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龍門陣之五十 成都府五老七賢

在民國的成都,有一群前清的遺老,成為成都的紳者團體,名為五老七賢,有前清的狀元,進士,舉人,知府,翰林,御史,也有教育家,他們很愛惜自己的羽毛,學識淵博,德高望重,退隱成都成為社會賢達。


老成都龍門陣之五十 成都府五老七賢​ 這一說法有些仿竹林七賢,五為實,七為虛,有趙熙,徐炯,方旭,宋育仁,劉鹹滎。尹昌齡,陳仲信,曾鑑,曾語,駱成驤,胡駿,文龍,顏楷,衷翼保,林思進等。總數有24人之多。五老七賢是蜀中名儒,趙熙詩詞書畫戲五絕榮縣趙字罕有。劉鹹滎聯對,林思進古詩詞,顏楷書法亦卓有名氣。

老成都龍門陣之五十 成都府五老七賢

尊孔守舊也成了他們代名詞,反新文化運動,但文人良知在軍閥混戰時代尤為可貴,為民請命,調停禍端。救濟災民也讓軍閥不得不收斂。但背後罵他們是…五個燒火佬,七個討人嫌。”
老成都龍門陣之五十 成都府五老七賢

他們多從事文化教育和公益事業NGO,執教於大中院校,門生眾多,而尹昌齡辦廿年慈善,慈惠堂,號稱中國慈善第一人,從一個偏偏垮垮的機構發展成工廠,小學,託兒所,孤老院,火柴廠等三四十個機構,房子249間獨院24個,田產8348畝,現金百萬救助數千人的生產服務型組織,而本人卻無分毫利,1942年去世時,身無餘財,連表事也辦不起,其事蹟入國史館。

撰文/宋朝人普凡

出品/成都寰益德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