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范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範村 位於太谷縣城東北25公里處的太嶽山脈西麓的谷口處,扼守交通要道,地勢十分險要,歷來是重要的兵防重地。早在唐代,古鎮商業已初具規模,明清步入興盛,成為太谷縣和晉中平川重要的商業貿易集鎮和經濟文化中心,是太谷、榆次和省府太原與東山諸縣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

太谷範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玄明閣·民國老照片】,因位於太谷縣範村鎮東街口,而被俗稱“東閣”。始建於大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現存樓體為清代乾隆年間修葺後形制。玄明閣外觀為四簷歇山頂,藍色琉璃瓦覆蓋,黃色琉璃瓦飾脊,整個樓體由磚砌基座和木構樓身兩部分組成,樓體通高約20米。磚砌基座平面呈正方形,邊長約10米,正中間闢出東西向的門洞過街,因建造在斜坡地形上,故而樓身外側更加高大雄偉。

範村古鎮設南北兩寨,鎮周築土為城,設六門,門上建哨樓,乃嘉靖年間太谷所建22墩堡之一。當時,商人們依靠駱駝、牛馬或肩挑,將榆社、和順、遼州、武鄉、襄垣以及黎城等東山各縣的木材、藥材、雜糧、麻皮、麻油、柿子、柿餅以及騾馬牛羊、皮草等山貨銷往晉中平川,並將太原、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以及清源、徐溝、文水、汾陽等平川縣份生產的布匹、鍋碗瓢盆、鐵器等手工業產品運往東山各縣。

太谷範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商人們不辭勞苦,跋涉幾百裡山路,來到山川交界的範村打尖歇腳,打問買賣行情,然後再將貨物運往各地。後來,一些行商在範村蓋起商鋪,做起了坐商生意,他們收購山貨,批發川貨,古鎮很快便成為了繁榮的貿易集散地,被人們稱為“山川碼頭”,經濟強盛的同時範村建起了堡牆和東西南北四大門樓,門樓上建閣,十分宏偉,鎮內的寺廟、樓臺亭閣、商業店鋪林立,人聲鼎沸,儼然都市一般。

太谷範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清代朝廷在古鎮設置與縣官職銜相同的官吏和衙門進行管理,稱分防主薄,當時,山西省108個縣,卻有110個縣官,其中範村古鎮與臨縣的磧口鎮各放一任縣官,從中不難看出當時的範村在山西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太谷範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清康熙、乾隆年間,範村古鎮常駐人口上萬人,有380餘家大小商業字號,橫貫東西的五里長街,錢、糧、棉、油、典當、綢緞、雜貨等十大行,行行俱全,可謂店鋪林立,匾號櫛比。北汪曹家的"萬元積"、"裕明通"上莊王家的"隆順號"、缸文德黨”,都在古鎮設有號莊,顯赫於市。當時,江西景德鎮的茶葉瓶、彈瓶,平定的砂鍋、砂壺成了範村古鎮非常搶手的名牌商品。

太谷範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在清末民初,範村古鎮由東向西大街的商號分別是大東門駱駝店、大東門飯店、巨順店、昌盛店、福聚店、天德店、裕泰當、中和店、裕順店、萬泰裕布莊、謙居恆布莊、畫匠鋪、興泰店、德勝店、謙福恆雜貨店、東店、正興裕雜貨店、點心鋪、掌鞋鋪、三義成布鋪(河北人開)、天益恆面鋪、永泰糧店、義合昌雜貨、聚豐糧店,下來是兩家飯鋪和貫長鋪;過東閣大街之北是春藥堂、點心鋪(平遙人開)、昌勝隆、義泰公醋坊、德慶樓點心鋪、永泉茂綢緞行、謙福恆鹽店、姚家祥雜貨、剃頭鋪(北巷有山西省銀行在範村開的支行)、裕民通綢緞行、景生泰雜貨店、隆順油麵店(上莊王家)、積成糧店、氈坊、掌鞋鋪真福永染坊、協生富醬醋行、蒸饃鋪、餅面鋪、木匠鋪、洋車鋪、世裕柿餅店等;過東閣大街之南是永隆裕面行、掌鞋鋪、天寶樓銀匠鋪、信誠永氈坊、永泉順麻鐵鋪、廣勝泉雜貨、萬元積、殺坊、東興永、永興泉日雜、春和堂藥店、錦泰泉、福義泉而行、侉餅鋪、祥記公司範村分公司(孔祥熙)、安記洋旱菸、二者昌藥鋪、隆積當(上莊王家)、集成客棧、萬順德雜貨、中和藥店、釘掌鋪、粉坊、天一柿餅店、慶豐柿餅店等。其中萬元積、慶興泉、積成店、廣聚昌為名揚省內外的四大糧店,年吞吐糧食十幾萬擔:三義店、天一店、慶豐店、世裕店為古鎮四大柿餅店,每店平均年購銷柿餅10萬斤,遠銷西北、華北、東北的省市和地區:裕民通、永泉茂、天順達、萬泰裕為古鎮四大綢緞行,他們直接從江浙進貨,綢緞遠銷全國十幾個省:古鎮28家過客店常常爆滿,兩大駱駝店每家日平均廄養駱駝300峰以上,南門外的大駱駝店常常將店裡住不下的駱駝廄養在河灘上,臨時僱人看管。黎城、涉縣、潞安、澤州、榆林、武安以及內蒙古和東北的客商常年或以季駐範村古鎮採買貨物。古鎮常年有集,分單日集和雙日集,單日集為東街,雙日集在西街和北街。在生意高峰期,每天經過古鎮的駱駝就有上千峰,加上騾馬馱隊、大車、推車肩挑,古鎮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太谷範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據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的統計:範村鎮有坐商157家,商業資金28.54萬元,流動資金佔到全縣商業流動資金的1/3,提供的稅收佔到全縣的35%。

太谷範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古鎮通往東山的古商道,多為崎嶇的山路。商賈們靠駱駝和騾馬(高足運輸)和少量的木輪車,或人背擔挑要走幾百裡的山路。在晉商鼎盛時,古道貨物的運輸量很大,成為晉中一帶連接京津、東三省、河北、山東和東南沿海的一條重要的商道。境內古商道沿途所過的主要村莊包括範村、北田受、北曲河、東曲河、郭堡村、岳家莊、馬蘭、彭溫莊、沿寨、溫家莊等,然後過八賦嶺達到榆社琵琶窯、焦紅寺,再到和順等地。南同蒲鐵路開通後,貨物運輸開始依靠鐵路,古商道失去了往日的繁華,榆黃公路開通後,古商道基本廢棄。

太谷範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太谷範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太谷範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太谷範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太谷範村古鎮 l 昔日的“山川碼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