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玄奘: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玄奘: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一百個人有一百種初心,但所有的故事都會有答案。

網上有人問過這麼一個問題:《西遊記》裡面,你最討厭誰?

結果唐僧位居前列,說他膽小懦弱,還無數次冤枉捨命救他的孫悟空......

可當我翻閱過史料後發現,我們對唐玄奘的誤會太大了。

他不但不軟弱愚蠢,還為了西行取經的心願,賭上性命,畢生奮鬥。

路途雖苦,只要有信念,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他違抗唐太宗命令,孤身偷渡出國5萬里,在沙漠上差點被通緝、被暗殺、被渴死、被軟禁,在鬼門關幾進幾齣;憑一己之力,在辯論大會上讓3000個印度僧侶心服口服。

這一切,源於他13歲時就有的信念:要將佛法,完完整整地傳承下去,造福人類。

我們都有自己的信念,只是有人的信念上蒙了塵,有人堅守了一生。而堅守一生的人,即是聖賢。

01

玄奘原名陳禕,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

父母早逝後,家境困頓,二哥剃度出家,年僅10歲的陳禕,隨兄長來到洛陽淨土寺旁聽佛經。

陳禕13歲那年,隋煬帝號令度僧,通過考試選擇27人出家為僧。

在舉行考試的那一天,陳褘年齡太小,無法參加選拔,正在門前徘徊,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鄭善果看見。

鄭善果問,你為何要出家?

陳褘脫口而出:“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

意思是想將佛法完整傳承、普度眾生。

鄭善果本就覺得他氣質不凡,又佩服他的浩壯志氣,就破例讓他參加了考試,最終被破格錄取。

從此,玄奘周遊四方,向眾多大德高僧學習,漸漸聞名蜀中。

可玄奘卻發現,人們平常誦讀的經書,有很多都譯著不善,難以理解。

甚至對一些基本的理論,大家都分歧很大。

他意識到,這是一個攸關信仰的重大問題。

義理不清,戒律不嚴,心中的敬畏便會失守,人的行為便會漸漸失去約束,是非對錯的界限也會變得模糊。

若是這樣,自己又談何繼承佛法,普度眾生的理想?

迷茫間,25歲那年,天竺(印度)禪師波頗來到長安,玄奘聞之大喜,前往請教。

波頗聞言合十,緩緩道:那爛陀寺的戒賢大師,將告訴你答案。

那爛陀寺,就在佛教的發源地天竺,是世界最權威的佛學聖地。

玄奘心中一震。

既然印度高僧能不遠萬里來到華夏,我為何不能西行求法?

他當即上書唐太宗,請求到天竺取經。

可當時邊關戰事正酣,管制森嚴,上書遭到無情拒絕。

但玄奘心意已決。

2年後的某日,準備已久的玄奘混在逃難的百姓中,從長安偷渡出境,頭也不回地孤身踏上西行之路。

常思想,敢嘗試,人生的可能性,便自然展開。

玄奘: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02

這路途雖無妖精作怪,但也危機四伏。

因為偷渡,玄奘一度被通緝,但冥冥之中總能脫險。

譬如涼州的惠威禪師和弟子,半夜幫玄奘用麻繩翻牆逃跑;瓜州地方官李昌,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不惜撕毀逮捕令,放玄奘上路。

後來玄奘遇到一個名叫石磐陀的胡人。

石磐陀原是強盜,但對玄奘的壯舉十分敬仰,於是發誓要幫他前往印度。

但經過幾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勞累不已,心生動搖。

走到何時才到頭?

萬一玄奘被擒,把他供出來,豈不是惹來殺身之禍?

