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丶我的国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正式上映之后,我也有幸在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充满正能量的记录电影。电影时长90分钟,从各行各业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影片气势恢宏,振奋人心。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影片中的多项中国制造在目前均居世界前列,所展现出来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引发出强烈的反响,在场观众无不油然而生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厉害了丶我的国

中国桥:

江阴大桥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我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梁,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钢箱梁悬索桥,是国家公路主骨架中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以及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的跨江“咽喉”工程;

厉害了丶我的国

丹昆特大桥,京沪高速铁路丹阳至昆山段特大铁路桥,全长164.851公里,是世界第一长桥。

厉害了丶我的国

四渡河大桥,四渡河大桥地处湖北宜昌与恩施交界处,位于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四渡河,是沪渝高速公路控制性桥梁工程,坐落于鄂西武陵崇山峻岭中,是目前中国在深山峡谷里修建的全球最长悬索桥。

厉害了丶我的国

沪通长江大桥,沪通长江大桥位于长江江苏段,连接南通市和苏州市,全长11072米,大桥采用主跨1092米的钢桁梁斜拉桥结构,为世界上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也是世界上首座超过千米跨度的公铁两用桥梁。

厉害了丶我的国

中国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纳入“现代世界七大奇迹”的超级工程,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和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

厉害了丶我的国

贵州省北盘江大桥,大桥由云贵两省合作共建,全长1341.4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这也是世界最高的桥梁。

厉害了丶我的国

还有杭州湾跨海大桥、厦漳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青岛跨海大桥,中国的跨海大桥等等,都已经是世界级的。

中国车:

厉害了丶我的国

厉害了丶我的国

中国港:

作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和枢纽,港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近五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的比重,始终位居前两位。作为全球贸易的主角,更加高效的港口和超越以往的港机装备,正牵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个星球上有近四分之一的贸易额在中国产生。持续增长的吞吐量,要求中国的港口必须再提速。专题片的第四部分,以“中国港”的形式对中国的港口建设、提速等情况进行了集中介绍。上海港是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0年度开始连续七年排名世界第一。洋山港区是中国第一座海岛型深水集装箱港区,也是上海港的核心组成部分,集装箱吞吐量占比上海港40%以上,是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点。洋山港总投资700亿元以上,规划总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设计年吞吐量超过1300万集装箱。建设期从2002年到2020年,共分四期建设,一至三期工程已经建成投产,共有5.6公里深水集装箱码头岸线、16个7至15万吨级深水集装箱泊位。洋山四期工程将于2017年底建成,成为世界最大的自动集装箱码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旗下的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是洋山港工程建设的主要力量。2002年6月26日,中建港务在洋山深水港区一期C标码头打下第一根桩,正式拉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帷幕。即将收尾的洋山四期工程,码头岸线长2350米,陆域总面积223.16万平方米,中建港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432米水工码头Ⅱ标段、350米重力沉箱式工作船码头、136.14万平方米地基加固工程、110.3万平方米道路堆场Ⅰ、Ⅲ、Ⅳ、Ⅴ标段,以及2.1万平方米综合办公楼房建项目,工程量高达洋山四期全部土建工程总量的75%。未来,在洋山港建设的基础上,上海港年吞吐量将突破4000万标准箱,这将是美国所有港口吞吐量的总和,这仅仅是中国融通全球的枢纽之一。除了上海港,宁波舟山港2016年刷新吞吐量纪录,成为全球第一个九亿吨大港;内河第一大港苏州港,江海河联运让这里的内河吞吐量增速位列全球之首……目前,全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超级大港,中国已经包揽了七席。一座座由中央企业参与建造的港口和巨轮,正在搬运着整个世界,也在托举着中国梦由理想变为现实。

厉害了丶我的国

厉害了丶我的国

中国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到底多难?在大诗人李白的笔下,是“天梯石栈相勾连”“畏途巉岩不可攀”。兰渝铁路正线全长855公里,一头连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一头牵着群山起伏的秦巴山区,兰渝铁路经过的区域,就是古蜀道之一。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后,将改变兰州、重庆之间铁路运输迂回绕行的历史,成为西北与西南最便捷的大能力运输通道,这是几代人的梦想。然而,天堑变通途谈何容易。 近年来,在实力和勇气兼备的条件下,工程师们终于提出了解决方案——用226座隧道、396座桥梁实现穿越。“钢铁不敌‘胡桃木’”。这里的“胡桃木”,是指甘肃境内的胡麻岭、桃树坪、木寨岭三座隧道,施工难度在全线均位居前列。其中,胡麻岭隧道二号洞,被视为“鬼门关”。不到14公里的隧道一挖就是八年,最艰难的时期,每天只能掘进半米。“再难也得挖通!”中国铁建的工人们在泥汤里挖隧道,就这样一寸一寸地艰难推进。2017年6月,胡麻岭隧道贯通。从兰州到重庆,过去走公路要22小时,现在只需要6小时。这条铁路将成为继京广线、京沪线之后,第三条纵贯中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从西南地区出发的中欧班列,也要通过这里,国际货运时间将节省11个小时。“一辈子能修这样一条铁路,死而无憾。”这是参与兰渝铁路建设的众多央企人的心声。2.2万公里的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第2至第10位国家的总和,其中近六成都是这五年建成的;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13.1万公里,总长度位居世界第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国在铁路、公路等方面取得的建设成就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类似兰渝铁路上的这些央企建设者们,以巨大的勇气和毅力持续不断地默默付出,有力地承载着中国梦的实现。

厉害了丶我的国

中国网:

进入21世纪,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也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的光缆线路总长304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有60%都是最近五年铺设的;中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竖起299万个基站,拥有8.9亿用户;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有7.51亿人,比2012年增长超过了30%,全球第一……在经历了移动通信领域“2G追赶,3G突破,4G并进”等阶段之后,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中国通信业正在酝酿着一出更加精彩的“引领”大戏。专题片中最后一部分“中国网”,其中的主要案例——侗族大歌直播,采用的是中国移动的5G信号。通过该信号,使得上传速度比4G提高了5倍,下载速度提高了10倍,最终顺利实现了大山里的直播。从用户体验看,5G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宽的带宽,只需要几秒即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更高的网络体验需求。从行业应用看,5G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时延,能够满足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行业应用的特定需求,拓宽融合产业的发展空间,支撑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从发展态势看,5G目前还处于技术标准的研究阶段,今后几年4G还将保持主导地位、实现持续高速发展。但5G 有望2020 年正式商用。除了5G,近年来,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络购物方兴未艾,在这些新事物背后,离不开卫星导航系统、移动通讯系统和大数据的运用,其中的关键技术很多都是由中央企业参与研制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让互联网发展成果融进百姓的笑容,让中国先进的技术服务世界。当前,中央企业正在以“中国网”的形式编织着中国梦,靠着持续不断的努力,向着惠及更多人的方向努力前进。

厉害了丶我的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