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讲“做屋面对磦,后头家无老”,什么意思,盖屋有何讲究

在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我国的精粹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尤其是在农村,俗语的出现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漫长的岁月中农民靠细微的观察,在无数次失败与教训中,凝结成的智慧!对于一些不谙世事的城里人来说,俗语有何用?我只想说这是缺乏农村生活历练的结果,在农村,虽然从老农口中讲出的俗语没有那么的华丽,一些朴实的语言,细细品来却有非凡的含义。在农村,人这一辈子免不了为父母尽孝,为子女谋未来,而为自己做的又有多少?这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农村老人讲“做屋面对磦,后头家无老”,什么意思,盖屋有何讲究

众所周知,虽然农村经济的发展,各项公共服务逐渐的健全,但是对于农民来说,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是人这一辈子要面临的头等大事!因而对于农民盖房子,很多老人依旧遵循着一些古训,虽然按照现代科学而言,无据可靠,但是细细品来却也有其一定的道理!今天我们就讲一下,农民盖房子的那些事。

一、有西不配东,家中无老翁

在我国,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了“北方”与“南方”。在建筑形式上,北方讲究防寒保暖,而南方以通风除湿为主。以北方农村建筑为例,很多农民选择北京四合院形式的建筑。比如说,在方位上多选择“坐北向南”,以厅堂为中轴线,左右分布东西厢房,大门的开门方向也多“正南”、“东南”、“西南”居多。在大门入口处设置“影壁墙”!以曲径通幽的形式,增加南北的距离,并附有隔离的作用,防止隐私外泄!这也是四合院的精髓!在农村,老农常说“有西不配东,家中无老翁”,这只是一句警示语,无实际意义,用来告诉人们在盖屋时,要考虑东西厢房的搭配!

农村老人讲“做屋面对磦,后头家无老”,什么意思,盖屋有何讲究

二、宁可东高一尺,切莫西伸一头

在北方农村“四合院”式的建筑中,东西厢房在建造过程中也有讲究!老人常说“宁可东高一尺,切莫西伸一头”,为何东屋要比西房高呢?其实,在农村讲述这种现象的俗语还有很多,如“东高不算高,西高压断腰”,“宁要青龙高万仞,莫叫白虎抬一分”!其实,人们常说“紫气东来”寓意吉祥如意,东方也成了老农心中的“福地”!并且根据古典“山海经”中记述,东方为“青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图腾,而西方为“白虎”镇守,性格凶恶!因此,东高一尺寓意吉祥,而西高一寸,则预示灾祸!

农村老人讲“做屋面对磦,后头家无老”,什么意思,盖屋有何讲究

其实,对于这种说法,大体是农民的“一厢情愿”!并无科学意义,如若用科学的方式来解读,估计是说,太阳东升西落,在炎炎夏季之时,东高有利于遮阳,而在北方冬季时,下午温度降低,西屋低一些有利于,院中阳光的直射,便于采暖!

三、做屋面对磦,后头家无老

我国幅员辽阔,并非所有农村都在平原之地,如果在山区,盖房时常有这种说法,“做屋面对磦,后头家无老”!其实,“后头家无老”只是夸张之说。但是从字面含义上讲,告诉大家,不可面朝山峰建房子!在老农眼里,理想的房屋应该,“背山靠水”,“背山”而建,能增加农民心理的安全感!而向山而建,则“出门看山”预示人的一生,艰难困苦,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压力会增大,长久以来影响身体的健康!

农村老人讲“做屋面对磦,后头家无老”,什么意思,盖屋有何讲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