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商业化”之思

文/李大刀

当政策扶持、市场明朗、渠道破局、平台发力都直指纪录片这一内容领域时,纪录片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到来。

就在今年上半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实施“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的通知,旨在鼓励带有鲜明时代印记、彰显时代精神的纪录片精品。此外,《通知》还规定,“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全年在19:30—22:30时段播出国产纪录片总量不得低于7小时”,支持和鼓励地方电视台上星频道和地面频道开设纪录片栏目。当这一鼓励政策与“强硬”规定剑指纪录片领域,纪录片的春天已经到来。

纪录片的“商业化”之思

除了政策的极力扶持外,作为主流视频平台的优酷、腾讯也纷纷开始“布局”纪录片这一内容领域。优酷提出“纪实元年”概念,腾讯狂澜原《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携手打造属于各自的纪录片“春天”。

就在去年底,腾讯视频发布“风味”IP——以《风味人间》《风味原产地》《风味实验室》为代表的“风味”系列作品,正是陈晓卿与腾讯的协同合作,这是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出现的以“集群”为系列的纪录片产业群。

纪录片的“商业化”之思

而优酷经过多年的打磨,更是探出了一条“互联网+纪录片”的新路子,生产了一系列亿级播放量的优秀纪实IP作品。

除了为《这就是街舞》量身打造的国内首部真人秀观察式纪录片《这就是舞者》外,还有旅行真人秀纪实节目《侣行》,传承匠心弘扬匠人精神的《了不起的匠人》等等,优酷的布局已经在尝试中渐渐成熟。此外,一部讲述了脑瘫女诗人余秀华成名之后,为挣脱束缚,重获自由,与无爱丈夫离婚的故事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更是成功出海。

互联网赋予了纪录片新的市场生机,将工业化的纪录片转向更加开放的市场发展空间,而政策的扶持以及主流视频平台的集中角逐更是将这块内容推向真正的黄金期。

纪录片由“冷”转“热”

2015年被称为“互联网+”开启的纪录片元年,自《穹底之下》的初次尝试“互联网+纪录片”之后,两年后到如今热度不减,反而剧增。

根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产纪录电影开启院线时代,而作为初次进击院线的纪录电影《二十二》更是斩获1.7亿元票房,成为年度世界纪录片票房冠军。

纪录片的“商业化”之思

早期的纪录片更多的是以一种社会效益、免费资源的角色“默默”屹立与其他视频的浩瀚之中,而当一系列具有工业化生产模式的纪录片“集群化”出现于荧幕之上时,纪录片渐渐的走出了市场化的第一步,迈向工业化进程。

在今年的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之“走近年轻人 记录新时代”纪录片论坛上,传统纪录片产业的制片人和互联网平台的纪实内容负责人共同探讨传统纪录片产业与互联网平台的融合话题,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模式、新角色,已经参与到纪录片的发展之中,这或将是纪录片走向“商业化”,继工业化道路之后的的第二步。

纪录片的“商业化”之思

在央视九套播完未火,在B站迅速走红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引发热议后,纪录片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新的能源点,正在逐步改变纪录片的原有模式。“互联网+”的推进与渗透无疑使处在低迷期的纪录片迎来了“第二春”。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参与到纪录片的创作和发行过程之中,使其逐步完成产业化发展甚至走进院线实现与其艺术价值相匹配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互联网视频平台助推纪录片的发行,让整个视频行业认识到“互联网+纪录片”的巨大威力,也让一直处在“高冷”位置的纪录片由“冷”转“热,”走向更多观众视野。

“商业化”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断为视频领域的内容赋能,这也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商业化道路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背景下,纪录片的商业化趋势是无法阻挡的。

互联网在一方面为纪录片的商业化道路铺平道路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将对纪录片的“纪实使命感”造成挑战。然而,二者更多的是对立对立统一的关系,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侵蚀其责任感、使命感,但是二者又是相互促进的,商业化也将推动纪录片更长远的发展与变革。

纪录片的“商业化”之思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何苏六副教授所言:“市场化的终极目标并不仅仅是金钱回报, 而是促使纪录片在一种理性状态下多元发展, 在一种良性健康的机制中走向繁荣, 让更多的人享受自己喜欢的纪录片。这是中国纪录片走向成熟的又一段必经之路。

如果不经历“商业化”的时代进程,纪录片的发展将受到巨大的制约,制作资金缺乏、传播渠道单一,传播受众流失,都将成为纪录片前进的阻碍。

纪录片走商业化道路,在国际上早已形成气候。欧洲的一些商业电视台通常设有专门的纪录片频道,或者有专门的纪录片播出时间,而且大多是黄金时段。现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台播出的《探索发现》、《动物世界》、《自然奇观》等大都是买进的节目。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走商业化道路的必然性与紧迫性。

纪录片的“商业化”之思

在“互联网+”以及平台的齐力助推下,纪录片如何保留“纪实”本真,而又不落伍于新时代,是值得探索的问题。面对科技的不断变革,纪录片一方面要遵循“纪实”本性,另一方面也要变革自身发展,走“商业化”进程。

纪录片的“变”与不变

纪录片在互联网思维下深受启发,从工业“集群化”“季播式”到“自制IP”“互联网+”协同发力,纪录片无疑嗅中了互联网科技的高阶赋能。

根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纪录片的生产总投入达39.53亿元,年生产总值60.26亿元,同比增长14%和15%,这一数字也达历年之最,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互联网对于纪录片的强大推动作用。

纪录片的“商业化”之思

除了生产流程的转变外,纪录片的运营以及推广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得到改善。传统的纪录片一般在央视频道或主流网站播出,没有任何推广的低调发行直接导致了纪录片本无“商业”可言,因此,纪录片制作就不可避免的遭遇有投入无收益的“纯情怀”奉献。

然而平台的催长以及互联网的推进只能更加完善纪录片的技术以及推广流程,对于“纪实”本质的属性是永远无法改变的。纪录片本身的纪实属性赋予了它天生一股“清流”的姿态。

此外,纪录片的可贵性在于,它不用任何描述手法,通过真实的记录与反映现实生活,不用回避冲突、不用掩盖社会矛盾,有着记录时代的意义。同时,其自然属性的记录真实也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这在弘扬现实主义的当下更具有优势。

—The End—

主编 | 韩英楠

校对 | 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