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大的生物能有多大?

懶人飯堂

如果你願意,我覺得可以把地球整體看成一個生物,那麼目前所知的宇宙中最大生物也就這麼大了。

為什麼可以把地球看成一個生物呢?我們知道,地球剛開始形成的時候,是沒有生命的,之後原始海洋形成,地球氣溫也變得更加舒適,這時候某種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的機制,或者是一次宇宙尺度的偶然,在海洋裡誕生了一小團噁心的有機質。之後這團有機質不斷自我分裂,慢慢變成了細菌,開始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轉化成能量和氧氣,用了二十多億年的時間,終於在把地球變成了氧氣充足的宜居之地,地球上也出現了更高等級的生命形式。這些生命形式繼續對地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海洋,大地,森林,到處都生機勃勃,無數生命在地球上成長、漫遊,直到我們人類的出現。

地球已完全成為一個有機體的世界,任何地方,地面,地下,河流,海洋,天空,到處都有生命,我感覺把地球整體看成是一個生物至少有一定的意義,因為地球本來就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就像我們人類,每個人身上也是一個生態系統,數不清的寄生蟲、微型生物、細菌,在我們的身體裡安營紮寨,讓我們的身體有序運轉,確保生命處於良好運行狀態。但有時候一些小生物也會搗蛋,讓我們生病吃藥,就像地球也有地震火山,風雨雷霆。如果剔除了這些細菌微生物,我們人類還能成其為人嗎?絕不可能,任何人都會馬上死去。那麼地球也是這樣的,如果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死去,地球也會變成火星那樣荒涼的世界。

所以我們不妨把地球看成是一個巨大的生物,而我們就是它生態系統的一個小小組成部分。


徐德文

說宇宙中的生物之前,我們先說一說地球上的生物。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體型可以達到30多米長,重量可達150噸以上,是地球由此以來形成的最大的動物,不過地球最大的生物並非藍鯨,而是植物類的巨杉,這種樹木可以高達110米,重達2800噸。地球上的巨大生物僅止於此了,那麼在宇宙中最大的生物能有多大呢?科學家認為有的大氣層比較濃厚的類地星球上可能有會漂浮的藍鯨或者水母一樣的巨型生物,它們向雲彩一樣巨大,以空中的浮游生物為食物,重量或達成千上萬噸。


但是這仍然是對照地球生態環境和生物標準所做的暢想,其實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中除了地球上的碳基生命之外,也有可能存在氨基生命,硅基生命,砷基生命、硫基生命等等,比如或許有的硅基生命可以像山一樣大小,這種生物以鐵元素的氧化作用為能量來源,壽命可以長達百萬年。

當生命進化到比人類更高級的階段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出現機械生命體,它們可以像變形金剛一樣,體型也可以像山一般巨大。

而機械生命體更進一步進化之後,很有可能會形成量子態生命體,這種生命體可以隨時變化,可以成為任何形狀,而且可大可小,可以隨時利用其他物質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利用暗物質暗能量,那麼它們能達到的大小將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在這些生命形態之外,也有的科學家認為某些星球也有可能是一種生物,有一位美國科學家就認為地球或者就是一種生命,比如它有著自己的生態循環系統,甚至它也是有意識的,所以地球上才能在幾十億年中都有生物存在,並且一直處於良好的演變進化中。



也有的科學家認為我們或者可以稱太陽為一種生命,因為它本身就是有壽命的,而且它自身也可以製造和獲取能量,只是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的生命形式罷了。

還有的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本就是一個生命體,宇宙間的一切或都是它有意識的創造,恆星乃至星系,或者都是它身體中的細胞或者組織罷了!


