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10年後值多少錢? ?

qzuser160384811

100萬元10年後會值多少錢要看這筆錢投入在哪個行業,100萬元在不同的行業經歷10年以後它的價值差異很大,甚至就算在同一行業之中也是存在很大的差異。


如果只是簡單的把錢存放在銀行,以最高利率計算,100萬元在10年後大概價值140萬元左右。雖然收益不多,但應該是所有理財方式之中風險最低、最為穩妥的一種。



如果把錢買入黃金用來保值升值,以過去10年為例,如果在2008年6/7月份買入100萬元黃金,到現在大概價值130萬元左右。雖然整體投資收益率不算高,大約相當於把錢存放在銀行,但是黃金的保值功能以及以來人們對於黃金的偏愛,使黃金成為一種受到大多數投資者追捧的穩健型理財方式。




但如果是在國內一線大城市,比如廣州在十年前100萬元勉強可以買到一套普通房子,按照現在的價值已經超出300萬元,加上十年的租金收入,大約可以達到總價值400萬元左右。


如果是在北京、上海或者是深圳這幾個大城市,有機會用100萬元買入房子的話,那麼到今天為主,總價值可以高達500萬元,投資收益非常可觀。從投資收益率來看,甚至可以說大多數人的賺錢能力還比不上100萬元。


如果是把100萬元用來買進股票,那結果就相當精彩了。這100萬元可以變成20萬元,也可以變成1000萬元。有人虧損到哭鼻子,也有人實現財務自由成為人生贏家。



其實原因很簡單,2008年6月份中國石油的價格已經從最高的48元跌至15到18元區間,所以按照這個價格計算,最近十年買進中國石油的虧損金額在50%左右,表現和大多數股票一樣。



如果是買入中遠海能,10年前的100萬元到今天大約價值30萬元。如果是買入中國鋁業,10年前的100萬元到今天大約價值25萬元。


如果買入A股編號第一的平安銀行,到今天為止100萬元大約變成160--170萬元,投資收益率還算不錯。

但如果是買到貴州茅臺、恆瑞醫藥、格力電器和海康威視這些大牛股,10年前的100萬元到今天都已經變成1000萬元以上,至少收穫10倍以上的投資收益。



巧合的是,在2008年的6月份上證指數的收盤指數也是接近2800點,價位和今天相差不多。在指數沒有大幅上漲的背景下,買入好股票仍然能夠獲得10倍利潤,這大概就是股神巴菲特所說的:“投資很簡單,就是買進一隻好股票,通過長期持有股票分享上市公司的成長利潤”吧。

在2008年A股還沒有創業板,所以就沒有列舉創業板股票作為例子。


白馬華菲特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根據今年前4月的m2的增長速度看,目前m2的增速高於GDP增速2%左右,與CPI數據相當,今年大概率現金會貶值2%左右。但是要注意的是,今年的貨幣政策偏緊,因此貨幣貶值速度慢,但是未來去槓桿結束後,貨幣政策迴歸正常,預計貶值速度會迴歸到3%左右。

按照這個速度,100萬十年後僅價值73.7萬。這個還僅是從宏觀經濟角度考慮的結果,如果我們考慮物價的結構性變化,比如電子產品、汽車等產品持續降價,房子和消費品實際年均漲幅遠大於3%,100萬十年後大概只剩50萬的價值。

因此必要的理財投資,讓財富升值保值很重要。

最常見的方式是定期存款,但定存利率低,時間長,不是一項好的投資。

然後就是房子,雖然我不認為房子是一項很好的投資品,但是對於沒有太多投資經驗的人來說,房地產投資是最穩健的選擇。至於什麼股市、數字貨幣、期貨什麼的,普通人很少能穩定盈利。

債券、理財產品、P2P理財也是很好的資產保值工具,不過債券有違約風險,P2P除了借款人違約,還有平臺倒閉風險,理財產品本質上也是一種債券,所以投資這些要注意用款方的資信情況。

另外可以配置一些黃金或者美元,這兩種資產都是世界上最適合避險的資產,不過不建議超過流動資產的10%,關鍵時刻能用上就夠了。


首席投資官

我來給出個稍微有幫助的答案吧,希望能夠幫助到題主。

題主這個問題,涉及到我們近幾年討論得比較多的一個概念,叫做“財富保護”。

討論問題要先明確概念——先明確一下什麼是財富保護?

