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封张良万户侯,为何张良甘做穷酸的留侯?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汉初三杰:韩信、张良、萧何,这哥仨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开创一番伟业,这样国士无双的人才偏偏都被刘邦所用,刘邦不想得天下也难啊。虽然他们仨能耐都很大,但他们都惧怕刘邦,当然刘邦也忌惮他们。所以,他们仨没有一个得到过刘邦的信任。韩信造反失败被杀,萧何也常遭刘邦猜忌,还要败坏自己的名节来保全自己。张良能够洞悉刘邦的心思,但也仅仅是明哲保身罢了,刘邦并没有完全信任张良。

刘邦封张良万户侯,为何张良甘做穷酸的留侯?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在刘邦心中有一个人生信条,那就是有困难找张良,张良就像一个救火队员,四处为刘邦排忧解难。可是那又怎样呢,张良始终不是刘邦最信任的那批人。刘邦最信任的还是从沛县起,跟着自己打江山的那群混混,樊哙、周勃、夏侯婴等等。刘邦是一个乡土情结比较重的皇帝,所以对跟着自己并肩作战的发小格外照顾,甭管这些人是否有功劳,汉初封王封爵的时候,第一批受封的功臣就是沛县那群地痞。

刘邦封张良万户侯,为何张良甘做穷酸的留侯?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刘邦也曾想厚待张良,准备包个三万户的大红包给张良。但是在张良看来,刘邦封的万户侯,既是红包也是炸药,弄不好得把自己炸个粉身碎骨。刘邦的确要厚待张良,但三万户的侯爵肯定是高了,这无疑是在试探张良,接了刘邦的重赏,必定后患无穷,不接那就不给皇帝面子了。张良退而求其次,拒绝了齐地富庶的三万户,而选择了穷乡僻壤的留县当自己的封地,这样既保全了刘邦的面子,也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志向。

刘邦封张良万户侯,为何张良甘做穷酸的留侯?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你说张良不想做万户侯吗?张良肯定是想的,只是他不敢,沛县的老乡们都没几个敢接万户侯的爵位,他张良一个外乡人哪里受得起这份恩宠。不过以张良的功劳,肯定是受得起的,智斗鸿门、下邑奇谋、虚抚韩彭等等,哪一条都足够让刘邦跪在张良面前,磕头叫三声爸爸。不过他跟刘邦的关系毕竟没有那么亲密。在刘邦看来,张良并不是一心一意向着自己,至少张良还给韩王信留了一片忠心。

刘邦封张良万户侯,为何张良甘做穷酸的留侯?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张良本是韩国贵族,秦末乱世中,他的首要目的还是复兴韩国,给刘邦出谋划策,只是张良的业余爱好。刘邦在投奔项梁的途中偶遇了张良,两人的蜜月期并没有维持多久,张良就又踏上了复兴韩国的征途。刘邦入驻咸阳、项羽分封天下,两人再度聚首,可惜来不及增进感情,张良又回到了韩王信的封地。这就给刘邦留下一个印象,张良只是一个半路上车的好员工,不是自己初创时期的元老。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连发小都怀疑的刘邦,自然不会太过信任张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