不過類似這樣的說法都太過科幻,而且並沒有理論支撐,都是無法讓人信服的,所以目前我們所認為的最大的生物還只能看地球上,其實以目前我們對宇宙乃至生命的認知,去幻想宇宙中的生物是不切實際的。


科普大世界

宇宙生物能很可怕!迄今已知最遙遠的超大黑洞,其質量約是太陽的8億倍。這是有史以來最遙遠的黑洞!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等機構的研究人員6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報告說。

這是科學家們發現的來自早期宇宙的罕見遺蹟,是迄今已知距離我們最遙遠的黑洞。它是宇宙大爆炸後僅僅6.9億年的一個類星體的一部分,另外這個巨獸是我們太陽質量的8億倍。 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研究者Daniel Stern稱,這個黑洞質量比我們預期的要大,對目前黑洞形成的理論提出了質疑。這個新發現的類星體的紅移是7.54,類星體的距離由紅移決定,紅移數值越高,說明距離我們越遠。意味著這個類星體發出的光線需要超過130億年才能抵達地球。

這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美國航天局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以及位於智利的麥哲倫望遠鏡,在遙遠的宇宙深處發現了這個類星體,其中心存在一個巨大黑洞,這個黑洞正在吞噬周圍的物質。類星體是天文學家對一類遙遠天體的稱呼,它們通常包括一箇中央黑洞和周圍的星雲,由於黑洞吞噬周圍物質時所釋放的大量能量,它們在宇宙中顯得非常明亮。

分析還顯示,

其中央的黑洞質量約是太陽的8億倍。這是迄今已知最遙遠的超大黑洞。幼年宇宙可以製造如此巨大的黑洞,對現有黑洞形成理論形成了挑戰。天文學家估測,早期宇宙包含20至100個這樣明亮而遙遠的類星體。科學家們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類似發現,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演化。如果這麼大的天體裡存在智慧生命,很難想象其碩大的身體將是否會達到地球這麼大,還是說地球相對於他們只是一個微觀構成。小夥伴們,你說呢?


讀聞世界

我說幾句大家參考。

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是個很著名的問題,就是關於生命極限的問題。生命極限的問題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體積極限的問題,也就是說,生命在體積上(有時候這裡表述為在複雜性上,其實是一個意思),最小能有多小?最大能有多大?

生命最小能有多小?最大能有多大?這其實是一個被爭論了許久許久的問題,而且,因為這個問題裡面涉及到很多非常複雜,又非常基本的問題(比如說什麼是生命?你提出的這麼大的“生命”還是“生命”麼?),所以到現在,對於生命最小最大的極限在哪裡這個問題,仍然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懸而未決,可以讓科學家和哲學家們爭吵個面紅耳赤的大問題。

對於生命最大最小極限中的最小極限問題,應該說相對而言(僅僅是相對而言!)是共識性比較高的。著名科學家薛定諤(就是那個提出薛定諤的貓的薛定諤)有一本流傳甚廣,影響巨大的著作,叫做《生命是什麼》。在這本傳世名著之中,薛定諤提出生命最小不能小於一個最簡化細胞,因為再小的話,這個東西就無法對抗環境中的無序性了(比如說一個只有幾十納米大的病毒,會被周圍的水分子或者其他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撞擊帶動的亂七八糟,所以不能構成生命最基本的有序性,也就只能稱為有機大分子團塊,而不是生命了),因為薛定諤和其《生命是什麼》這本書的巨大影響力,可以說薛定諤的這個觀點,是人們在生命最小極限上最廣泛的共識了。但對於生命最大能有多大?這個問題薛定諤沒說。

其實,薛定諤當時的時代,人們還不具備討論生命最大極限的知識基礎,比如說信息論在當時還沒有成熟起來。薛定諤出版《生命是什麼》時,香農還沒搞出來信息論呢。

當然了,現在人類的知識寶庫已經比薛定諤時代龐大多了。在現在,人們一般認為

生命最大的極限在很大意義上首先受信息傳播速度帶來的協調性的約束。

什麼意思?