有人會說我把錢存進銀行,不被盜竊,就是保護了財富;也有人說我從不把家裡的財物借給別人或者是抵押什麼的,這樣也就沒什麼風險了。不可否認這一類方法固然可以稱之為財富保護,但卻不是最恰當最好的方法。因為這它們都只是從安全方面保護了財富,卻沒有讓財富保持原有的價值,更別提是增值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上一輩的時候買一根最好的冰棍也只要一兩分錢,而到我們現在,最一般的也至少要一兩塊,這就是通貨膨脹的差距。我們生活在一個通貨膨脹的世界裡,物價房價在好幾翻地上漲,我們的財富就不可避免地在減少了

而去年和今年,這個事情變得更嚴重:經濟大環境是下行的趨勢。很多做實體經濟的生意越來越差,而這些生意之前是我們利息的主要來源之一。所以我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事情,一方面,銀行利息越來越低,證明無風險利率越來越低;而另一方面,民間借貸的利率居高不下,證明資本市場的風險越來越高。

而此時受衝擊最大的其實是城市中產階級這個群體,尤其是50萬到1000萬家庭資產的人。他們的財富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放在銀行怕縮水,放在其他地方怕丟掉。用“保值”兩個字已經很難體現他們的理財焦慮,“保護”二字明顯生動形象得多。

在保護財富安全的前提下,怎樣能讓我們的財富做到不貶值,甚至是增值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否則物價漲了,股票跌了,房子買不起了,我們還無動於衷,“財富保護”也就無從談起。

接下來科普幾種常見的理財方式吧:

1.銀行儲蓄。

定期存款的收益公認是跑不贏通脹的,“有錢存銀行”這種想法或許在十年前還很流行,但現在基本上只有60後70後才信了。

另外商業銀行有很多理財產品,3個月-1年的比較多,收益率上官方數據是說可以達到3.5%—5.5%,相對而言會好一些,缺點是流動性差。

2.股票。

注意,股票需要一定的金融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投資方式,絕大多數在股市裡賺錢的人,賺的都是信息不對等的錢。

所以,炒股讓人一夜暴富的是少之又少;至於傾家蕩產的,我們聽聞的應該就會多那麼一些。最近兩年的中國股市,基本上都是隔幾年割一波韭菜。一直以來股市都算是“七虧二平一賺”,以後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改變。

作為在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上都有很大欠缺的大多散戶來說,股票的風險是高於大多數其他的投資方式的。

當然,在未來,還想要炒股的散戶,要麼讓專業人士幫忙照顧自己的賬戶,要麼購買基金,應該是比較理智的決策了。

3.黃金。

黃金是通用貨幣,也是保值性最好的資產。

但是,很多人只是單純在黃金熱的渲染下買入黃金,就覺得是投資了。實際上,隨著大背景下美元的走強,2017年黃金的走勢基本上是不被業界看好的。真正高收益率的炒黃金是需要專業的炒家,百萬千萬的資產再加上高槓杆進行運作的,持有黃金更多是用來避險,對於保值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4,基金。

基金和基金的差別很大,貨幣基金與股票型基金的風險/收益是截然不同的。選基金時歷史業績比較重要,一些歷史業績好,回撤小的基金都是比較值得考慮的。尤其是對於希望低風險,穩健保值的人來說,債基還算是比較好的選擇,一些比較好的混合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一般也會比較穩定,相對進取型的投資者可以考慮股基。

另外建議長線投資,因為這樣可以對沖掉很多短期的波動,比較適合抗風險能力差的散戶。

說到長線投資基金,不得不瞭解「基金定投」這種大殺器,不過這個比較複雜,夠寫另一個回答的了,先不展開~

5,房地產。

樓市的價格走勢不是一般人能預測的,所以這個不詳細說了,只能說未來一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6.互聯網金融

著重說一下這個,這幾年確實比較熱。其實互聯網金融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從一開始的餘額寶,到後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p2p,再到現在各種各樣的金融產品。

