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又是一年毕业季,

毕业答辩、毕业照、毕业典礼,毕业致辞……

盛夏的校园被一派毕业的离别气息渲染。

也许你会好奇,

百余年前的毕业季与现今有何不同?

个性鲜明、逸事多多的老北大,

在毕业季又有怎样的妙语与段子呢?

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1913年12月4日,北大隆重举行第一次本科生毕业典礼。

1

最长的毕业答辩

毕业答辩是每位毕业生都必须经历的一关。提起毕业答辩,尤其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博士毕业答辩,答辩会场仿佛是一个“终极修炼场”,一不小心就腥风血雨、凄凄惨惨戚戚。

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要到20世纪80年代了,然而,从老北大起,任教的老师就不乏留学归来的海归博士,比如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

刘半农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健将,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在北大创设了北大语音、乐律实验室,他那本赫赫有名《汉语字声实验录》,是中国实验语音学的首创。

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刘半农《汉语字声实验录》(1925年),是中国实验语音学的首创。

刘半农于1921年进入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5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以外国国家名义授予的最高学衔的中国人。可是,刘博士这“头衔”真是来之不易,他的博士答辩简直可以用“置之死地而后生”来形容。

据说,刘半农就读的法国巴黎大学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一些“汉学大师”在博士答辩时,喜欢以偏题难倒中同学生,以炫其学。

刘半农博士论文答辩时,气氛十分紧张,总共进行了七个钟头。答辩结束时,刘半农已经筋疲力尽,甚至无力走路,只好由朋友搀扶出场。

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2

最“豪放”的毕业照

毕业季里最必不可少、最亮眼的一环莫过于毕业照了。每年毕业季,毕业生们都使出浑身解数,在学生生涯里留下最后的光影记忆。

毕业留影的传统从中国最早建立的大学——京师大学堂时期就有了。老北大时期留下了不少赫赫有名的毕业照,其中一张就是1918年北大文科哲学门毕业留影。

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1918年北大文科哲学门毕业留影

这张毕业照初看无他,再标准不过的毕业照而已。定睛一看,合影里赫然都是响当当的风云人物。前排右四蔡元培,前排右三陈独秀,前排右二梁漱溟……冯友兰站在二排左四,是那届的毕业生。

再仔细看,前排右二梁漱溟和右三陈独秀之间有只脚,“旁逸斜出”,惹人注目,仿佛凭空多出来一只似的。冯友兰在《北大怀旧记》里提到了这只“著名”的脚:

我们在民国七年毕业的时候,全体师生照了一张相。陈(独秀)先生与梁漱溟先生坐在一起。梁先生态度恭谨。陈先生则很豪放。他的一只脚,直横伸到梁先生面前。等照片洗出以后,我们送一张与陈先生。他一看说:“很好,只是梁先生的脚,伸出太远一点。”我们的班长孙时哲(本文)说:“这是先生的脚。”陈先生也为之大笑。

聊聊数语,一下子写活了陈独秀、梁漱溟两位师长。于这坐姿也可见,陈独秀先生真乃性情中人。

3

鬼混可毕业?

民国时期,曾有人针对北大的特点编出“北大三部曲”:投考时是“凶”,入校后是“松”,毕业后是肚中“空”。大意是要考北大极难,出题很严,有时还会“故意古古怪怪地危难”;一旦考入北大,成为真正的“北大人”,就可以过上“一切随意”的自由生活,在学校的几年里,学校的管理很松,很少有人去管你;因为“松”,所以学生到毕业时,才发现什么都没学到,只落了一个“肚中空空”。

老北大毕业生千家驹甚至说:“北大的入学考试是比较严格的,杜绝进后门、讲人情之风。但只要一考了进去,怎么鬼混,也可以混到一张毕业文凭。”

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宣统年间京师大学堂毕业文凭,这是北大最早的毕业证书.

北大那不可救药的“自由散漫”几乎出了名了,尤其是对比当时清华的整齐划一、井井有条,更是形成了鲜明对照。对于“凶”和“松”,北大人向来无异意,可是对于“空”,大部分北大人总要竭力地辩上一辩。比如北大老校友朱海涛则不认同这“空”,他这样说北大的“松”:

对于大多数人,北大之“松”却成了一种预防疾病的抗毒素,甚至对于许多人更是一种发挥天才的好机会。……但北大出的特殊人物,其多而且怪,也常是任何其他学校所赶不上的。

4

忧心忡忡找工作

找工作也是毕业生们无法逃离的话题,找到好门路的踌躇满志,找不到的则忧心忡忡。更有一些小众专业的毕业生,岁岁年年都是师长、亲友重点“关心”的对象。

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北京大学毕业证书存根(1931年)

“我很替诸位毕业的同学发愁。因为国文系的同学毕业,我可以替他们写介绍信,说某君国文很好请你用他,或如英文系的同学毕业事,我可以写介绍信说某君英文很好请你可以用他,但哲学系毕业的却怎么样办呢?所以我很替大家发愁!”

扎心了!原来哲学系同学毕业出路早在哲学系成立之初便如此艰难。陈独秀发出这番言论的若干年以后,梁漱溟在给中山大学哲学会演讲时,更加言辞激烈。他说:“一个大学里开一个哲学系,招学生学哲学,三年五年毕业,天下最糟,无过于是!哲学系实在是误人子弟!”

不唯陈独秀、梁漱溟,心系哲学系毕业生的自然少不了胡适。他在1931年的北大毕业致辞里说

“一个大学里,哲学系应该是最不时髦的一系,人数应该最少。但北大的哲学系向来有不少的学生,这是我常常诧异的事。……我常常想,这许多学生,毕业之后,应该做些什么事?能够做些什么事?”

那怎么办呢?胡适给出了他简短而有力的“毕业箴言”:

“你们应该努力做个不受人惑的人。……必须自己能够不受人惑,方才可以希望指引别人不受人诱。”

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诸君离学校而去了。在社会上立身的困难,恐怕比在学校里求学还要加甚。若非立志奋斗,则以前所受的教育,反足以增加人生的苦恼,或转为堕落的工具。这是诸君所当特别注意的。事业的成功,须经过长时间的辛苦艰难——成功的代价——走过了许多荆棘的路,方才能寻获康壮大道,立志是砍荆棘的斧斤,奋斗是劳力。万不可以希望以最少的劳力,获最大的成功。”

干掉这碗陈年却仍鲜美的毕业鸡汤,祝诸君一路平安!

部分资料参考《老北大的故事》《北大新语》《北京大学图史》等。

毕业季

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上滑,送你一本高颜值手账

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这是一个集颜值与内涵、情怀和底蕴于一身的笔记本。清新淡雅的水蓝色封面,如初春的未名湖水,轻漾着无尽的诗意。

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 百余幅珍贵老照片,历历再现老北大从京师大学堂到进驻燕园的峥嵘往昔。

  • 精装锁线的书脊,古韵悠然。可以180°平铺,任你自由翻阅、书写。

  • 正文使用纯质,纸淡淡的黄色,让你仿若触摸古旧时光。

那年,他们也从北大毕业……
  • 一份老北大寄给我们的“时光慢递”。让你与北大的旧时光对话。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