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名的空城计中,司马懿真的输了吗?

一部三国就是政治家的权谋之争,各种尔虞我诈层出不穷,让看客们大呼过瘾,这部书简直就是后世政治斗争的教科书,比如满清在入关之前,历代统治者都特别推崇这部书,甚至要求皇子们必读,我们今天来说说其中最著名的桥段空城计,一般的读者都认为空城计中的胜利者是诸葛亮!

三国有名的空城计中,司马懿真的输了吗?

真的如此吗?其实在史学家眼里诸葛亮并不算成功,真正得到最大好处的是司马懿,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诸葛亮的形势非常不妙,残军败将,退守孤城敌人只要咬牙一鼓作气就能攻城破池,而诸葛亮急中生智,坐在城门上弹琴,来了个故弄玄虚。

结果司马懿竟然不敢进攻,自行退去!民间戏曲舞台评述讲古的场合里,老百姓每每听到这一段都会拍掌,为诸葛亮的聪明而叫好,也会耻笑司马懿的愚蠢,但一般老百姓都没有仔细思考。

三国有名的空城计中,司马懿真的输了吗?

其实这里面有许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比如说司马懿眼看诸葛亮坐在城头,为什么不下令万箭齐发,给他来个透心凉,难道还怕她再来一回草船借箭不成?司马懿之所以会放走诸葛亮,并非因为他蠢,而是恰相反,这是它的战略计谋!

仔细想想,司马懿真的希望尽快打垮蜀国吗?打完了对他是不是真有好处,翻开历史我们就会看到领兵抗击蜀汉的北伐是司马懿在政治上的一大机遇,正是由于这个机遇,他才得到了指挥曹魏军队的权利。

三国有名的空城计中,司马懿真的输了吗?

在这个位置上干的越久,司马懿就有越多的时间在军队里配置亲信,在政治上也会取得更高的声望。所以说司马懿在本质上不希望蜀汉垮台的太快。设想一下,如果一鼓作气拿下诸葛亮,蜀国立刻就要灭亡,这样下去司马懿就没有借口在前线带兵了,他必须班师回朝,向皇帝交差。

这么一分析,我们就明白了,所谓的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的计谋有多高明,而是两人隔空形成的政治默契。诸葛亮这边得到了暂时喘息的机会,而司马懿则是得到了继续领兵培植势力的条件,两人其实是一拍即合,而广大读者都被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