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之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一句话,引来不少网友关注。“我们要教外国人过上现代化的生活”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的确,在今天的神州大地上,大到商场超市专卖店,小到豆浆煎饼糖葫芦,移动支付已经无处不在。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移动支付

今天的人们口袋里的钱全是用数字来替代,比纸币还轻盈。可是要知道,在古代,人们不得不随身携带沉重的金属才能进行交易。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银锭

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货币体制,但大体来说面值最小的钱币都由铜制作,也使得铜币成为有相当存世量的文物。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汉五铢

王莽币为西汉末年到新朝时期王莽币制改革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

王莽当政後,为了削弱汉朝旧族势力,以及 对百姓的财富掠夺,他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刀币和布币都在改革中恢复,但从形态上与春秋战国时的并不相同。由於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币制改革的失败也是新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尽管王莽的改革是失败的,但他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却是古钱史上的精品。货币多采用悬针篆的字体,制作十分精美。国宝金匮直万是价值最高的古钱之一,存世仅两枚。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新朝 公元8年-公元23年

李如森著《中国古代铸币》(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第376页云:“(王莽)初以‘大泉五十’一枚,当五铢钱五枚”,这便是王莽称帝前居摄二年(公元7年),首创的我国第一枚纪值货币。笔者收藏的这枚“大泉五十·背一”钱,经考证其背景和铸造工艺等,可断为样钱,诸钱谱未载,十分罕见。

新朝国祚只有16年,但铜币种类繁多,除标准的五铢钱以外,另铸有“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大泉五十”。分别浓缩了不等的货币价值,有点类似于支票。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新朝 一刀平五千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新朝 契刀五百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新朝 大泉五十

其中面值最大的一种,被称为“国宝金匮直万”,一枚值一万钱,这可还行。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新朝钱币 “国宝金匮直万”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西安一农民在平地时发现两枚古币。一枚被古币收藏家张叔驯购去,另一枚被英人柳玛购去,后由上海集币家张晋购回。几经辗转,于50年代初,我国政府用重金将其购回,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近几年,又一枚残缺的“国宝金匮直万”在西安出土,此币只剩下写着“国宝金匮”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已经遗失。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新朝 “国宝金匮直万”上半残部

“国宝金匮直万”在中国古钱五十名珍榜上有名。这枚钱币通体分为两部分,上部为圆形方孔,篆书直读,下部为铲形,篆书“直万”钱文古朴浑厚,颇见神韵。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长期以来,古钱币界对新朝“国宝金匮直万”钱币主要有以下几种猜测与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此钱非流通所用的货币,而是代表王莽占有的黄金数量,是记载黄金总数的,表示这位新朝统治者拥金无数。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王莽

第二种说法认为,新朝有“金货一品”的钱制,且规定黄金一斤值平钱一万。此钱中标有“直万”,则表明可兑黄金一斤。因而“国宝金匮直万”就可能是“金货一品”。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海昏侯墓出土汉代金饼

第三种说法认为,该钱可能是试铸的样钱,因折值太高而无法实施,就没有进一步推行。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国宝金匮直万”母范

第四种说法认为,“国宝金匮直万”是镇库之宝,所有的官府钱庄都备一枚,作为压库之用。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铸币厂出土的铜钱

“国宝金匮直万”应当算是王莽的著名杰作了,如今,“国宝金匮直万”是否真的兑换过一斤黄金不重要,仅有的这两枚半铜币能流传至今已是奇迹,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钱币发展史-国宝金匮

郑重提示:

1,不收购,不上门

2,赝品与当代工艺品不合作

一件藏品出手的五大必备条件:

1.藏品要好(符合市场需求);2.选择好的市场;3.公司的平台有实力;4.有实力的买家资源;.5.价位要合理。

详情请留言,谢谢!

香港皇室贵族拍卖、德国圣约翰拍卖

(新加坡、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柏林、迪拜、澳大利亚悉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