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里才是诸子百家诞生的摇篮!

原来这里才是诸子百家诞生的摇篮!

来源丨喜马拉雅FM余秋雨的精品课《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

诸子百家中除了儒、道、墨三家之外,还有一家必须注意,那就是法家。法家的目光不似儒家的温暖、道家的超越也不似墨家的热烈,法家的目光是冷峻的,冷得让人产生一阵寒意。

法家的三种看家本领

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者,他们完全不讲老子、孔子、墨子的情怀,只相信对实际利益的严格管理,并且把这种管理组织成一种绝对权力。在韩非看来,社会管理离不开法、术、势这三种力量。法是法令如山,赏罚分明;术是运用谋术,控制群臣;势是集中权势,治服天下。

其实,仔细一想社会历史还真的少不了法家。无论是老子、孔子还是墨子,其实都是理想主义者。但是法家是现实主义者,对于现实的社会政治,儒、道、墨三家的主张其实都很难有效地把整个社会管理起来。

原来这里才是诸子百家诞生的摇篮!

法家强硬地追求有效、追求力量,真正让秦国强大起来,最后统一中国的就是法家。但是法家在通向效果的道路上,用了太多残忍和阴谋,结果他们自己的生命也被残忍和阴谋缠死了:被车裂的商鞅;死于同门李斯手中的韩非;而后又被腰斩灭族的李斯,都没有一个好下场。

原来这里才是诸子百家诞生的摇篮!

可以说,在诸子百家中,法家最硬又最惨。他们以强力推动了社会改造,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早早统一的中国,这个贡献实在太大了。但是从文化上说,人之为人还必须有温馨、柔和、仗义的一面。就人性而言,除了铁拳人生,更需要慈爱人生、诗化人生。

因此,法家思想家们其实是以自己的声音和生命做出了最大的牺牲。人们容易忘记他们的贡献,喜欢转过身去欣赏那个白发行走者、那个棕衣行走者和那个黑衣行走者。简单说来,这些行走者更有诗画魅力。

如果提到韩非子就要一定要提他的老师荀子。他后来很长时间主持着一个学术机构——稷下学宫,荀子被这个学宫说成是老师中的老师。

稷下学宫:诸子百家们的最高学府

稷下学宫在山东临淄的稷门附近,临淄是当时齐国的首都。

“稷下学宫”是诸子百家的摇篮,因为中国文化在那里获得了一种聚集和整合。不管以历史的眼光,还是世界的眼光,都会让人振奋。

在当时的信息传播条件下,所谓的“争鸣”,也可能是后人把不同的学说拼合在一起,因为他们不在一个地方,真的很难争起来。出乎意料,他们却拥有了一个近距离汇合的场所,让百家争鸣成了事实。

稷下学宫创办于公元前四世纪的中叶,延续了大概130多年。从各种文献来看,当时稷门附近实在是气魄非凡。



齐国朝廷做事也总是大手笔,他们给各路学者很高的待遇。因此,诸子百家当中几乎所有的代表人物都来过,他们身后总是跟着很多学生。所以,这里成了当时中国最高的学府,人数常常是数百上千。

稷下学宫还解决了天下所有的高等学府都会遇到的两大难题。



第一个难题,这个学宫是由齐国朝廷出资的,具有政府智库的职能。那又如何保持对朝廷的独立性呢?解决的方法是这样的:学宫里边的诸子都不任官职,也就是说只问政不参政。正因为这样,他们也不必对自己的观点担负任何行政责任。朝廷所需要的,就是他们这种身处行政体制之外的独立思维。

稷下学宫还解决了第二个难题:稷下学宫主张百家争鸣,那又怎么不要让这种争鸣变成众生喧哗,一片嘈杂呢?当时,稷下学宫除了欢迎各路来的学者之外,还会隆重聘请一些真正重量级的大师来压舱,保持着清晰的学术等级评估。

同时根据各路学者的学问资历和成就,稷下学宫还分别授予客卿、上大夫、列大夫以及稷下先生、稷下学士等不同的称号,而且已经有了博士和学士的区别,这就避免了在百家争鸣、言论自由的幌子下,鱼龙混杂。

高等学府都要面临的两大难题都被稷下学宫解决了。

原来这里才是诸子百家诞生的摇篮!

关于主播:

余秋雨,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华文作家之一,文化学者。曾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讲授“中国宏观文化史”等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他为“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余秋雨用260堂中国文化课,从百家争鸣的儒释道讲起,连接唐宋元明清的思想文化,涵盖了古今文化大师,并将现代中国文化置于全球性视角考量。

关于喜马拉雅:

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