一個能成為生命的東西,組成其整體的各個部分必須要有協調性,然後才能稱為“一個”東西,要不然就變成彼此獨立的“兩個”東西了,或者說,一個東西的每個部分要彼此之間有協調性才能稱為“一個”東西而不是“兩個”東西“組合(配合)”在一起。這個好理解吧?而一個東西的各個部分要想有協調性,那就得彼此通訊才行,而這個通訊的速度不可能大於光速,或者說是有速度限制的,於是,這就成了生命最大極限的限制因素了。

舉個例子來講,生命不可能像銀河系一樣大!因為很顯然,如果生命像銀河系這麼大,那組成這個生命的各個部分之間通訊一次,就要多少萬年(還是按最大速度,就是光速來算),這麼長時間的耗費才能彼此傳遞信息顯然太慢了,是不可能形成協調性的,故而在這個宇宙中,根本就不可能有銀河系這麼大的生命存在。

生命的最大極限除了受信息傳播速度的約束外,還受其他很多因素約束,比如說能量耗費時的熵增能否及時轉移出去?還有,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要傳遞的最小信息。這也很重要。因為生命具有高度的複雜性,生命的每個部分都有高度的複雜性,這些每個部分彼此協調時,都要知道另外的部分現在如何了,而很顯然,知道另外的部分如何了所需的信息量,和這部分的複雜性密切相關。因為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細胞(既生命的最小極限)的最低複雜性應該如何描述和定義,所以也就不知道最小信息量是多少。故而,我們也就沒法確切的知道生命的最大極限在哪裡。

當然了,雖然有很多“還不知道”,但也有人做過粗略的估計,比如有人以神經元傳遞傳遞信息最大速度為一千米每秒,以衣原體為最簡單生物,等等,經過計算(估算),提出過生命的最大極限是體長不能超過一百米,只不過這樣的觀點因為難免的眾多瑕疵,只能作為參考了。

還有一個問題也得說一下,這個問題在討論生命最大極限時也經常被提及,就是“植物的最大極限是多少?”,之所以有這個問題,是因為在很多人眼裡,植物是“複合型”的生命,甚至不能算具有一個個個體化的生命,詳細點說,比如說植物的跟系不需要多少關於葉子的信息就可以(相對獨立的)運作。不過在在這個方面爭論更多,問題更復雜,限於篇幅,我們就不多說了。

上面的內容不知道我表述清楚了麼?總而言之,題主提出的問題很有意思,很值得思考和討論,我說的這些供大家參考,拋磚引玉,歡迎斧正,期待在交流中共同進步。


137億年前的氫二氧一

要看這個區域性獨立體有多大。

比如太陽系最後只有老大太陽,地球只有老大人類。而雙子星旋轉,那是它們正在PK。

天無二日,一山不容二虎。

每個地區最終只有一個最強者。

但大小肯定和行星成比例。

如果把宇宙當成一個獨立單位量子。

那整個宇宙現在可能在某個生物的胃裡面,還無法感覺到…

就個人觀點來看,比地球還大的生物,其實是可以存在的。宇宙包羅萬象,這其中既包含了無限大,也包含了無限小,所以筆者認為,以宇宙的能力,足以演化出比地球還大的生物。

如果把地球看做是一個小型的生物圈,那麼藍鯨則是這個生物圈中體型最大的生物,如果我們將宇宙當做一個巨大的生物圈,那麼,在這個大環境裡,肯定還有更大的生物存在。

如果存在的話,這些巨型生物應該分成兩個種類:

第一種,行星吞噬者

這種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樣,都是由細胞組成個體。這種生物的外形類似水母,這能方便它們在真空的海洋中游動。它們的數量不會很多,過著小規模的群居生活。它們可能數萬年才會進食一次,但每一次進食,都會消耗一顆甚至幾顆行星的全部能量。而這些能量被耗盡的行星,將逐漸死去。死去的行星是無法提供能量的,它們只能去更遙遠的星系內尋找食物,但那是一段漫長的路途,它們基本上無法到達。於是,它們進化出了一種更為可靠的進食方式:依靠恆星那源源不斷的能量來維持生存。對於它們這種體型的生物,這應該算是最合理、最可靠的進食方式。

第二種,類星體生物。

這種生物的誕生很奇特,它們是由宇宙最直接運動而產生的生物。類似宇宙中的星體那樣。它們的外形十分奇特,內部擁有與星體類似的構造,無須從外界進食,而是依靠自身運轉產生能量以維持生命。這樣一來,它們就好像擁有了永動機一般,無須進食,且能無限期的在浩瀚的宇宙內遨遊。如果這種生物真的存在,那將會是多麼壯觀的場面!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相信在浩瀚的宇宙空間內,一定存在這種生物。