思忖之下,惡念頓生。

夜晚,石磐陀抽出刀,悄悄向玄奘逼近。

來回折返,卻遲遲下不了手。

玄奘心知他動了殺機,但依舊閉目不視。

見此情景,石磐陀徘徊良久,最終還刀入鞘。

第二天,石磐陀承認罪行,勸玄奘返回。

玄奘不肯,石磐陀氣結,把刀架在玄奘脖上威脅他。

玄奘淡淡地說:我當初既然發願西行,即使死在路上,我也不會東退一步。

話畢,將路人贈送的一匹駿馬送給石磐陀,自己帶著瘦老赤馬,繼續上路。

那些為了最初的誓言,心甘情願一條路走到黑的人,鬼神不撼,何況凡人?

玄奘: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茫茫八百里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

風沙四起,猶如妖魔。

但真正的鬼神,是嚴酷的環境,孱弱的肉身。

有次迷路,玄奘正想取出水囊喝水,精疲力竭,一失手竟將水囊打翻在沙地上。

回頭看馬,行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丟了,所有衣食錢財,一朝散盡。

玄奘調轉馬頭,想回去做些補給,走了十幾裡,又猛然停下。

“我起先發願,不到天竺誓不東歸,現在為何又返回?我寧可西行一步死,不可東歸一步生。”

四天五夜後,終於飢渴交加,昏死在沙地上。

第五天半夜,玄奘忽然被一陣涼風吹醒,跌跌撞撞地又起身上路。

途中,老馬自己調了頭,怎麼也叫不回,玄奘跟著走了幾里,居然見到了一片綠洲。

在無數個艱險的日夜,玄奘都在心中默唸:此行不求財利,無冀名譽,但為無上正法來耳,仰惟菩薩,慈念群生,以救苦為務。

當肉體虛弱到極致,唯獨下精神力支撐一切。

最初的信念有令人驚訝的力量,忘了它,會失去座標,找不到憑依。

記住它,命運會幫你渡過危難的險灘,登上重生的岸。

玄奘: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03

走出了荒涼的戈壁沙漠,玄奘途徑高昌國。

高昌國王麴文泰聽聞玄奘路過,急忙傳旨,派人馬連夜請玄奘過來。

午夜,玄奘終於風塵僕僕趕到,國王親自舉著火把迎接他,又不顧玄奘路途勞累,拉著他聊了一晚上。

國王對玄奘十分崇敬,他發誓以弟子身份供養玄奘一輩子,讓全國民眾都成為他的弟子,每日沐浴執香,洗耳恭聽玄奘講經;為了留住他,甚至要把公主嫁給玄奘。

玄奘不為所動,一一推辭。

國王不高興了:師父面前有兩條路,要麼留下,要麼回大唐。

玄奘毫不猶豫地說:你可以留下我的骸骨,但留不下我的神識。

我此生使命只有一個,就是遠赴印度,求法取經,然後回國弘揚於百姓之中。

國王下令增加供養,每餐親自端飯侍奉玄奘,玄奘決意絕食,到了第四天,氣息奄奄,命懸一線。

國王震驚,心下大慟,說:師父去吧,弟子不阻攔了。

面對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與安逸的生活,面對唾手可得的至高榮譽仍舊選擇一往無前,不迷途,是因為"信念"就在那裡,它是我們對自己避不開的誠實。

玄奘: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04

經過漫長的旅程,玄奘終於在31歲到達印度,拜在那爛陀寺百歲高僧戒賢法師門下。

短短5年間,身為外國人的玄奘,便精通了經藏、律藏、論藏,被印度信眾尊稱為“三藏法師”。

有一個印度僧人不服氣,在那爛陀寺門前貼出50條疑難經義,說:如果有人能夠破解其中一條,我就把自己的頭砍下來!

