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范村 位于太谷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太岳山脉西麓的谷口处,扼守交通要道,地势十分险要,历来是重要的兵防重地。早在唐代,古镇商业已初具规模,明清步入兴盛,成为太谷县和晋中平川重要的商业贸易集镇和经济文化中心,是太谷、榆次和省府太原与东山诸县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

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玄明阁·民国老照片】,因位于太谷县范村镇东街口,而被俗称“东阁”。始建于大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现存楼体为清代乾隆年间修葺后形制。玄明阁外观为四檐歇山顶,蓝色琉璃瓦覆盖,黄色琉璃瓦饰脊,整个楼体由砖砌基座和木构楼身两部分组成,楼体通高约20米。砖砌基座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10米,正中间辟出东西向的门洞过街,因建造在斜坡地形上,故而楼身外侧更加高大雄伟。

范村古镇设南北两寨,镇周筑土为城,设六门,门上建哨楼,乃嘉靖年间太谷所建22墩堡之一。当时,商人们依靠骆驼、牛马或肩挑,将榆社、和顺、辽州、武乡、襄垣以及黎城等东山各县的木材、药材、杂粮、麻皮、麻油、柿子、柿饼以及骡马牛羊、皮草等山货销往晋中平川,并将太原、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以及清源、徐沟、文水、汾阳等平川县份生产的布匹、锅碗瓢盆、铁器等手工业产品运往东山各县。

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商人们不辞劳苦,跋涉几百里山路,来到山川交界的范村打尖歇脚,打问买卖行情,然后再将货物运往各地。后来,一些行商在范村盖起商铺,做起了坐商生意,他们收购山货,批发川货,古镇很快便成为了繁荣的贸易集散地,被人们称为“山川码头”,经济强盛的同时范村建起了堡墙和东西南北四大门楼,门楼上建阁,十分宏伟,镇内的寺庙、楼台亭阁、商业店铺林立,人声鼎沸,俨然都市一般。

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清代朝廷在古镇设置与县官职衔相同的官吏和衙门进行管理,称分防主薄,当时,山西省108个县,却有110个县官,其中范村古镇与临县的碛口镇各放一任县官,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的范村在山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清康熙、乾隆年间,范村古镇常驻人口上万人,有380余家大小商业字号,横贯东西的五里长街,钱、粮、棉、油、典当、绸缎、杂货等十大行,行行俱全,可谓店铺林立,匾号栉比。北汪曹家的"万元积"、"裕明通"上庄王家的"隆顺号"、缸文德黨”,都在古镇设有号庄,显赫于市。当时,江西景德镇的茶叶瓶、弹瓶,平定的砂锅、砂壶成了范村古镇非常抢手的名牌商品。

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在清末民初,范村古镇由东向西大街的商号分别是大东门骆驼店、大东门饭店、巨顺店、昌盛店、福聚店、天德店、裕泰当、中和店、裕顺店、万泰裕布庄、谦居恒布庄、画匠铺、兴泰店、德胜店、谦福恒杂货店、东店、正兴裕杂货店、点心铺、掌鞋铺、三义成布铺(河北人开)、天益恒面铺、永泰粮店、义合昌杂货、聚丰粮店,下来是两家饭铺和贯长铺;过东阁大街之北是春药堂、点心铺(平遥人开)、昌胜隆、义泰公醋坊、德庆楼点心铺、永泉茂绸缎行、谦福恒盐店、姚家祥杂货、剃头铺(北巷有山西省银行在范村开的支行)、裕民通绸缎行、景生泰杂货店、隆顺油面店(上庄王家)、积成粮店、毡坊、掌鞋铺真福永染坊、协生富酱醋行、蒸馍铺、饼面铺、木匠铺、洋车铺、世裕柿饼店等;过东阁大街之南是永隆裕面行、掌鞋铺、天宝楼银匠铺、信诚永毡坊、永泉顺麻铁铺、广胜泉杂货、万元积、杀坊、东兴永、永兴泉日杂、春和堂药店、锦泰泉、福义泉而行、侉饼铺、祥记公司范村分公司(孔祥熙)、安记洋旱烟、二者昌药铺、隆积当(上庄王家)、集成客栈、万顺德杂货、中和药店、钉掌铺、粉坊、天一柿饼店、庆丰柿饼店等。其中万元积、庆兴泉、积成店、广聚昌为名扬省内外的四大粮店,年吞吐粮食十几万担:三义店、天一店、庆丰店、世裕店为古镇四大柿饼店,每店平均年购销柿饼10万斤,远销西北、华北、东北的省市和地区:裕民通、永泉茂、天顺达、万泰裕为古镇四大绸缎行,他们直接从江浙进货,绸缎远销全国十几个省:古镇28家过客店常常爆满,两大骆驼店每家日平均厩养骆驼300峰以上,南门外的大骆驼店常常将店里住不下的骆驼厩养在河滩上,临时雇人看管。黎城、涉县、潞安、泽州、榆林、武安以及内蒙古和东北的客商常年或以季驻范村古镇采买货物。古镇常年有集,分单日集和双日集,单日集为东街,双日集在西街和北街。在生意高峰期,每天经过古镇的骆驼就有上千峰,加上骡马驮队、大车、推车肩挑,古镇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统计:范村镇有坐商157家,商业资金28.54万元,流动资金占到全县商业流动资金的1/3,提供的税收占到全县的35%。

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古镇通往东山的古商道,多为崎岖的山路。商贾们靠骆驼和骡马(高足运输)和少量的木轮车,或人背担挑要走几百里的山路。在晋商鼎盛时,古道货物的运输量很大,成为晋中一带连接京津、东三省、河北、山东和东南沿海的一条重要的商道。境内古商道沿途所过的主要村庄包括范村、北田受、北曲河、东曲河、郭堡村、岳家庄、马兰、彭温庄、沿寨、温家庄等,然后过八赋岭达到榆社琵琶窑、焦红寺,再到和顺等地。南同蒲铁路开通后,货物运输开始依靠铁路,古商道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榆黄公路开通后,古商道基本废弃。

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太谷范村古镇 l 昔日的“山川码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