美少女毛毛

佛在《妙法蓮花經》妙音菩薩品裡講:爾時,淨華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薩:‘汝莫輕彼國,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婆婆世界(即地球)高下不平,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佛身卑小,諸菩薩眾亦小,而汝身四萬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由旬,汝身第一端正,百千萬福,光明殊妙,是故汝往,莫輕彼國,若佛菩薩及國土,生下劣想。’


好象說一由旬,相當於人間的一百公里,大家可以算一下佛身六百八十由旬,那身高大概有幾億公里了。妙音菩薩四萬二千由旬,大概也有幾千萬公里了,簡直是無法想象,不可思議。

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書,說是須彌山上有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它以龍為食物,為此,龍王告到玉帝那兒,說:‘長此以往,我們龍族遲早會滅絕的。求玉帝想想辦法,玉帝也沒有辦法,讓它去找如來,如來佛祖說這好辦,即解下袈裟,告訴龍王讓每個龍子龍孫都糸著點,從此以後,大鵬金趐鳥就找不到食物,就去找如來佛,如來佛說這好辦,我讓我的弟子做法會供養一些食物給你。不就解決了嗎?’



看的時間長了,故事都忘了,反正大概意思是這樣的。據說這個大鵬金翅鳥的一個翅膀,更別說展開趐膀了。你想那絕對是遮天敝日,把整個天空都遮住了。

怎麼說都是地球人所無法想象的。所以宇宙上的生物最大的究竟有多大,可以說是無法想象。


當花嶽新滿

羅布泊剛進入實驗人員和部隊的時候,羅布泊邊上有個村子,當時正在搞建設,就僱傭了一些村民,負責給這些實驗人員和部隊運輸一些東西,也為了讓村民們掙點錢。


有一次,一個運輸的村民到了部隊的施工現場,據當時正在挖地下隧道。村民到了隧道的進口,守門的就不讓村民靠前了。那個年代看守的也不太嚴,這個村民就趁守門的不注意,進入了施工隧道。據說那個隧道得有百米見方,這個村民進去就瘋著出來了。回到村中整天說著龍,龍,然後比劃說眼睛像房子那麼大。大夥都以為是瘋話。

後來這個村人都搬遷了,這個村民過了十多年好了。他和認識的人說他那天進入隧道,看見一條龍趴在那裡,眼睛就有三米多大。周圍都是戰士,他看著那龍,在看身上不知道多長,多粗,反正老大了,他就嚇傻了,這麼多年不知道咋過來的。

當然,大夥也不信,不過這個事情讓我想到七龍珠,裡面的神龍最大的可以吞噬星球。不過那是國外的,我認為宇宙中最大的生物就是中國龍,我們中國的龍。我們的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將來一定是全世界最大,宇宙最大。


東北農村陰陽先生

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現在都還不能下定論。以現有的觀察結果,現存最大的生物是藍鯨,地球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最大動物是易碎雙腔龍。


生物體型當然不能無限大,地球、月球那麼大的生物個體,早就因為引力作用縮成球了,況且也沒適合他們生存的環境。在地球上,一些鯨魚擱淺在海灘上,就可能因為體重把自己壓傷,再加上失水等,很容易就掛了,也會因為體型大、神經傳導需要時間長,控制身體運動相對笨拙,且耗費能量太多。

如果發揮個人想象,宇宙中最大的生物可能能達到幾層樓那麼高,比易碎雙腔龍大上幾圈。當然,宇宙之大,宇宙生命形式誰也沒見過,外星生物沒必要都是肉做的,也沒必要按照地球生物的模式生活。在一些科幻作品中有不少對外星生命的設想,很多都長著像章魚一樣的觸手,扎一下也會流血,還是沒逃脫地球生命的印象。


甚至有人認為,在中子星、恆星表面都可能有生物存在,以人類來看,那都還是無法接近、無法觸及的地域,什麼材料才能抵抗巨大的引力?那生物得長著什麼樣的皮?還是說它們本就是幾個基本粒子組成的生命形式?沒法想象。


