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賣不上價,市民吃不起,農超對接該如何發展

近些年水果蔬菜產量逐步提高,各地基本上大的自然災害很少按道理說蔬菜水果應該不貴然而走進超市才發現真的沒什麼便宜的菜,水果。近些年頻現“天價”蔬菜、水果讓人覺得回家種地不錯,肯定會大家致富,但事實是這樣嗎?NO!如果真的種地就是可以發家致富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農民背井離鄉進城務工了。為什麼菜價水果價格那麼貴,產量又高農民還是不掙錢呢?就拿今年的白菜來說,收購商去農民手裡收購價格是2到3分一斤,不貴吧,這還是限量的收,你愛賣不賣。辛辛苦苦種一季根本就賣不了錢,人工費都不夠吶。

農民賣不上價,市民吃不起,農超對接該如何發展

大量的白菜爛在地裡沒人收購

農民賣不上價,市民吃不起,農超對接該如何發展

收菜花的人工成本都不夠只能爛在地裡

農民賣不上價,市民吃不起,農超對接該如何發展

大量的梨

到市民手裡的價格又是多少呢?農民賣不上價,市民吃不起是什麼造成的這些?從產地收購商,到批發市場,再到超市,收購商要賺錢,運輸司機要賺錢,到批發市場要管理費、庫房費,超市要把更重費用平攤到商品身上。到市民手裡會便宜嗎?農超對接搞了好幾年了,真正做到農超對接又有幾個?大部分農超對接還是對接的批發市場。農業合作社又能幫農民多少?大部分都是打著合作社的幌子在騙取國家的補貼。


農民的銷售渠道還是太過單一,有人說可以搞電商啊,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快遞的。再說單個快遞成本又太高,做個網店又拼不過專業資本的熱度最後沒有成交量慢慢就放棄了。我覺得應該有一個專門做蔬菜水果的電商,在農產品成熟以前就開放預訂,然後整理數據,把一個城市的集中在一起統一運輸過去再去分發。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再下面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