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的林黛玉就是一把散落在人世間的照妖鏡

林黛玉的孤標傲世是一種好的品格還是一種讓我們鄙視的人格?我有時一直在心裡想這個問題,雖然有了直覺的判斷,但一直找不到理性的邏輯進行論證,直到有一段時間,我讀了一些哲學書籍和聽了一些哲學課程,我才找到了判斷這種美與醜的邏輯性思路。

我在很久之前就寫過一篇文章,我引用其中一句話,就是我們出生的時候,是一個僅僅帶有原始基因的原版,但隨著我們長大,慢慢的我們變成了一個複製品,這個複製品裡有父母的影子、老師的影子、身邊親戚朋友的影子。

前幾年一段時間,自己突然發現遇到了一些瓶頸,於是去嘗試的讀一些哲學著作時,對我的啟發很大,我從中認識到,從小所處的哲學思維,其背後少了很多邏輯支撐,更多的是已經告訴你對錯,你只需要跟著學就可以,只要這樣你就是一個好孩子、好學生、好同志,然而我發現當長大之後,我欠缺了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於是我把過去的哲學思維改成兩個字“崇祖”。

《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就是一把散落在人世間的照妖鏡

一個人的思考能力,我通過讀他一篇解讀文章就可以看出來,有些人只能把紅樓夢解讀文章寫成偵探小說,起因就是這種羅輯思維在作祟,他們眼中看不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因為思維在小時候已經被固化,就像我們處在一個模具工廠,我們就像被一個模具套出來的樣子,主流、正統、循規蹈矩,只要你遵循這些,你就不會有犯錯,但我們卻失去了獨立的個性和思考,深層的背後就是失去了智慧的源泉。

而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一旦出現,我們發現她根本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不符合主流,不符合正統,如果我心底萌生這種判斷,我發現根植我內心那些崇祖的影子始終沒有刮乾淨,它在歪曲我的價值判斷,使我不夠客觀甚至不夠人性。

一部偉大的作品,絕對不會是灌輸他們的理念,而在於與你產生共鳴,從你凌亂的內心深處找到那根最原始的基因琴絃,撥動出與他相似的音律,就像我上一篇關於《白鹿原》的解讀文章,有些人讀到了田小娥,就說“活該,蕩婦”,當讀到《紅樓夢》裡的晴雯,被王夫人趕出賈府的那一刻,他們又喊出了“活該,不知天高地厚的奴才”。

這就是我們被同質化後思維的結果,我們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就這樣被作者的照妖鏡照出了我們的陰暗面孔,因為我們在做出這樣的判斷之後,我們首先是把他們看做是奴才,看做是與我們不在一種層面上的人,這是很可悲很可怕的一件事,“人人平等”是我們幾千年來用多少代人爭取來的一種人性最基本的“福利”,而爭取到之後,我們卻又在唾棄那些為之奮鬥過的人。

《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就是一把散落在人世間的照妖鏡

陳忠實為什麼要寫塑造《白鹿原》裡的那個田小娥,我當時看了一篇文章是這樣說的,他為了寫這本書而翻閱當地縣誌,裡面記錄了這些悲慘女性的內容,有感而發,於是塑造了田小娥,寫完之後,他說他曾瞬間兩眼發黑,如果到了今天,我們看完這本書,卻只討論田小娥是不是“蕩婦”問題,這是多麼的令人可悲、可嘆?

我一直在追朔這種思考的根源,因為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人,因此我更有尋找根源的必要,和得出結論的權威,當我通過在一段時間的對哲學閱讀和學習,我至少知道了我要在某一個時間點,跳出我的視角,站在足夠遠的位置,俯視我和我看到的東西,這是我讀哲學的最大收穫,其他的那些理論對我來說只是個觀點,我只需要用這種方式,其他的並不怎麼重要,於是我發現的是“崇祖”侷限了我的思考。

而這種侷限又會讓我以錯誤的思維來評判一個人一件事,我不是要把所有人的審美觀統一到一個標準,但我們至少要把評判的基礎“人人平等”這四個字,放在一個理論指導的位置上,不然就很容易產生“雙標”。

《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就是一把散落在人世間的照妖鏡

林黛玉初來賈府的時候,母親曾經告訴她,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這是一種具有儒家人生哲學的灌輸,如同我們今天家長教我們的一樣,然而大觀園建好以後,曹雪芹其實是把大觀園比喻成了天上的太虛幻境,他們在那裡過了幾年神仙般的日子,林黛玉又回到了她本來自己,一株本來就是天上靈河岸邊的仙草,在這裡她繼續選擇了叛離和拒絕。

就像作者為什麼讓她魁奪菊花詩,菊花的傲骨錚錚就像林黛玉,而要讀懂,卻只具有驕傲者靈魂的人才能懂,而

多少年來“驕傲”一詞卻是在我們人生哲學裡是一個貶義詞

放棄驕傲、固執的崇祖、一味的複製、沒有了個性,你失去的將是思考的能力和智慧的根基,未來全球互聯網將產生效率的飛躍,同質化的工作將會被人工智能無情的替代,唯有思考和智慧才是人類無法被拷貝和替代的核心!

就像金庸寫了一本不是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我這篇看起來不像是解讀文章的解讀文章,但我相信這篇文章自會有人需要它!

文:餅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