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農民爭錢不容易?

手機用戶52366160003

為什麼農民爭錢不容易?

這是一個讓許多人深思的問題,大多數人掙錢都不容易,農民更是。究其原因,我想有很多種說法。

第一、農民很多,但生活工作交流的圈子很小,收入不高。

在我國,農民佔有很大的比例,許多人出生在農民家庭,即使踏進城裡城一代城二代他們的父輩許多還是農民。幾十年前,農民以種地為主,而由於我國人口眾多,而耕地相對較少,不可能像其他國家一樣農民是農場主,擁有成百上千畝地,他們依靠種地養家餬口。而最近幾年農民工進城,農村人口流動加速,人們除了種地,外出打工成了新的收入方式,但由於其沒有技術,生活工作的圈子狹小,只是靠著淳樸的力氣和汗水爭取報酬,收入尚可,但相較於其他人來說賺錢還是很辛苦的。

第二、相較於城裡,農村發展機會小。

農村人口眾多,但城市人口更集中,發展機會更多。對於每個人來說,機會相較於個人能力,機會更重要。縱使你才華橫溢,沒有供你發展的平臺,沒有識千里馬的伯樂,沒有機會,你終究被埋沒。在農村,成功的人也有,掙錢的也有,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城裡發展機會更多。

第三、缺少知識來支撐自己的發展,普遍學歷低,造成工作的侷限,收入低,工作辛苦。

對於農村孩子來講,學習就是出路,一點不為過。農民收入低,賺錢不容易,與其文化知識、學歷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尤其是科技網絡迅速發展的今天,每一樣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識,這就對從業者來說需要更高的要求,而農民恰恰在文化知識存在短板,因此,他們的工作也只能做些勞動力或者技術含量低的工種,工資就相對較低、勞動就會相對辛苦。

總之,農民賺錢不容易,與其生活地區,文化知識,工作能力和環境、機會,都有很大的關係。當然,如今網絡迅速發展,農民賺錢方式更多,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人通過網絡給自己家鄉代言,為自己家鄉農產品帶來銷路,帶領全村父老鄉親共同致富。還記得巧婦九妹嗎,作為一個農村人,她不僅給自己創造價值,也給自己的家鄉帶來巨大經濟價值。

也許,真的有部分農村人賺錢不容易,但農村人生活未必不幸福。



路慢慢

為什麼農民掙錢不容易?

每個在社會上打拼的人掙錢都是不容易的,不只是農民掙錢不容易。雖然大家都是在掙錢,但掙錢的方法卻大不相同,付出的努力也是大不相同。

因為我本身就是農民的兒子,從小在艱苦偏遠的農村長大,對於農村掙錢的不易更有刻骨銘心的認識。所謂農民掙錢不容易,從我自身體驗來講,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首先,農民掙錢不易,主要還是自身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幹苦力用自身的的蠻力去掙錢。所以,在大城那些最髒最累沒人乾的力氣活,都是由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在幹,他們憑藉的是一身用不完的力氣,不怕髒不怕累的精神。二代在上完高中高考完,跟隨村裡的一位大爺在工地幹過兩個月的工作,那段日子現在想起都記不清怎麼抗過來的,這還是同村大爺叔叔們當時照顧,沒讓分給我很重的活,兩個月後那個白嫩我變成了黑人,但身體強壯許多,當我拿到我人生第一次用自己雙手掙得那3800塊錢我卻流淚了,我感覺那錢是難麼的沉重,深深體會到農村父母掙錢的那份不易。同時也給自己在心裡下個決定一定要走出農村。



其次,農民掙錢不易,因為思維的侷限性,安於現狀,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只要能找個比較安慰的工作,憑自己的力氣能養家餬口就可以,所以,他們一生都在人生路上苦苦掙扎。

最後,農民掙錢不易,因為對錢的態度不一樣。所以,處理掙錢方式也不一樣,大多農民掙錢存銀行漲那點小利息。而不會去想怎麼讓錢生錢,而自己自依然在做著幾年前一樣的勞累工作。

總的來說,農民掙錢不易主要還是,農民沒有技能,思維的侷限性,以及對待金錢的處理態度。



新農村二代

為什麼農民掙錢不容易?

雖說現在灌溉,種植很多都有現代化的機器設備,改變了種植的方式提高了收成,但不可更改的是,自然環境,氣候對莊稼作物的影響還是巨大的。

農民收貨後,第一手賣出去的價格其實很低很低。經常看報道,哪裡的紅棗收購價才幾分幾毛,寧願倒了也不賣,但是我們去市場上買紅棗有買到過一塊兩塊的紅棗嗎?中間有各種人力成本,運輸成本,消耗,商家的利潤等等。就拿我家的例子來說,蘆柑收購價低的時候才三毛,最貴的時候也就一塊二左右,市場上最便宜賣的時候是十塊三斤。收購價很便宜的時候,是寧願爛在樹上都不要拿來賣。有的人說三毛也是錢啊,但是十來萬斤蘆柑,從樹上摘下來,再運回家,每個橘子套上保鮮袋,都需要人工,都需要付出工資,而且現在人工工資可不便宜。光摘摘蘆柑一天起碼一百一天。

有的說國家現在政策好,農民種植補貼很多。那也得種植種上規模化,甚至商業化,才有可能拿到補貼,有多少人能有這些能耐麼呢?

所以,現在農村的進城務工的很多,因為再怎麼樣打工,也比在家裡種田收入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