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喝牛奶与女老师阻拦高铁的联想

5月18日,安徽宿州市萧县教体局下发各学校一则通知:因部分供应学生的牛奶疑似存在安全隐患,经检测合格后恢复供奶,要求班主任提前一小时试喝,以确保学生饮用安全。

试喝牛奶与女老师阻拦高铁的联想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保护学生饮用安全,天经地义;那么老师就该是小白鼠,可以任意做试验?

说实话,这奶经过检测,估计也没啥问题,上级的出发点也是为学生着想,但为什么连普通民众都觉得此通知奇葩极了?

因为我们看见这种做法里透出的对老师的不尊重。从如此随意的态度延伸看,他们是否是真正的关心学生?

近来医闹、校闹比较热闹,而在师生之间发生纠纷时,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主管部门迫于压力,学生自然成为被保护对象,教师习惯性地成为责任的更大承担者。

前几年广东一教师,因制止考试中不守纪律的学生被数名学生和家长群殴导致昏迷,左眼几近失明,身体软组织严重挫伤。反过来试试?

16年4月14日中午桃江县职业中专男生公寓的寝管老师,在学生家长的逼迫下,经学校领导做工作,夫妻双双一起跪下,向学生家长“谢罪”。原因是两天前一名学生,因不满公寓管理而跳楼自杀。该夫妻责任几何?

试喝牛奶与女老师阻拦高铁的联想

17年3月11日19时许,湖北来凤县高级中学一名17岁学生与老师发生冲突,拿刀砍伤老师,随后该学生被学校其他老师殴打,最终学生抢救无效死亡。连锁反应。

不禁联想起今年1月5日山东教师罗某强拦高铁关门的事件。

1月9日,上海铁路局合肥火车站官方微博@铁路合肥站发布置顶消息:1月5日,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站时,一名带孩子的女性旅客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据了解,目前铁路公安已介入调查处理。

试喝牛奶与女老师阻拦高铁的联想

合肥铁路公安认定,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规定,依据该条例第95条规定,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

受到铁道部门的处罚,理所应当。按理,此事也就到此为止。

1月9日下午14:30,庐阳区教体局召开局党委会,对此事件作出如下处理:

一、责成当事人罗某立即停职检查;

二、勒令永红路小学就教师队伍建设作出深刻检查,深入调查事件原因,依法依规依纪处置到位;

三、区教体局举一反三,在全区教育系统中广泛开展学法守法及师德师风警示教育,严厉杜绝此类现象再度发生。

会议的规格很高,我看开会是很好的,如果能学习一点乘坐高铁这个现代玩意的规则,延伸到其他类似东西,好叫不常出门的我们长点知识,懂点规矩。

我不知事件的细节,为何夫妻俩一个上了,一个没上,乘高铁不至于像我们上班高峰期挤公交那般无序以致夫妻离散吧。又,这个罗老师强行阻挡车门关闭,显然要等其丈夫上车,情急之下冲动起来了,事情经过,我在网上查了很多报道,到底都没看清楚。但毕竟后果严重,停职检查也属正常,虽然我有一点不识时务的兔死狐悲之感。

科普一下: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三种情形可以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罗老师的违法行为既不在学校发生,也不涉及本职工作,不符上述条件。

另据《事业单位工作处分暂行规定》:严重违反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的,可记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根据这个处罚,符舆情、合法理。

至于永红路小学要就此事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深刻检查,我希望他们能在网上公布公布,好叫我们也一同学习学习。以人为镜,可保以后出行无忧。

由此而在全区教育系统中广泛开展学法守法及师德师风警示教育,让我感到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也让我很有一些平时给我们看的贪官警示录的感觉:教育深刻,但离我很远很远。

这些是极端、恶性事件,比较少,生活中有多少类似的小事件:

孩子不做作业,多说几句,就不愿意来上课,还跟同学说如果下学期还是该老师教她,她就转学,小姑娘多厉害,以后哪还敢管她?

批评孩子,一转眼孩子不见了,好了,头等大事是找出来,有点修养的家长和你一起找,凶蛮一点的家长就会恐吓甚至辱骂。记住,出不出事,天上地下-------

我不否认,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也不否认教师的一些失当教育行为,甚至还有些败类,人人得而责之、骂之。

爱护孩子幼嫩的心灵我们责无旁贷,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我们义不容辞,可又有谁来保护我们?

现在一到教育孩子就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了。

现在新教师的入职规则,不是先学教育的艺术,而是先学自保的技巧。

试喝牛奶与女老师阻拦高铁的联想

看看国外的一些做法:

美国的21个州出台法律保护体罚的合法性。老师依据政策里详细写明的具体部位而进行体罚。比如学生上课迟到,会受到课后留校,晚放学的处罚,学生在下课后需要留下来从事打扫教室、修理草坪等体力劳动。

英国

的惩戒权: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停学等。违纪学生捡垃圾、除草、打扫教室和清除墙上的涂鸦,还会被要求提前到学校、清理食堂并没收一些优先权。

澳大利亚一些公立学校设立警戒室,学生违反了校规校纪会被叫到警戒室,由专门的教师依照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惩戒。

我们的老师呢?只有教育权,没有惩戒权。正面教育怎能解决一切问题?

过去,我们讲师道尊严,学生基本没有权益;现在保护学生的权益,但似乎没有权益界限。

教师工作不是无限责任公司,兜底一切;教师工作应该是有限责任公司,厘清责、权、利。

到底怎样的处理才算体罚,没有具体标准;我们为什么体罚学生,主管部门也不会过问。

面对不敢触及又一触就及的“惩戒”, 老师在彷徨着,痛苦着。

在教育的许多新旧观念碰撞、交替之间,师生、家校之间都迫切需要规则的确立。

现代职业精神,需要老师的高水平的教育,也需要主管部门的精妙管理。

现代化的管理,需要主管部门对教师不规范的精准打击,也需要对教师实打实的爱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