互聯網金融是一個概念,兜售的的產品的本質還是和傳統的資產大同小異。而這時,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選對平臺。現在各種平臺都會標榜自己的背景,所以中小平臺不建議投資,那些背景很虛的也最好繞道(一個例子是之前的e租寶),相對而言,BAT這種巨型公司背景的平臺,和銀行券商保險這種「金三胖」背景的,會比較靠譜。

剛剛來到悟空,歡迎大家和我留言交流~我會多多回答問題,多講乾貨,希望能和大家交朋友。


李傲文

表面上看,貨幣價值是與通貨膨脹速度負相關,但實際上,貨幣的價值與貨幣發行直接相關。

我們按照目前的貨幣發行速度來計算,年M2發行增長大概是8%出頭,這是穩健中性的貨幣發行速度。那麼按照這個速度來計算未來十年,就是100萬/1.08的十次方,大概在十年之後,現在的100萬隻有一半的購買力。

簡單講,100萬當現在的50萬使用。

這就給我們提出一個很現實,也是很嚴峻的問題: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

首先是消費。

人來到世界上,就是為了享受生命的美好,消費是其中核心部分。如果賺錢都不花,賺錢幹什麼?所以有能力一定要有消費觀念,不然現在的錢,存起來,就越來越不值錢。還記得前幾個月,有一個廈門儲戶,在40年前存檔1200元,到銀行取現之後,只有2000多元。1200元在40年前,可以在農村蓋一棟別墅裡,現在的2000多遠,只夠購買別墅裡衛生間裝修用的瓷磚以及馬桶。

其次是投資。

投資可能會失敗,但沒有投資就沒有財富增值。不能因為投資會失敗就拒絕投資,這個投資包括創業投資、資本投資等。目前比較適合普通人投資 的項目,包括購買黃金、投資基金、投資股票等。

黃金投資於股票投資,需要比較專業的知識,一般人不建議參與。基金是比較適合非專業人士的投資品種。這就是相當於聘請專業人士幫忙打理財富的一種模式。

然後是買房。

可以說,在過去20年間,所有買房的人,都實現了財富的增值。這與中國經濟階段性發展有關,因為前20年,是中國城市化進展最迅猛的20年,城市化最基礎的需求就是房子,所以過去買房子的人都賺到了。

在目前,一些合適的城市,房子依舊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雖然實現以前那種十倍以上增長可能性很少,但短期內貶值的趨勢還不應該進入考慮到維度。當然,從長期來說,目前的房價還是存在一定泡沫,但這個長期是多長,誰都不知道,如果貨幣持續超發,那麼泡沫就會一直存在。

最後是自我成長。

財富最終的擁有者、使用者都是自己,只有自己的成長才是保護自己財富的核心驅動要素。只要你能夠跟得上時代發展步伐,隨時都能將自己智慧與技能變現,那就是最佳的財富保護方式。

各種進修、培訓、廣泛學習,都是值得擁有的好習慣。


波士財經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計算出來2012年底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約為13.9%,中國真實的年通貨膨脹率約在6.3%。我們不妨用這個數據來預測一下,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和20年後分別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按照購買能力計算:

現在的100萬元

在10年之後的真實購買力可能相當於今天的32—62萬元之間;

在20年後的真實購買力,可能相當於今天的11—45萬元之間。

按照佔貨幣發行量的比例計算:

現在的100萬元

在10年之後的財富比例可能相當於今天的13—35萬元之間;

20年後的財富比例可能相當於今天的2—19萬元之間。

綜合以上兩種計算方式來看,在政治基本保持穩定、經濟相對平穩過渡的情況下,100萬人民幣10年後也就相當於現在13萬-62萬元之間,20年後100萬元人民幣相當於現在的2萬-45萬之間。

如果想要保護自己的財富不被蒸發,唯一的選擇就是投資理財,使自己的財富不斷的增值,趕上通貨通脹。


ltzmy

現在的100萬,十年後值多少錢?真相驚人!

“萬元戶”!這個鈴兒響叮噹的頭銜,在70年代末,簡直就是土豪的代名詞。那時候米價0.14元,肉價0.95元,走親戚送禮2元左右,壓歲錢0.1-0.2元,1萬元就像天文數字,好像怎麼用都用不完。

現在多少財富才相當於以前的“萬元戶”?

那麼現在多少財富才相當於以前的“萬元戶”?據權威學術研究報告顯示是:255萬!

