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每月還返個人帳戶是多少,按什麼標準核發?

吳大兵12

1998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標誌著我們國家開始建立醫療保險制度。

當時規定職工的繳費比例是2%的本人工資,企業繳納職工工資總額的6%。

目前來看,我們國家現在只有深圳還按照這個交費比例交費。青島目前是10.8%,上海是11.5%。

醫療保險的基本原則就是以收定支,略有結餘。主要是由於我們的醫療保險制度,退休人員不交費,卻還要每月返還醫保個人賬戶部分,導致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壓力越來越大,各地自行調整的醫療保險繳費比例。

目前來看全國各地,主要是根據職工,參保職工年齡確定醫保個人賬戶的返還比例。返還比例一般不低於職工繳納的個人部分。

一般來說35歲以下最低,35歲以上逐漸升高,到達退休年齡後一般都會在4%以上。

深圳市是劃入比例最高的省份。45歲以下,個人交費2%,單位繳費6%,劃入個人賬戶比例是百分之五。到達45歲以上會上漲到5.6%。而達到退休年齡的職工會按照當年最低繳費基數的8.05%劃入。

不過深圳的要求也比較特殊,必須在當地繳納醫療保險滿十年以上。

因此,我們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核發比例,一般是按照當地的醫療保險基金收支情況來確定的。


暖心人社

醫保每月返個人賬戶是多少?按什麼標準核發?

個人賬戶的返賬,跟你是單位參保還是個人身份參保以及您的年齡是有關係的。年紀越大,返到你個人賬戶的比例就越高。

單位參保的人員每個月都是有返費的,個人身份的一檔是沒有個人賬戶。

單位參保人員

每個月個人賬戶的返費具體的劃入標準為:

35歲以下,按本人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3.3%劃入 35歲至44歲的,按本人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3.5%劃入 45歲至退休前,按本人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3.7%劃入 退休人員按本單位在職人均繳費基數的4%劃入。

個人參保人員

一檔參保人員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全部用於建立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沒有個人賬戶所以就不返費。

二檔參保人員繳納的醫療保險費,部分用於建立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要建立個人帳戶,個人帳戶資金以上年度本市城鎮經濟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為基數,按以下比例劃入: 1、不滿35週歲的人員,劃入比例為3.3%; 2、滿35週歲至不滿45週歲的人員,劃入比例為3.5% 3、滿45週歲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劃入比例為3.7%。

每個月劃入的時間?

個人賬戶劃賬時間為當月26號到次月8號之間。


嘮嗑職場

醫保每月還返個人帳戶是多少,按什麼標準核發?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70306485510341134,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u9000\\u4f11\\u540e\\uff0c\\u533b\\u4fdd\\u5361\\u6bcf\\u5e74\\u90fd\\u4f1a\\u8fd4\\u94b1\\uff01\\u8fd9\\u94b1\\u662f\\u600e\\u4e48\\u6765\\u7684\\uff1f\

天笑講職場

醫保每月返還個人帳戶是3%一4%之間,其標準就是個人的實際繳費標準,與養老保險的繳費一樣,分為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帳戶和醫療保險個人帳戶。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明文規定的。醫療保險的繳費標準法律規定為12%(有的地區調低至10%至11%之間)。

在職職工由單位代扣代繳,單位繳8%,個人繳納4%。

繳費滿三個月開始辦理社會保障卡(有社會保障卡的不辦,直接打錢),滿6個月即按月往當事人的社會保障卡上打錢。

打錢標準就是個人的醫療保險繳費標準。

一般控制在3%至4%之間,這是法定的,公平的。

必竟是病的人少,住院治病的人更少。

對於靈活就業人員的醫療保險繳費標準,依據的是上年城鎮職工月社會平均工資。繳費標準是12%,一年一繳,繳足法定年限不再繳。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是一年一繳,卡上不打錢。住房報銷50%至75%。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含靈活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醫保)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都可以依法享受商業保險(大病保險)的二次報銷,這是對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

管見了。


世好3

醫保每月返在個人帳戶的金額是隨著年齡階段不同,返還比例不一致的,返還比例如下: 1、35歲以下,每月到帳是按社保繳費基數的2%(個人支付部分); 2、35歲—45歲,每月到帳是按社保繳費基數的2%(個人支付部分)+單位劃撥的1%; 3、45歲—退休,每月到帳是按社保繳費基數的2%(個人支付部分)+單位劃撥的1.8%; 4、退休以後,每月到帳按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4.1%。雖說是醫保一種福利型醫療保障,但願我們評友一輩子平安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西風VS瘦馬

職工醫療保險,每年按8%的比例繳費的話。那麼你的醫保卡上是有返還費用的。基本上返還比例大概是2.9%左右。不會超過3.5%

退休職工的返還比例統一是2.9%。所以說這個醫保卡就看你這個交費的,這個基數!因為比例大家都是一樣的,只有你的交費基數是可以變動的。比如說你的交費基數特別高。那麼返還到你醫保卡的錢也特別多。

