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2013年初,“絲綢之路”正在進行申遺之際,西安市長安區的興教寺也名列其中。可是,由於拆遷寺內僧舍的問題,文物部門和僧眾鬧得不可開交,在社會上引發強大的輿論壓力。當年的4月13日,我和陝西師範大學的學弟學妹,在王大偉老師的帶領之下,專程前往興教寺探訪此事。回到學校之後,我還在西嶽論壇上發佈了一篇圖文,專門介紹了這次事件的原委——

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興教寺塔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一處遺產點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轉眼之間,四年過去了,這裡發生什麼變化了嗎?

2018年6月9日,時隔五年,故地重遊,我再次來到興教寺。雖然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是這裡竟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文物部門曾經要求拆除的僧舍依然保持原貌,寺院依然免費對外開放,這裡依然沒有多少遊客。

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興教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少陵原邊,沿著公路,登上山坡,高大的山門瞬間呈現在眼前。它由青磚壘砌,頂部鋪琉璃瓦,正門上方鑲嵌著“護國興教寺”五個大字。但是,此門常年關閉,出入均走右側新開的偏門。

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興教寺坐北朝南,背靠少陵塬,南望秦嶺山,整體建築由殿房、藏經樓和塔院三部分組成。中間的正院,沿中軸線而建,將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和臥佛殿一線貫通,構成了寺院的主體殿房建築。

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藏經樓位於東院,雕樑畫棟,飛簷鬥角,屹立於古柏掩映之中。藏經樓分為兩層:上層陳列著有關玄奘法師的畫像和書畫,以及周恩來、尼赫魯等領導人瞻仰玄奘法師墓地的照片;下層珍藏有《磧砂藏經》《大正藏經》《頻伽藏經》《續藏經》《大中華藏經》等大藏經,以及巴利文《貝葉經》數片。

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走進西側的塔院,就來到世界文化遺產的核心區域,這裡是玄奘法師和他的弟子圓測、窺基遺骨安葬之地。雖然早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是這裡根本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在東側的院牆下,並排豎立起三塊石碑,上方有世界文化遺產的標誌和“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字樣,以及玄奘塔、窺基塔和圓測塔的簡單介紹。

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三座古塔,形式相同,東西並立,高低錯落,在蒼柏翠竹之中,巍然地參差聳立。其中,最高的一座是建於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的玄奘舍利塔,西側為建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的窺基舍利塔,東側為建於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的圓測舍利塔。

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玄奘塔高約21米,共有五層,平面方形,為仿樓閣式磚塔。在每一層的簷下,皆有磚砌的斗拱,斗拱上面有斜角砌成的“牙子”,其上再加疊層出簷。塔下的小方室內,供奉著玄奘塑像,入口上方鑲嵌著“唐三藏塔”四個大字,塔背面鑲嵌有唐文宗開成四年(830)篆刻的《大遍覺法師塔銘》。

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西側的窺基舍利塔,高約6米,共有三層,塔頂平磚攢尖,置寶瓶式塔剎。二層東壁鑲有“基師塔”磚銘,底層龕室內安放著窺基的泥塑像,他是玄奘的大弟子,俗姓尉遲,字洪道,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東側的圓測舍利塔,高約7米,形制與窺基舍利塔相似,二層西壁有“測師塔”磚銘,底層龕室安放著圓測的泥塑。它是新羅(朝鮮)王的孫子,隨遣唐使來到長安,精通梵語,熟悉漢文,後拜玄奘為師,乃唯識宗的繼承人之一。

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在三座古塔後,有一座三藏院,這裡陳列著玄奘法師和弟子的石刻像,並且通過精美的浮雕,描述“西天取經”的故事。一個不同於《西遊記》,真實的大唐玄奘法師,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興教寺: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圓寂於玉華宮(今陝西銅川境內),安葬在長安東郊白鹿原上。這裡地勢很高,在大明宮的含元殿,可以遠遠地望到它。據說,唐高宗每次看到玄奘的靈塔,就會傷心地落淚,為聖體安康著想,武則天下詔將玄奘遺骨遷葬到長安以南的少陵原。同時,修建寺院,以資紀念,新建的佛寺被稱為“興教寺”,寓意大興佛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