我們把戰線拉長,對比50年前和如今的物價,50年前的10元和現今的10元能買什麼?

60年代末的物價與2017年的消費水平對比

60年代末最低生活費:8元;如今的物價情況:840元。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大米80斤;2017年的10元:可買2斤。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大閘蟹 12斤;2017年的10元:可買6條腿(按同等質量)。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大黃魚 30斤; 2017年的10元:可買魚鱗。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布匹1丈餘; 2017年的10元:可買1尺。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青菜 500斤;2017年的10元:可買4斤。

60年代末的10元:可以交一學期半的學費;2017年的10元:可買一隻低檔文具盒。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中檔皮鞋一雙;2017年的10元:可買一雙鞋墊。

60年代末的10元:可看電影200場(學生票);2017年的10元:可以場外聽聲音。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棒冰 250根; 2017年的10元:可買3根。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大白兔奶糖4斤;2017年的10元:可買4兩。

60年代末的最低工資是36元,一場電影的學生票是5分;現在一場電影的學生票最低是20元,是400倍。

以此物價類推:

現在的14400元工資才能抵60年代末的工資36元,是不是瞬間感覺現在的錢不值錢了!錢的貶值速度遠遠超過你想象的!

前不久日,繼中國42家銀行最新存款利率表公佈後,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也公佈了。

過了個年,價格都漲了

2017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5%。其中,城市上漲2.6%,農村上漲2.2%;食品價格上漲2.7%,非食品價格上漲2.5%;消費品價格上漲2.2%,服務價格上漲3.2%。

食品菸酒價格同比上漲2.5%,水產品價格上漲6.4%,畜肉類價格上漲5.7%,豬肉價格上漲7.1%鮮果價格上漲4.8%,鮮菜價格上漲1.6%糧食價格上漲1.2%,

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教育文化和娛樂、居住、交通和通信、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上漲5.0%、4.8%、3.3%、2.3%、2.3%、1.1%和0.6%。

沒錯,一切都在漲,然而你存銀行的錢漲了嗎?

2017銀行最新存款利率公佈

10萬元存銀行一年貶值570元

據監測的數據顯示,2016年四季度末,一年期存款的平均利率為1.93%,較基準利率1.5%上浮28.7%。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1月CPI同比上漲2.5%。

這意味著什麼呢?打個比方:去年底你有10萬塊錢,能夠買一輛汽車,你把這10萬元存到銀行一年,一年後本息為101930元,然而這時候汽車的價格漲到了102500元,你的錢已經買不到一輛汽車了。

10萬元存銀行一年不僅沒有升值,反而貶值了570元,還不如一年前就花出去。

現在的100萬,10年後相當於多少錢?

基於1997年以來的數據預測: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計算出來1997年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約為16.9%,基於這一數據,我們再次可以預測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和20年後分別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基於2012年年底以來的數據預測: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計算出來2012年底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約為13.9%,我們不妨來預測一下,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和20年後分別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老實說,這個數據與上面的數據區別不是很大,最多可以算作一個過渡時期。

錢在貶值,我們該怎麼辦?

➤ 減少儲蓄:減少儲蓄是防止財富被稀釋,但在中國社保體系不完備的情況下,當然需要留存一定的現金以備急需;

➤ 適當負債:適當負債是享受債務被稀釋的好處,因為市場中的錢會更多,也就更容易賺取,而債務卻固定不變;

➤ 提前消費:提前消費在享受債務被稀釋的同時,能更早體驗生活的美妙、學習更多的知識技能、節省更多的時間等成本;

