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溪」聽說,北門溝有座二道橋

「蒼溪」聽說,北門溝有座二道橋

我寫過聽來的龍門陣,那多是老城內的。而北門溝的龍門陣,卻是少之又少。好不容易有些線索,可又幾次求之不得。近日,總算聽了大概,將其記下來,權作素材:
舊時,北門溝上有三道橋,從老蒼中校後門的六千橋起,到麻嶺村的原綢廠處的橋,到二小處的橋。
在說六千橋之前,索性先說北門溝:據《蒼溪縣誌》載,蒼溪之名“因治地曲肘川(今九曲溪)山泉匯流……魚躍碧潭,樹濃兩岸,蒼翠成溪,故名。”
好啦,現在說肖培德修六千橋。
肖培德,蒼溪陵江鎮光明村三組人。一生勤耕苦作,樂善好施,農副商兼重。曾種植“蘭子”製成土靛(布染料)出售。賣“豬雜燴”、開點心鋪,名燥一時。半百而無子,乃抱周紹清為子。一俟農閒,父子常提筐扛鋤,於北門溝到六包埡路上,填坑窪、換石板、疏通水溝涵洞。過往行人稱其為修橋補路的“善人”。時蒼溪中學操場通往北門的大路,需過九曲溪。溪上只有六個石條做的跳磴子。一遇雨季,溪水上漲,跳磴被淹,行人只好繞道他途,怨聲不絕。培德見此情景,決定在此造一平橋,便利行人。乃將那準備收老之用的歷年積蓄,傾襄捐出,鳩工建造。鄉鄰、修橋工匠見公有此善舉,捐工、只吃飯不收工錢者多多。不數月,平橋建成,耗銅元六千吊,因取名“六千橋”。並豎石碑以資紀念。時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也。


三座橋中,究竟哪一座為一道,我是不甚了了。有人說二小處是二道橋,那麼頭道橋是哪座?總不會是綢廠處的橋吧,因為若按順序它為頭道,那六千橋也為幾道呢?要麼,這兩座橋是建於六千橋之前?肖培德修的“六千橋”,完工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也就是說,在之前應有前兩座橋的。
現在來說二道橋。
這個二道橋所處的地段,是原黃家巖黃家的田地。我的朋友說,當年那二道橋,並排是三張大石板,兩個孔。即兩頭以溪岸為基礎,中間有橋礅的。那時的橋,是就地取材,用石頭建的。我沒有見過那橋,只是天馬行空地想像,如跳磴子般的在溪溝石巖底上立起來一排大石柱,上面再鋪上大石板即可。這樣看來,鋪橋用的大石板,應有六張;每張石板有地震前建房用的水泥板那麼長。若按一張水泥板長一丈二尺,那橋,應該有二丈多長。鋪橋用的大石板,亦如水泥板一樣寬、但厚有三張那麼厚。這樣,問題就來了,那麼大的一張張石板,是怎樣放上去的?有常識的人,一定會自以為是的以為是先在橋下墊土,再將大石板放上,再將土挖掉,我也深以為然的。不過,我的朋友說,當年他家先人的說法是,有個大力士扛上去的。
這時就進入了正題,要說那有傳奇色彩的大力士了。據說,石板備好了,那些石工正在吃飯,大力士路過,飢腸轆轆,見那飯,自是十分地想吃。於是,對那七八個石工說,我一個人將你們的飯吃了,就能把石板扛上橋礅。眾人聽說,無不驚駭,乃讓其食之。果然,那大力士飽餐之後,便將那大石板扛上了橋礅鋪好了。

朋友說,一張石板有三張水泥板厚,就是說有近一尺厚呢。如按每立方米兩噸多計,那石板足有近一噸重呢。
不過,此係傳說,不知有沒有神力相助,我也說不清。
我的思緒在時空中穿越:北門溝的上游有玉女庵,傳說是當年安史之亂時流落在那兒的宮女,因見其環境優美,便留下來出家學佛。有宮女,那不定也有大內高手,高手在此收徒,傳襲絕世武功......如此想來,那大力士是學了當年大內高手的功夫,才有了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情。
那麼,大力士的一人獨扛上千斤重的大石板,便有了依據。哈哈。
朋友說,他親眼見過一個大力士,是文煥大隊的。
那是上個世紀中葉生活困難的日子,那人與生產隊的同伴們去縣城抬氨水,那氨水,一桶有四百斤。那大力士吃完大家的四十八碗麵條,便一人將一桶氨水揹回了生產隊。我朋友好奇,竟然跟在他後邊觀看,一直從正街的人民食堂跟到他走河壩上了去文煥的路上。這可是大實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