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闻媒体集聚女娲补天之地“红色竹山”

湖北新闻媒体集聚女娲补天之地“红色竹山”

走进竹山,就踏上了寻根问祖之旅,中华圣母女娲,曾在这里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化万物、教万民、拯救苍生。如今这里已成为祈福寻根、文化探秘、休闲养生的旅居胜地。堵河民歌、民间剪纸、薅草锣鼓、上庸滚龙、皮影戏,充满乡土气息的秦巴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传承、历久弥新。

湖北新闻媒体集聚女娲补天之地“红色竹山”

盛行百年的合碗席、香甜嫩滑的懒豆腐、味美可口的合渣饭、唐代贡品圣水茶,舌尖上的竹山总会给您不一样的味道。

6月28日早上,天公知趣绽放笑颜,蓝天白云一路相伴。湖北省30多家新闻媒体人兴致勃勃地乘坐画舫游览了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据导游介绍该公园是潘口水电站建设形成的巨大高峡平湖湿地,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保护区,其主要区域位于上庸镇境内,距县城12公里。圣水湖水上乐园是上庸文化旅游区的重要部分,水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官渡河、泗河、苦桃河、深河在上庸镇交汇,注入堵河,形成了“四水归池”的自然山水奇观,上庸文化旅游区通过水路可与官渡旅游名镇女娲山、竹溪楠木寨、深河大百川公园等连接。圣水湖放射型水上旅游线路,有利于圣水湖开发丰富多样的水上娱乐项目。

湖北新闻媒体集聚女娲补天之地“红色竹山”

圣水湖水上乐园主要项目有:划艇、垂钓、冲浪、游乐船、水上画舫、漂浮游泳池、水上自行车、水上体育运动项目等。具有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

在游船上,景区负责人给我们讲解古庸国的兴衰史,山川灵秀蕴圣水,茶圃叠翠飘清香。自古高山出好茶,告诉大家这一片是竹山县内第一大茶叶企业——湖北圣水茶场有限公司万亩茶园,那边是万亩茶花园,一年四季可以看到哪些景观……

据考证,上庸镇是古庸国都城所在地,古庸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活的载体。古庸国具有3000多年历史,建于夏商时期,强盛于周,灭于春秋。分为文明曙光、庸国风云、上庸文明、生态奇观、庸风巴韵五大部分。漫步干净整洁的上庸古镇,抚今追昔,感叹一个王国的变迁。

湖北新闻媒体集聚女娲补天之地“红色竹山”

随后上岸在庸国大酒店举行了讨论会,会后前往位于十堰竹山的国际绿松石博物馆。

湖北新闻媒体集聚女娲补天之地“红色竹山”

据导游介绍十堰竹山的国际绿松石博物馆,是全球首家绿松石主题博物馆,也是承载和展示女娲文化与竹山绿松石珍品的最佳平台,也将成为世界绿松石文化的主要交流区。国际绿松石博物馆占地7000平方米,共设6个展厅,分为地灵之精展厅、东方圣玉展厅、玉出上庸展厅、苦掘巧琢展厅、玉煜生辉展厅及弧幕影院。博物馆包罗万象,从绿松石的分子构成,到中外名称的来历;从绿松石的构成成因,到绿松石在世界历史中的足迹;从松石文化在世界各民族中的地位,到古往今来的考古发现;从绿松石的真伪鉴定,到古今相关的名人轶事……采用现代最新声光电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展示绿松石文化,为游客打造超越想象、充满互动性和娱乐性的视觉盛宴。

绿松石又称松石、土耳其玉、突厥玉,属优质玉材,中国清代称之为天国宝石,视为吉祥幸福的圣物,与和田玉、独山玉、岫玉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成因:富含铜元素的酸性地下水向下渗透,与含有磷、铝的矿物质发生反应,而后经过沉积产生多孔的铜铝磷酸盐化合物——呈半透明到不透明。《史记·五帝本纪》、《康熙字典》等10多种典籍均可印证,传说中补天“五色石”在当地都有出产,五彩石——黄白赤黑绿,即是(铜)、银、铁、石煤、绿松石。

参观完后湖北省30多家新闻媒体前往太和梅花谷风景区,据景区负责人黄治虎介绍,太和梅花谷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省级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

湖北新闻媒体集聚女娲补天之地“红色竹山”

景区地处竹房两县交界处,紧邻S281(十竹公路),距竹山县城27公里、十堰市区72公里,交通便捷。有太和小仙山主要有天明观和太和观。天明观距今有五百多年历史,景区地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水量充足,年平均气温比城区低5-6℃,气候宜人。景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特色明显,清澈见底的太河蜿蜒流淌,沿河的野生腊梅群、野生樱花、珍贵的楠木群等自然资源、丰富的绿松石矿产资源,与竹山县文化底蕴深厚的女娲文化、上庸文化、秦巴文化、十星级文化互相交融,构建了一幅“山幽、水美、人怡”的世外桃园景象。

景区内建成有一系列的河道治理、沟道防护、边坡防护、坡耕地综合治理、水保生态修复、面源污染防治等多种水土保持措施及水土保持文化展示和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栽植野生腊梅8千多株,中国山樱2千多株,树状月季5千多株;更有数十种本土花草树木点缀于梅花谷之中,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