眾僧求助於玄奘,玄奘一連三日不出寺院。

僧人以為玄奘膽怯,冷嘲熱諷。

玄奘聽聞,走出門外,當場講解經義,根本沒有一條能難得住他。

僧人羞愧不已,正想自刎,玄奘制止道:“你捨命求學,實在難得,說過的話何必當真呢?”僧人拜倒在地,拜玄奘為師。

這時,玄奘的名望已經傳遍了整個印度。

玄奘: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641年,戒日王舉辦了一個全印度的宗教學術辯論大會。

各個教派的智者全部參加,總共有周邊國家18個國王、3000個佛教學者和2000個外道人士,觀看玄奘講經,並針對他的觀點進行辯論。

面對泱泱信眾,玄奘從容講論,任由提問。

據說,大會持續了十八天,可各個宗派的高僧、大德竟沒有一人敢發出挑戰。

從此玄奘名震中亞,被尊為“大乘天”、“解脫天”。

無數寺院都想用優厚待遇留下玄奘。

但如同在高昌國一樣,功成名就的玄奘依舊沒有忘記初心──他要將畢生所學帶回大唐,解決那裡人們心中長久以來的疑惑。

643年,44歲的玄奘帶著滿腹的學識和657部佛經,在印度全國上下信眾的送別下,啟程迴歸故國。

對心懷理想的人來說,實現夢想,不是為了爭一時高低勝負,而是為了真理,為了當初出發的理由。

玄奘: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05

2年後,玄奘回到了長安。

這時唐太宗聽說玄奘回國,馬上召見他。

談起當年“偷渡”一事,玄奘不免有些惶恐,幸在太宗沒有追究。

玄奘趁機向太宗請求回洛陽少林寺,從事翻譯經書的工作。

豈料太宗拒絕了,反而勸他還俗,擔任高官。

事實上,太宗本人並不熱衷佛教,只是當時唐朝正處在經略西域的關鍵時期,他非常需要像玄奘這種精通西域文化的人才輔助自己。

但玄奘在皇帝三番四次的勸說或命令面前、在萬人之上的榮譽地位面前,沒有動搖半分。

太宗拗不過,最終也敬重了他的志向。

在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長安設立國立翻譯院,招募全國以及東亞諸國的學員共同參與譯經的工作。

譯經講法之餘,玄奘還和弟子一起編撰《大唐西域記》,將他在異國的所見所聞全部記錄下來。

當時的玄奘,每日有無數人慕名拜訪。

唯獨在夜晚,才能見縫插針地一點一點完成。

晚年,玄奘為了迴避世俗紛擾,幾次遷居,終於將600多卷的鉅著《大般若經》翻譯出來。

這本經書卷帙浩繁,內容浩如煙海,徒弟多次請求刪節,但玄奘始終嚴謹,不刪一字。

664年,62歲的玄奘意識到大限將至,在譯出《咒五首》1卷之後,從此絕筆。

同年二月五日夜半,一代聖賢在平靜的夜色中圓寂。

玄奘: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大唐玄奘肖像圖

玄奘足足用了10多年,將1335卷梵語經文全部譯成漢語,影響力遍佈中亞、越南、日本......

有人說,玄奘是除了孔子之外,最近乎於聖賢的人。

為求理想,視死如歸,富貴盛名,棄如敝履,一心一意,弘揚佛法。

三千年間,煌煌青史之上,如此強健到極致的精神,如此純粹之人,超不過十指之數。

也許佛法離我們很遠,然而,不被世俗迷,不懼紅塵亂,守得住初心,才是玄奘大師真正教會我們每一個人的道理。

一百個人有一百種初心,也許前路迷茫,苦難重重,但所有的故事都會有答案。

在最終答案到來之前,只要耐得住性子,守得穩信念,終將能等得到前方的光明。

玄奘法師與《心經》的因緣

現在流通最廣的《心經》譯本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在玄奘法師之前,還有鳩摩羅什翻譯的《心經》。

玄奘法師本人就是持誦《心經》的受益者。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師在去印度取經的路上,萬里孤征,經流沙,過火海,受盡種種苦難。這些苦難有的是來自道路險阻,有的是來自自然界的惡劣氣候,也有的是來自人為的土匪搶劫,總而言之,困難重重。在古代社會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這些困難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在玄奘法師沒有啟程去印度之前,曾經到過四川,那裡有個空惠寺。他在那裡遇到一位有病的法師。這位有病的法師知道玄奘法師發願西行取經,讚歎不已。這個有病的法師來自印度,他熟悉到印度的路程,便告訴玄奘法師,此土到天竺有十萬里程,不但要翻山越嶺,還有種種人為的障礙,憑個人的力量要想克服取經路上的諸多困難,極其不容易。接著就把從東土到天竺,路途上所要經過的種種艱難險阻向玄奘法師描述了一次。