來看世界呀

宇宙中,不可能有比太陽系更大的可見天體生命。甚至都不會有比太陽更大的恆星。人類的太空望遠鏡所觀察到的所謂比太陽大多少多少倍,比太陽系大多少倍的極遙遠天體現象,不過只是宇宙靈魂有意演繹給人類觀看的虛幻之象。以迎合天給予人類的所謂科學認識定義的遊戲理論。就象天給人類於古老天人觀、宗教觀的理念,自然就會有所製造虛幻現象以供人類所見而有“證實”那樣。因此,天給予人類所謂科學觀所見所想,亦會製造種種奇觀異象的遊戲,以引導人類瞎猜幻想而有遊戲結論。直至遊戲終結為止。就宇宙中的星球天體而言,所謂恆星的靈魂體量是最大的。其靈魂體的密實程度,靈魂體的能量釋放也是最大的。至於其它的行星,外觀的大小,與其內部的質量密度,是有不同發育程度的不同內部結構效果的。也就是說,一些看似體積龐大的行星,其內部發育形成熔融核心,就會不斷熔蝕內部一定區域,從而使星球內部的空間不斷變大,直到一定的這個空間可容納更多的膨脹熱能。並在如此膨脹力的作用下,不斷的讓星殼產生向外均衡的擴張,直至達到界定的擴大標準為止,其內部的膨脹活動就會相應停止。並保持在一定程度的溫養內部,和向外釋放一定的熱能,以形成星球表面所見的風雲氣流的物質運動。直至被安排成為滋生地表生態的時期到來。除了恆星,所有的系內行星,都會有成為地球生命演變的時代過程,和完成全部地表生命後的外部逐漸衰變,內部熔心的不斷增大,直至徹底的將外部完全熔化,最終歸宿融合於太陽之中。因此,太陽是永遠也不會熄滅的!更不會如科學家想象的那樣成為所謂能量耗盡的白矮星,還最後爆炸成星塵的。看看那天空劃過耀亮夜空的巨大光球,無須爆炸就可隕滅於人類的視覺中,就應該明白,太陽若想自我終結,只要就地隕滅化散於無形,就可徹底消散於不見痕跡。但是,太陽系中的太陽,是絕對不會丟下系內行星,自己去私奔或死亡的。人類幼稚的想象,純粹就是以科學之名,行其實不過就是荒誕無稽的自娛戲言。宇宙中,除體量遍及整個宇宙的靈魂體,沒有比太陽體量更大的恆星生命體。


我乃天空


如此美麗而神奇的生命,讓地球上的黑夜充滿智慧的光芒。

生命的基本定義:1、有自我存在意識;2、能繁殖自己的後代。

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未在地外找到哪怕一個小小的細菌,所以談不上宇宙中最大的生命體是什麼。

那麼不妨來說說地球上最大的生命體是什麼。



地球上曾經出現過最大的生物,不是白堊紀時代的恐龍,而是生活在現在的藍鯨。她體重可達200噸重,按每人平均體重100公斤算,一頭藍鯨相當於2000人的重量。(下圖中最大的那個傢伙)


按廣義上的生命形式來看,地球上最大的生命正在形成:

地球上每個生物只是她的一個細胞;

每個人,成為她的一個神經腦細胞;

每座城市,成為她的組織;

每個國家成為她的器官;

一個叫聯合國的機構,成了她最簡單的大腦。

設錯,這個最大的生命體就是地球本身。


上圖,地球的黑夜,一片片發光的地衣正在生長。

生命要永恆的存在,首先要代代相傳;其次要不斷改變自己適應環境。

當地球文明在地外建立起新的家園,這個叫地球的生命體就正式誕生了。



遙遠的將來,這個叫地球的生命會聯手其他恆星文明,共築一個叫“銀河”的更大生命形式。

而人類,將成為她身體細胞裡一個微不足道的細菌。但,這是人類獲得永生須付出的代價。也會是每個生命形式要走的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