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中的「金盆洗手」有什麼來源?

歷史農夫子

今天在各類武俠小說和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江湖人士“金盆洗手”的描述。金盆洗手是一個了斷儀式:金盆、清水、燃香。時辰一到,在眾多武林同道見證下,那長久浸淫江湖的大佬在儀式中使用金盆清洗雙手,表示從今往後遠離江湖恩怨紛爭,“洗手不幹”了。

圖1:江湖大佬金盆洗手


金庸在《笑傲江湖》中,就有劉正風金盆洗手的經典描寫。金盆洗手這一儀式在金庸、古龍、梁羽生等一批武俠作家的手中廣為人知,但事實上“金盆洗手”這一典故並非由他們創造。早在清末民國時期,當時的評書《大八義》、《雍正劍俠圖》中就有金盆洗手後退出江湖的橋段。


典故“金盆洗手”出自何處?有著多種說法。


有傳說,西漢初年漢軍佔領長安城後,蕭何在中渭橋碼頭邊擺出很多金盆子,讓前來運輸糧草的船工先用金盆洗手,再到官府登記。設立金盆的目的在於顯示西漢政府有豐厚的財貨,不會虧待百姓,以增加西漢政府威信。傳說真實與否尚且不說,最重要的是這裡的“金盆”與金盆洗手後退隱江湖的內涵完全沒有干係。


另一個較為靠譜的考證是,“金盆洗手”源出《聖經》。據《聖經新約·馬太福音》記載:猶太人判定耶穌犯了死罪後,卻無權執行死刑,於是就將耶穌押送到羅馬總督彼拉多那裡,想讓他來判決處死耶穌。彼拉多卻認為耶穌沒有做過什麼壞事,打算釋放。


於是提出一個折中辦法:讓猶太人在耶穌和囚犯巴拉巴之間選擇釋放一人。猶太人在祭司和長老的唆使下狂呼亂叫,堅決要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釋放巴拉巴。彼拉多眼看無濟於事,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並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最終耶穌被釘在了十字架上殉難。不過《聖經》上沒說彼拉多洗手時的盆子是何種材質。


所以一些人認為,“金盆洗手”中通過“洗手”達到“解脫”、“洗罪”的內涵正是源自聖經故事,而“金盆”則是中國的傳統東西。典故“金盆洗手”就是一個外表來自中國、內涵源自西方的中西觀念混合之產物。

圖2:油畫《彼拉多洗手》


早在明代,《聖經》的部分內容就已經被傳教士傳入中國,但完整的《聖經》中文譯本則是清末才出現在中國。而“金盆洗手”也是集中見於清末民國的評書小說。此外,中國社會也是從清末開始出現諸多會黨幫派,江湖文化開始興盛。結合這些歷史背景,可以推斷出“金盆洗手”這一儀式(典故)大約是在清末逐漸形成出現的。


再從文學理論來看,一種現象一定是首先在社會上出現、流行,而後才會被作家關注並寫到文學作品裡。所以說,“金盆洗手”應該是首先在清末的會黨幫派江湖中出現,之後才被寫進評書小說裡。


另外,從西方的“彼拉多洗手”轉變到中國的“金盆洗手”,也有著一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在中國歷史上,歷來就有通過“洗手”達到“潔淨”目的的傳統觀念。比如沃盥之禮,《禮記》記載:“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就是用匜來倒水、用盤來盛水,古人在進食、祭祀等活動之前都要用這樣的禮儀來淨手。

圖3:虢季子白(西周)


事實上,無論是小說還是現實中的“金盆洗手”,通常都是使用看起來金燦燦的銅盆。至於為何是“金盆”,而非“銀盆、銅盆、鐵盆、木盆”,這是可能因為中國古代有用“金”來指代銅的傳統,又或許只是因為金比銀、銅等都要好聽罷了。


其實,所謂“金盆洗手”重在“洗心”,江湖之人要真的不想罷手,就算洗上十百千次又能如何?


參考書目:

1、秦寶琦.《中國地下社會》,學苑出版社,2009;


歷史研習社

金盆洗手有好幾種說法。武俠小說中的金盆洗手指的是脫離之前的恩怨,從此洗心革面,從新做人了。但最開始的來源顯然不是這個?


其一,蕭何治金盆給運糧工洗手。

漢朝建立初期,政府沒錢,所以籌糧困難。蕭何為了籌糧就在長安城外碼頭處設置金盆若干,每一個運糧上岸的運糧工都要用金盆呈的水洗乾淨手。這樣糧農們的就對政府有信心了,糧食源源不斷的運來了。確保了政府和軍事的正常運作。這就是金盆洗手最早的由來。

而有意思的是由此引申的另一個典故是“交公糧”。運糧的糧農金盆洗手之後,拿到了錢,就到城裡娛樂了一番。節目無外乎就是眠花宿柳的春風一度。由於他們的運糧農的身份,所以“交公糧”也因此被傳播開來。當然這個是有點搞笑的說法。


其二,陳後主和張麗華姐姐的緋聞。

《南北朝演義》記載:宮人進來,捧上金盆洗手。二人洗罷,同往結綺閣來。

張麗華是陳後主最喜歡的妃子。也就是《玉樹後庭花》的主角。張麗華豔冠天下,陳後主迷戀張麗華不能自拔。不但平時形影不離,就連上朝都帶著她。最後陳朝滅亡,陳後主被從枯井釣上來的時候也是帶著張麗華。

張麗華美,張姐姐自然也美。傳說張麗華姐姐有次來看張麗華,張麗華故意避開,結果張姐姐隨後就被妹夫陳後主…拿下了。事後,宮人送上金盆,二人洗手。“金盆洗手”也有這一說。


其三,金盆洗手和武林有關係來源自《大八義》

普蓮說道:這中三畝園,有個白麵判官徐立,奉母命在金盆洗手,不做綠林的事。

這是金盆洗手和武林人物洗手不幹最初的記載。從《大八義》開始,金盆洗手漸漸被當初武林人物和江湖黑幫有頭有臉人物退出江湖的儀式,也表示恩怨兩清,再不相欠的意思。當然,恩怨是清不了的。所以《笑傲江湖》中的劉乘風,金盆洗手依然還是悲劇了。

至於現在,金盆洗手也依然盛行於口頭。但意義往往代表了一種和過去、當下的人生和生活脫離的決心和戲謔。金盆沒有了,也並不真洗手了!

君箋雅聊歷史,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非常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