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一直要被「拍死」在沙灘上的經銷商,現在怎麼樣了?

當我們走到市場上與經銷商朋友們聊天時,很多經銷商朋友會反應,現在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來自銷量、資金、倉儲、人員、終端、渠道費用甚至互聯網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很多經銷商甚至感覺有些喘不過氣來。

傳統經銷商的環境在逐步惡化。一位曾是某大城市排名前幾的經銷商,年流水近十個億,現在已經基本處於撂挑子不幹的狀況。開個飯館、做點投資,年紀輕輕就過上了半退休的生活。雖然也覺得可惜,但還是慶幸退出得早。

這些年一直要被“拍死”在沙灘上的經銷商,現在怎麼樣了?

經銷商們普遍會問到的一個問題是:“經銷商的時代是不是即將終結了?”

其實,雖然整個中國經濟都在面臨著轉型升級,但尚未走到經銷商時代終結的地步,中間商運營的渠道模式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並不會輕易走到盡頭。但是,作為傳統經銷商來說,如果不能夠做好思維模式的轉變,恐怕自己的公司做到終點那是極有可能的,因此,經銷商朋友們要有憂患意識,時刻做好轉型升級的準備。

經銷商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群體,他們通過銷售來自不同公司的產品給分銷商或者零售終端來實現贏利。自然而然,便會在傳統經銷商的腦海裡形成了一個固有的思路:關係的是維護渠道的關鍵。

這些年一直要被“拍死”在沙灘上的經銷商,現在怎麼樣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如果你還是抱有此種想法,那麼,你離危險便不遠了。經銷商需要做好定位調整,過去經銷商一直被標記為中間商,現在,經銷商需要調整定位,成為渠道價值的創造者。

傳統認知上,經銷商是通過出賣或者出租渠道資源來實現贏利。但在市場營銷進入到營銷3.0時代之後,渠道價值的傳遞以及渠道價值的實現成為企業對於經銷商提出的更高要求,而經銷商通過渠道的運營所創造的價值恰恰是經銷商的贏利來源。

在這樣的思維下,轉型款經銷商方興未艾,但傳統經銷商還是相繼被“拍死”在沙灘上。而這些佔了大比例的傳統經銷商才是中國經銷商群體的希望所在。

傳統經銷商這個群體,其實整體自我認同度不高,經銷商做得再大,老覺得自己是個做小生意的“二道販子”。他們缺乏安全感,認識到只有自己有個實體工廠,有個品牌,才能像個“企業家”。

所以在互聯網的“風口”沒來之前,很多經銷商轉型的首選就是做“廠家”。林建華這樣的經銷商大鱷,也創建了天喔自有品牌,用天喔國際上市而不是南浦食品。但做“廠家”也沒那麼簡單,這些年偶見幾個成功的,但多數都是失敗的。

廠家有廠家的門檻和難處:研發、生產管理、成本控制、品牌塑造、渠道設計,哪一樣也不容易做。很多經銷商的初始想法是,看某個產品自己賣得不錯,就去找個能夠生產同樣產品的廠家貼牌,做大了自己再上廠房上設備。多數經銷商轉型品牌商失敗,就是死在這個邏輯上的。

這些年一直要被“拍死”在沙灘上的經銷商,現在怎麼樣了?

所以傳統經銷商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首先經銷商之間要建立水平聯盟。不是去竄貨,而是“竄流量”,相互導流,信息共享。增強核心競爭力。接著,經銷商要自主的掌握商品推廣的核心價值,從消費者高關注度、高參與度的產品做起比較容易,普通快消品做起來吃力,效果差。最後需要儘快打開互聯網信息端口,做一個大區域甚至是全國性網上“大二批”。打通互聯網流量對於大部分經銷商來說都是一件頭痛的事情。但是如果能找到一個大流量平臺,一切的問題將不是問題。愛享365消費合夥人共生經濟保障平臺是秉承分享經濟的理念,依託“愛享365模式”建立的為消費者和商家構建的平臺。經銷商作為商家加入愛享365平臺,可以從平臺獲得眾多的忠誠消費者,根據忠誠消費者的體驗反饋得知產品的市場反響。不僅如此,商家在平臺得到跨界收益的同時獲得信用評級,信用評級易於得到週轉資金等貸款,為自己的事業再添把火。

一個強勢的經銷商可以在短時間內讓自己的產品鋪到自己所轄的任何一個渠道中,完成與消費者見面的目的,實現銷售的可能性。而作為一個經銷商要成就自己的強大,必須具備核心競爭力,這個核心的競爭力就是經銷商對終端消費者的掌控能力。(張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