輪獲得自多米在線1000萬元投資;A輪獲得金沙江朝華、紫輝天馬、紫輝聚鑫、廈門賽富、崑崙萬維及宣亞國際共約1.015億元元投資;B輪獲得嘉興光聯、嘉興光美、寧波安合、寧波青正、芒果文創、深圳騰訊及紫輝聚鑫共約人民幣3.10億元投資。此次,赴港IPO,映客基石投資者為分眾傳媒和B站。

根據招股書,映客2015年、2016年、2017年,營收分別為2870萬元、43.34億元、39.41億元;毛利分別為1384萬元、16.36億元、13.95億元。2015年、2016年、2017年,映客經調整純利分別為150萬元、5.68億元、7.92億元。

映客“入港”

值得關注的是,映客淨利潤經歷2016年暴漲後,2017年增長已經表現乏力,雖然淨利增長,營收卻在下滑,幅度近10%。

對2017年利潤增長,映客相關人士表示,主要因公司提高了營業效率,當行業在2017年進行百花齊放的階段時,採取策略控制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簡單說,營收確實下滑,但是大力減少了市場推廣費用,所以淨利反而增長了。

這次赴港IPO,映客募投項目包括進軍社交遊戲,會是它新的業績增長點嗎?

主業顯頹勢

映客業務主要分為直播業務、網絡廣告和其他業務三大板塊,公司收入大部分來自直播業務。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期間,直播業務所得佔其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4.6%、99.8%、99.4%。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映客平均月活為2518萬,平均每月付費用戶為65.2萬人。

映客稱,2017年12月31日數據,平臺共有36.8百萬名用戶以主播身份直播各類表演,展示各自的才藝、知識和技能,分享各自的生活方式。2017年12月31日,共有1.945億名註冊用戶,可觀看主播表演,並透過實時贈送虛擬物品、同玩遊戲、發送即時消息或私密信息溝通及爭奪獎品等多種方式與主播及其他用戶互動。

映客“入港”

在6月27日的路演現場,奉佑生提到了自己創辦映客的初衷,“人內心是孤獨的”。人是情感性動物,更需要在情感上的陪伴和交流,映客通過直播這種產品,主要是解決陪伴,無論你身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總有一個人在陪伴你。

不過,隨著用戶審美疲勞,映客這種泛娛樂直播的寂寞排解方式,漸漸讓用戶覺得“沒營養”,開始失去活躍用戶和主播。

招股書數據可以佐證。映客平均每月活躍用戶數量在2016年四季度達到3000多萬的高點後,再沒回去過,今年一季度為2525.萬。平均每月活躍主播數量在2016年四季度達到714萬的高點後一路下滑,到今年一季度已銳減至92.5萬。平均每月付費用戶數量則在2016年二季度達到261.5萬的頂點後,下滑到今年一季度的72.9萬。

映客“入港”

這說明,在直播行業最火的2016年底,映客發展達到頂點。風口過後,映客已經走了一年半的下坡路了。

對活躍用戶數下降,映客解釋稱主要有四方面原因:(i)行業於2016年迅速發展後,2017年整個行業的活躍及付費用戶群增長放緩;(ii)一部分映客用戶在初始試驗階段後活躍度降低;(iii)隨著更多公司進入市場,中國移動端直播市場進一步分化;(iv)映客用戶有其他在線及線下的娛樂選擇。

按平臺的主要直播內容劃分,移動端直播平臺可大致分為泛娛樂直播平臺、遊戲直播平臺及其他平臺。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7年,中國主要移動端直播平臺包括映客、陌陌、YY直播、虎牙及鬥魚。中國互聯網行業若干其他參與者包括快手及今日頭條亦已開始移動端直播業務。

直播行業競爭激烈且不斷髮展。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移動端直播行業於2017年進入百花齊放的階段,不少新公司進軍市場,許多平臺產生高額推廣宣傳開支,以提升用戶流量。

面對激烈競爭,映客由於保守,導致2017年(尤其是2017年上半年)的每月活躍用戶數量、每月活躍主播數量、每月付費用戶數量及充值金額等部分主要業務數據紛紛下降。

進軍社交遊戲

映客稱,假設發售價為每股發售股份4.43港元(發售價範圍中位數),經扣除相關費用後,此次IPO估計將募集資金淨額約為12.17億港元。

映客“入港”

上市所募資金將用於豐富產品內容、開展營銷活動、技術研發、戰略投資及補充營運資金五大塊,分別擬使用募集資金2.43億港元、3.65億港元、2.43億港元、2.43億港元、1.22億港元。

豐富產品和內容的木頭項目是映客欲擺脫直播打賞的單一收入模式,進軍遊戲和社交的積極佈局。

映客稱,截至最後可行日期,已儲備多款新產品及玩法,包括一款以卡牌遊戲為特色的新社交遊戲。迄今,映客已大致完成該社交遊戲產品的初期開發,並取得運營該遊戲所需的所有牌照及許可證,計劃於2018年第三季度正式發佈該產品。

目前,映客已投資約人民幣970萬元且預計持續進一步開發、優化、更新及經營該社交遊戲產品的額外開支約為人民幣6000萬元(約7390萬港元),但並無計劃資本化該等開支。

此外,映客稱,截至最後可行日期,正在開發一個基於位置的網上約會社交平臺、若干網上社交小遊戲及小程序,計劃於未來兩年正式發佈。映客預期基於位置的網上約會社交平臺將產生額外開發開支約人民幣3000萬元(約36.7百萬港元),但並無計劃資本化該等開支。

社交和遊戲都是映客進一步增加用戶粘性,多元化流量變現方式的體現。

不過,相對於映客,“遊戲直播第一股”虎牙,遊戲直播平臺鬥魚因為本身用戶屬性,都比映客更具進軍遊戲社交優勢。而從估值上看,虎牙450億元的市值也遠超映客。

作為映客赴港IPO基石投資者這一的B站,主要收入也來自遊戲和廣告。2016年,B站重點發展遊戲業務,該收入達到了3.42億元,總收入5.23億元。2017年,B站總收入24.68億元,其中游戲業務貢獻了20.58億元的收入。

5月24日,B站發佈上市後首份財報, B站依然有接近80%的收入來自於移動遊戲,移動遊戲的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7%,較上一季度增長了11.5%。

由於映客的移動平臺屬性,獲得谷歌投資的手遊直播平臺觸手直播,也是映客發力遊戲直播後,需要直面的對手。

據全天候科技報道,觸手直播2015年7月份成立,團隊擁有200多名成員,以運營為主,佔20%。目前觸手手遊直播主播開播數達到了800萬,躋身一線直播平臺行列。註冊下載用戶數達9000萬,日活躍用戶數800萬,日彈幕數量達1200萬,遊戲主播日活在25萬以上。

在泛娛樂直播主業不振情況下,映客想要突圍,遊戲社交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面對先入者的激烈競爭,映客以往的保守還能突圍嗎?(北京時間財經 曾福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