➤ 借錢投資:借錢投資更是一舉兩得——債務被稀釋,資產還能享受因貨幣增發而帶來的貨幣紅利,前提是選對能上漲的資產且其漲幅要大於債務利息。

適當負債去投資增值,別怕身上揹負上百萬的負債,只要還款時間足夠長,且月還款額在我們的承受範圍內,都不是事兒。

要做到以上,則要求我們儘量借到最便宜的錢——銀行的錢。誠信很重要,不要做一個失信的人,一旦失信,就真的破產了。


創業集結號

100萬10年後值多少錢不好說,要看通脹情況。根據往前推10年的經驗,以大米和豬肉為購買力計算,預計相當於現在的50萬到80萬的樣子吧。

我覺得保護財富的主要方法有二:一是購買保值貨品,如黃金,收藏品等。收藏品門檻高,專業要求高,普通人不適合,可以適當配置黃金。

另外就是拿錢賺更多的錢,這是恆古不變的。但股票基金不推薦,股票投入精力大,賺錢的人很少,基金也是摸不準的,定投也不靠譜,賺50%和後虧50%就是虧。

有能力興趣的自己做生意,沒時間不感興趣的就入股投資,要有眼光,要投對行業還有人。財富保值和賺第一桶金不一樣,如果本來不是做生意的,那還是要穩字當頭,以現在的通脹率,買貨幣基金就可保值,只是財富增長慢。

當錢達到一定數的時候可以找銀行做理財也不錯。


房後有花園

照搬以往的歷史來預測以後的物價與貨幣價值是不合適的,按照歷史物價和貨幣漲幅的平均計算值來談未來經濟更是扯淡。

按照現在的經濟情況,如果穩步前進和發展,100萬在10年後不會有太大的出入,翻倍應該還談不上,但是按照整體來預測,記住是整體,別拿個別商品說事,30-50%左右應該是有的,咱們國家不把房價算在cpi以內,所以房價增長並不算物價增長,但相對於買房來說,很多地方几年時間已經翻了多少倍的增長。

保護自己財富的辦法有的是,但重點是能保護自己財富和提升自己財富的關鍵是要看人,而不是看幹什麼。有些人幹什麼都賺錢,有些人幹什麼都賠錢,有些人能花錢但錢越來越多,有些人玩命死扣的省錢但錢卻越來越少。

絕大部分老百姓能做的就那點事,無非是理財和定期存款,但肯定跑不贏物價。

少數人炒股,基金,放貸,少數人投資創業,投資房子,還有些人用一部分錢來順手搞個副業比如網投。

但說句某些人不愛聽的話,房價肯定是緩慢上漲的,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買個房最穩,不管怎樣,就算萬一萬一房價跌了,起碼你還落下套房。


100萬我會這樣安排:30萬存銀行,銀行現在利息計算與以前不一樣了,提前支取不會按活期算了,會按實際存期計息,這錢比較靈活,隨時可以應急;30萬元買理財產品,不要買很長時間的,3一6個月的產品,機動性也可以,如果有什麼好的投資也可以拿出來搏一下;剩下40萬買股票,選好1一2支穩健型的國企,死死咬住,絕不輕易換股,一年中做個2~3次高賣低買就夠了,坐亨企業分紅(例如我買入建設銀行8年了,每年的今紅都能達到6~7的年化率,比銀行存款與理財高多了)。如果你對炒股有興趣的,也可分一部資金買一支業績好的小盤股,但是你千萬記住:是買股票,不要炒股票。買股票與炒股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我的觀點不知是否適合諸君的觀點?


手機用戶14023337422

我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只說一下昨天看完華豫之門視頻後的感想。一老年人拿來兩千年前的青銅器箭簇、戈等五六件器物,介紹說是一九八三年,在西安一位同鄉借他1萬元沒還,便把這些東西押給他了。三年後,借錢人去世了,所以,他一直收存著這些東西。那時,我參加工作已兩年,工廠效益好,每月工資含獎金夜班費六十元至八十元,平均按70元計算好啦。當然,當時就鄭州而說,工資收入,有比我低的也有比我高的,我的收入應該算中等收入了。那麼,今天鄭州的中等收入是多少?按月均4500元可以嗎?無論你認不認可,關係不大,你可以按自己的認可度調節。

當年的10000元÷當年的月均工資70元=142.85個月;現在的4500元x142.85個月=642825元。但終終結果,專家給出的價值是3萬元。也就是說,如果專家給出的價值大於等於64.28萬元,老漢當年借出的1萬元,在今天看來,不賠不賺,而結果卻是3萬元。

我長期以來對收藏黃金保值嗤之以鼻。八十年代初,1克黃金100元左右,也有120元的時候。即當時1克黃金相當於1.42857個月的工資收入;現在黃金價值1克290元,按月工資4500元計算,只相當於兩天的工資收入。那麼,你認為黃金有保值意義嗎?所以,十年後什麼情況,一百萬元相當於多少,應該可以有個判斷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