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葬歸地在哪兒?

和珅的葬歸地在哪兒?

嘉慶皇帝給和珅定下了二十大罪,其中"薊州填塋,居然設立享殿,開置隧道,附近居民有"和陵"之稱。其大罪十四"這僊越禮制建築的和陵,就是和珅給自己百年後興建的墳墓,嘉慶皇帝下令命人砸毀。

和珅的葬歸地在哪兒?

天津薊縣獨樂寺

整個"和陵"是在乾隆御賜給和珅的薊縣馬伸橋6.5頃地上修建的。這裡臨近清東陵,地勢寬敞,北有桃花山為障,南有南山為屏,鳳凰山、北堡子山雄峙左右,而且薊運河從陵南流過,風水極佳。和珅在這裡修建的和陵不但富麗,而且規模宏大,還仿造皇家陵寢,越規制建造了許多工程。陵墓外有周長二百丈的圍牆,比當時親王墓地的周長不過百丈的規制要求長了一倍多,甚至可與皇帝陵寢也有一比了;整個陵墓還蓋有正房五間的享殿、東西廂房各五間的配殿,圍牆的西側還建有房屋二百一十九間;地宮規模也超過了同時期的親王規制;和陵地宮前建有一石門樓,石門前修建有一條通往地宮的地下隧道;和珅還計劃從馬伸橋墓地到下埝頭村圍繞自己的墓前挖一條一百道彎的護陵河(實際上只完成了99道彎,和珅就被賜死了,沒有湊足百彎之數。)。

雖然和陵的地面建築被下令拆毀了,但仍然保存了大量的建築遺蹟。上世紀六十年代年初薊縣修了個於橋水庫,整個和陵的遺址就地處水庫中央,蓄水後被淹沒在水中。原來每到枯水季節,在水庫中央還能見到和陵的圓形陵頂,以後隨著水庫的庫容不斷增大,現在任何時候也看不到了,只有原陵墓門口的一對大石獅被搬到了獨樂寺,從日夜守陵變成年年看守千年古寺。既是御賜的大罪,墳墓已搗毀,家人也不敢冒大不韙將和珅的屍體入葬在和陵,那麼和珅究竟葬在那裡了呢?

對於和珅的墓到底在哪裡這一問題,民間說法有多種,許多的專家學者都進行過考證和研究,不過由於沒有確定的歷史文字記載,答案目前尚無法認定。但最有可能的是有兩處,一是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橋鎮的上萬村,一是北京市昌平區南流村。而且大部分人認為南流村的可能性更大些,現昌平區已將南流和珅墓列入區文物保護單位。據傳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珅相中了南流村這塊風景秀麗,又曾經明朝皇帝選陵備選的風水寶地,勾結地方官員,利用"跑馬佔地"形式搶佔了由南流河套中央由東(上店村與南流村交界處)向西至(南流村與漆園村交界處)整個南山地方。

乾隆六十年,嘉慶元年(1795年),和珅感覺到乾隆死後,恐自己的地位難保,為做萬全之策,帶著兒子豐紳殷德等人,再次來到南流村,在南山西部的"大疙瘩環"地方為自己選了一塊墓地。並且將"跑馬佔地"強佔來的南山這塊寶地和部分家財劃歸和孝公主名下,"狡兔三窟"的策略很有成效,所以和珅死後就可以有了葬身之地了。

和珅這塊墓地位於南山西部與漆園村交界,東五百米的大疙瘩環山坳裡,從風水學上來講:此地"三環扣月"每環之間都有河水,由南向北流出山口匯入南流村河,是極佳陰宅之地。清朝時曾有24位四世的親王、公主、中堂二十八人葬於流村南山周圍,可見風水之好。

本來和珅家財抄盡,不可能有什麼值錢的陪葬物,但因和孝公主和兒子豐紳殷德被倖免抄家問罪的緣故,還是還是陪葬了不少的金銀財寶,甚至傳說還有給和珅做的金頭。二百年來此處墓葬多處被盜挖,1930年的那次盜挖最為嚴重,究竟出土了多少寶物不得而知,事後當地的人們只是看到,露出來的森森白骨和棺槨及木炭,還有散落墓地在周圍的數件黃馬褂和百餘件衣服。

和珅的葬歸地在哪兒?

昌平區南流村和珅墓示意圖

另一處相傳和珅的墓地是在房山區青龍橋鎮的上萬村,那裡有著5個不引人注目的墳包,其中2個還曾經被盜過,當地人們把這塊墳地叫"和家墳",墳包周圍環繞著7棵古松,這在風水上代表著墓地主人的身份不是普通人,但是卻是很寒酸落魄,由於這裡的十里八鄉並沒有姓和的人家,更不合理的是也不見有任何人來認領和拜祭過這個墳,這和墳究竟是誰成了一個謎團。現在"和家墳"已經被定為房山區一般級保護的古墓。

和珅的葬歸地在哪兒?

房山區上萬村示意圖

總之和珅的死是橫死,不是善終,常理上說嘉慶帝怎麼會讓他葬在生前為自己選擇的墓地裡呢?但上南流村、上萬村的這兩塊和珅墓地的說法,卻都是現今村民大眾普遍認為的,但是究竟是不是和珅的墓,還是要繼續等待今後的歷史考證。

(本文部分圖片取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