描述完了,又對玄奘法師說:我有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如果能夠受持這個法門,就可以保你往來西天一切平安。玄奘法師聞聽此言,非常的歡喜,當天夜裡就請那位有病的法師傳授“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當時是通過口授,而且是用梵語口授,玄奘法師學會了,接受了這個三世諸佛的心要法門。第二天早上,玄奘法師再去找那位有病的法師,卻怎麼也找不到了,不知何往。玄奘法師對此心領神會,覺得這個病僧決非等閒之輩。

在取經的路途中,遇到種種厄難,有時候甚至有喪生失命的危險,玄奘法師就修持三世諸佛心要法門。這個心要法門是什麼呢?就是一本梵文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遇到了什麼為難的事情,他就將此經持誦四十九遍,每每都能化險為夷,都有非常大的感應。就這樣,玄奘法師在遭遇種種困難的情形下,憑藉著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的加持,平安地抵達了印度。

玄奘法師當時到達的,是印度一個叫做摩竭陀國的地方。那裡有一座佛教大學,古代的佛教大學就是一座大的寺院,叫做那爛陀寺。那裡住了幾千個出家人,有幾百位有修、有證、有學的大德高僧,其中就有玄奘法師從學的戒賢法師。戒賢法師是古印度修證最到位,學問最淵博的一位法師。當時他年高七百歲,在玄奘法師沒有到印度以前的一兩年,就覺得自己年事已高,不久人世。而後彌勒菩薩就託夢告訴他:你暫時還不能走,大唐有一位求法的青年法師,聰明絕頂,智慧超群,要來天竺學習佛法。請你為他傳授《瑜伽師地論》。戒賢法師就按照彌勒菩薩的囑託,繼續留在人間,他要把法傳給玄奘法師。

就在玄奘法師抵達印度那爛陀寺,跟隨戒賢法師學《瑜伽師地論》的時候,他與那位病僧不期而遇。那位病僧看見玄奘法師求法的願望得以滿足,就滿心歡喜地祝賀他,並告訴他:我們昔日大唐一會,今天又在這裡重逢。我就是觀世音菩薩。所以,玄奘法師到西天取經,是觀世音菩薩一路加持,是三世諸佛心要法門一路加持,才使得玄奘法師前往西天取經的弘誓大願得以實現。這件事記載在《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序》當中,這篇序為玄奘法師的弟子窺基法師所寫,不是別人口耳相傳,不是道聽途說,是窺基法師親自從師父那裡聽來,然後把它記下來,寫在這篇序言當中。

玄奘法師從西天取來的真經,都是什麼經?

《西遊記》和《大唐玄奘》都出現過一句話,就是玄奘要“求取真經”。只不過,電視劇、電影都沒有說清楚,這個“真經”到底是什麼?

佛教有非常多的“經”,但是佛教的經典,卻不止是“經”。佛教的經典,通常可以分為三大類,即——經、律、論。

經,一般指釋迦牟尼佛所講,或者由某個大菩薩所講、經由佛認可的內容。比如《金剛經》、《楞嚴經》、《心經》,就都是經。

律,記錄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以及制定戒律的原因。

論,是歷代高僧對佛經的解釋,或者對某個佛學觀點的系統哲學論述。比如常見的《大乘起信論》、《中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等。

經、律、論,合稱“三藏”。三藏經典十分浩瀚。在佛教中,如果某位僧人對經、律、論都很精通,是非常了不起的,就被稱作“三藏法師”。玄奘法師,就是一位三藏都通的法師。

玄奘法師口中所說的“真經”,其實是泛指,強調佛教的梵文經典,經、律、論三藏都包含在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