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成爲光伏轉型突破口 多省份積極拓展儲能市場

光伏行業急需轉型之際,儲能成為至關重要的突破點。

近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下稱“CNESA”)發佈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無論從國家政策環境,還是國內外儲能項目增長態勢,在儲能穩步推進的第八個年頭,商業化運行已然明朗化,儲能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業界普遍認為,2018年或將成為儲能商業化應用的爆發起點。

儲能成為光伏轉型突破口 多省份積極拓展儲能市場

目前,用戶側不僅是我國儲能應用的最大市場,也是持續保持高增長領域之一。據CNESA統計,2000年至2016年應用於用戶側的投運儲能系統累計裝機量為107.9MW,佔全部裝機比例的57%。2015年下半年至今,儲能產業又經歷了一個增長小高潮。據CNESA 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的統計數據,這期間儲能裝機的新增規劃量約為740MW,其中,安裝在用戶側的比例佔全部規劃的54%。

從“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到能源技術創新“十三五”規劃,國家都將儲能作為重點研究和發展領域之一。自《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後,各地方儲能相關政策也相繼出臺:山西省和南方電網先後圍繞電儲能參與輔助制定了實施細則,大連、宜春、北京、邯鄲等地相繼出臺地方儲能支持政策,電網公司與廣東、福建等地區政府機構也開始積極探索儲能產業發展路徑,制定相關政策。

其中,用電大省江蘇省在國內率先制定了客戶側儲能系統併網管理規範。6月初,江蘇省發改委發佈了《關於轉發的通知》,除要求加強貫徹去年10月國家5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外,著重提出“簡化項目審批手續、加強規劃統籌發展和分級分類協調管理”三大具體落實要求,以推動江蘇省儲能發展。目前江蘇電網側儲能成為關注焦點。江蘇電網公司還在鎮江啟動了大規模建設,下一步將在用電負荷大的地市開展電網側儲能試點。就全國儲能市場發展情況來看,江蘇在儲能方面最為積極,尤其是江蘇的用戶側儲能已呈現爆發之勢,這主要得益於其較大的峰谷價差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少採訪對象表示,江蘇的峰谷電價差在度電7毛錢,有很大的套利空間,對儲能企業的吸引力較大。

據CNESA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8.9GW,同比增長19%。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為389.8MW,同比增長45%,佔總裝機規模的1.3%,較上一年增長0.2%。2018年僅一季度規劃的電化學儲能項目就已經接近120MW。

在政策支持逐步明朗的背景下,隨著產業穩定預期的基本形成,光伏企業、分佈式能源企業、電力設備企業、動力電池企業、電動汽車企業等紛紛進入,開始加大力度佈局,開拓儲能市場,進一步探索具有盈利性的商業模式。目前,儲能產業幾乎遍佈全國所有省份,其中新增投運規模最大的是江蘇、西藏、山西、甘肅、青海、北京、廣東、上海等省區,其儲能市場都十分活躍且各具特色。

儲行業資訊,傳未來之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