如果你的交費基數是最低檔的。那麼返還到你醫保卡的錢應該每個月只有100塊錢左右,不到100塊,甚至。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社保達人工作在電力

針對醫保每月返還個人帳戶比例,解答如下:因各地醫保返還比例標準不同,現就重慶市的醫保每月返還比例介紹如下:

一、醫保個人賬戶的定義

醫保個人賬戶即按照政策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設立的,用於記錄本人醫療保險籌資和償付本人醫療費用的專用基金賬戶。

二、哪些人有醫保個人賬戶

以下兩類人員有醫保個人賬戶:隨單位參加職工醫保的參保人和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醫保二檔的參保人。這筆錢雖然是用於你的個人健康,但卻不能亂用更不能套現。

三、醫保個人賬戶的構成

1.隨單位參加職工醫保的參保人

醫保個人賬戶由職工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劃入兩部分構成,其中:

職工個人按本人繳費基數的2%繳納基本醫保費,且全額計入本人個人賬戶;

單位繳納的基本醫保費,根據年齡不同,按不同比例劃入:

不滿35歲按單位繳納基本醫保費的1.3%劃入個人帳戶;

35歲-45歲按單位繳納基本醫保費的1.5%劃入個人帳戶;

45歲-按月領取基本養老待遇之月前1.7%劃入個人帳戶;

退休人員從按月領取基本養老待遇之月起按4%劃入個人帳戶。

計算基數為:在職職工以本人繳費基數作為基數;退休人員以本單位在職職工人均繳費基數作為基數。

2.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醫保二檔的參保人

按照一定基數,根據年齡不同,按不同比例劃入醫保個人賬戶。

以個人身份按年繳費的,重慶市2017年月劃入金額計算基數為3881元,具體金額如下:

不滿35歲按繳費基數的3.3%劃入個人帳戶,
劃入金額為128.07元;

35歲-45歲按繳費基數的3.5%劃入個人帳戶,劃入金額為135.84元;

45歲至按月領取基本養老待遇之月前按繳費基數的3.7%劃入個人帳戶,劃入金額為143.60元;

從按月領取基本養老待遇之月起按繳費基數的4%劃入個人帳戶,劃入金額為155.24元。

其中,已按月領取基本養老待遇的,若已繳滿“職工醫保繳費期”(不再繳納基本醫保費),則按上年度全市月社平工資60%作為計算基數(2017年的基數標準為3370元)。

四、醫保個人賬戶的用途

1.藥店買藥:可以在定點藥房買藥,包括保健品;

3.孝敬父母:可以關聯給你的爸媽(或親朋好友)看病使用。

這筆錢可累計、可計息、可轉移、可繼承,醫保個人賬戶資金是一直積存的,今年沒用完不會清零,可跨年度結轉使用;賬戶餘額按照同期銀行一年存款定期利率計息;可隨職工工作調動轉移,可依法繼承。


勞動維權田博聞

居民醫保是沒有個人帳戶的,我想你想問的可能是城鎮職工醫保吧(以下簡稱醫保)。醫保個人帳戶返還多少,國家沒有統一的規定,現在大多數省份是由設區的市自己制定(一般是地市級)。繳費的比例,也是由地方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自主確定。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個人一般繳納2%。單位繳納從6-10%的都有。

可以明確的是,個人繳納的2%全部劃歸職工個人帳戶。單位繳納部分,各地一般是按照職工年齡段劃分來劃入一部分。大多數地方是用二分法。即以45週歲為界限分開,不滿45週歲的,劃入比例較低,超個45歲的到退休年齡的,劃入比例較高。退休職工,因為個人不再繳納費用,故個人帳戶中只有社保支付劃入部分。

比如鄭州市目前的標準是:職工繳納2%,單位繳納8%。參保人員年齡不滿45歲的按本人月繳費基數的3%劃入;年滿45歲的按本人月繳費基數的4%劃入;退休(退職)人員按本人基本養老金的4.5%劃入。


鄭州楹聯

他這裡主要提到的是城鎮退休職工退休後所返還的個人醫保賬戶金額是多少,西安是城鎮職工退休後,按你每月退休後所發的養老金金額的5%返還,例如你每月退休金3000✘5%=150元,就會每月有150元打入你的社保卡,可以用來買藥,門診看病。另外你要是有慢性病在醫保範圍內,可以申請慢性病補助,拿上病歷報告檢查等資料到單位領表由單位專職人員會給你申請辦理。慢性病在門診看病,藥房買藥都能夠報銷一部分的,但是有門檻費,西安是700元,每種慢性病報銷是有上線的。每個城市標準不一樣,我上面所說的是西安的。說的不對指教。


912666幸福生活

返還醫療保險待遇只是在正常繳費情況下才會返還,如果出現斷繳或退休時未按規定一次性繳清醫療保險的,醫保局是不會返還到個人帳戶,續繳和補齊的次月就會正常返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