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家长:别让同伴壮胆 两个十岁女孩离家出走

俗话说,做坏事得有人一起壮胆,辽宁铁岭的两个十岁女孩就是这样。

这两个小学三年级女生吃完午饭跑出校门,失联了六个小时,家人和老师刷爆了朋友圈,最后靠市民提供线索,在市人民公园的小山坡上找到她俩,原来她俩偷偷从家里拿了钱,去商场买了小帐篷和干粮,准备离家出走后在户外露营生存,之所以这样,起因是其中一个女生父母离异,跟随奶奶生活,考试成绩不好,被奶奶批评了,所以生气冲动做了傻事。

本来孩子找到了是件开心的事,但孩子偷钱这种行为,引发了舆论的批评,性质恶劣,不容再犯,孩子妈妈也说让孩子休息几天,好好沟通,一定要从源头把孩子的负面情绪化解掉。

预警家长:别让同伴壮胆 两个十岁女孩离家出走

这事本来就过去了。小玛瑙儿童社交学堂专注解决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之所以挑出来此事跟家长们分享,是想提醒大家,在这件事情上,女生和朋友之间的互动关系。

记得珍珠三岁半时,曾经和小区里的发小小桔子一起走失过半小时,两个小女孩平时单独一人时都很胆小,但只要在小区里一碰面,就会疯玩到一起,互相壮胆,常常飞跑在前面,以让大人在身后鸡飞狗跳狂追为乐。那一次是两小孩不知怎么就互相提议,一起壮胆跑出了小区大门,在后面跟着的两个保姆跟丢了,做梦也没想到孩子敢跑出小区,两个保姆来回在小区内部道路上暴走,找不见孩子,边走边哭,开始给妈妈们打电话,准备报警了。

两小孩一直走出了1000米,走到了大马路上,站在车流人流前,两孩子有点犹豫,不知该去哪,又忘了怎么回小区。这时,亏得有个好心阿姨发现,这有两小孩,身边没有大人跟着,就问珍珠,幸亏珍珠记得妈妈电话,那阿姨打电话给珍珠妈妈,说清楚了孩子的具体方位,保姆才跑出小区找到了孩子。

事后两家人都后怕,如果遇见坏人,后果不堪设想,两家各自约谈孩子,问孩子怎么会跑出小区?两孩子都说是对方提议的,一笔糊涂账,总之,有两人互相商量壮胆,是该“恶性事件”的爆发源头。

由此,可见孩子交友的重要性。孩子友情的佐证之一,就是同进同出,共同进退。

预警家长:别让同伴壮胆 两个十岁女孩离家出走

再举珍珠的例子,珍珠有了弟弟之后,虽然不常表露,常常觉得家里对弟弟更好,把她给忘了,有一次,小桔子来家里玩,珍珠爸爸为了一件小事批评珍珠,珍珠觉得在小桔子面前没面子,哭开了,小桔子搂着珍珠,也开始吧嗒吧嗒掉眼泪,我过去劝她俩,没想到小桔子一边哭一边恳求我:“珍珠妈妈,你们对珍珠好点吧,她多可怜啊,你们只管弟弟,不管她---”

两小女孩哭做一团,我听呆了,俨然珍珠是被后妈虐待的灰姑娘,珍珠听小桔子这么说,哭的更凶了,平时顶多哭二分钟,这一下哭了半小时,且两个小女孩一起哭,盛况空前。

本来是一件日常琐事,有了同伴的见证和同情,珍珠的委屈被百倍放大,同伴也能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朋友最需要朋友的时候,被朋友需要,这就是小朋友的交友事件。

回到辽宁的女孩走失新闻,如果被奶奶批评的单亲女生有了离家出走的想法,同伴女生不是陪同她去完成梦想,而是劝阻她,事情的走向是否会更好一些?不管去户外露营这个主意是谁的好奇心使然,执行时同伴女生给到一些不同的建议,是否也不会最终耗费那么多的社会资源,来全城大寻找两个孩子?不管此行谁的作用更大,两个女生家长都会痛感孩子有“学坏的”苗头和端倪,古时候,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过此事,两个女孩的友情又会经得起怎样的考验?

女孩

预警家长:别让同伴壮胆 两个十岁女孩离家出走

我们提醒家长的是:

第一,平时多给自家孩子教育,让他知道底线,坦然面对错误,有负面情绪时多和家长沟通,要告诉孩子一些反面案例,离家出走包括毁灭性的后果是什么?让孩子有敬畏之心,不能轻易选择做一些叛逆行为。

第二,告诉孩子,如何和同伴之间建立正确的互动关系。

从孩子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和陌生人开始交集,同伴会给你提出各种要求,同伴的喜怒哀乐,你如何安慰、参与并面对?当同伴涉及禁区时,你如何给同伴一个正确的建议?

第三,所谓交友的底线,从小告诉孩子,不打听隐私,不干涉,尽量正向引导---在成人世界里的交友规则,从小就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教给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