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厂长的话

这两周股市玩出了币市的感觉,分分钟一泻千里,上证今天已经跌破了2800点。乐视靠着许家印接盘FF的“春药”连涨了两天,今天暴跌8%被打回原形;恒瑞医药、五粮液、格力电器都价值股也都是三四个点的跌。各路私募刚喘了口气,6月又给干懵了。不过,在市场的一片哀嚎中,相对价值策略产品的表现是相当亮眼了,今年有六成以上的产品取得正收益,稳得一批。

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7000只私募基金净值创新低

年初的时候,厂长是挺看好股市的,但没想到黑天鹅又多又大,美联储加息进程超预期,中兴被制裁,中美毛衣织了一轮又一轮,越玩越大,还有独角兽接连回来吸血等等。

上半年市场很缺钱,也很方,主要指数集体扑街。确认过眼神,是股灾没错了。厂长摸着自己被打肿的脸和变瘪的荷包,心里千万只草泥马奔腾。

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股票跌成这样,私募产品自然也是哀鸿遍野。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截至6月8日,有7099只私募基金在今年创下净值历史新低。厂长查了下,这几年私募产品出现大批量创新低的情况,分别是2015年的7月和9月,2016年的1月,对应着三次股灾。

从全市场来看,今年创新低的产品占比高达35.72%。分策略来看,最惨的是事件驱动策略,有50.77%的产品创新低,然后是股票策略,39.48%。

这个事件驱动策略,一般就是搞定向增发和并购重组一类的,这个是真的惨了,去年就亏了不少,今年雪上加霜。

股票策略里,创新低的产品多数是投中小盘的,这些产品去年就没踩对节奏,今年又没节奏可以踩。比如辛宇的神州牧的一只产品,去年跌了30%,今年实现了腰斩。

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不过神州牧今年的平均亏损“只”有13.98%,不算最惨的私募冠军。

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最惨的私募冠军应该是罗伟广了,他的新价值今年平均亏损近30%,真是跌出天际,如果这是比惨101,爱哭才会赢,应该可以C位出道了。

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然后“巨无霸”级别的价值派私募整体其实还好,一个是去年有足够的安全垫(今年新进的投资者心疼三分钟),另一个是它们投的价值股今年相对抗跌一点。

这是景林的年内平均收益情况:

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这是源乐晟的:

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高毅的:

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当然,这都还是这波暴跌之前的数据,后面估计要更差一点。

相对价值策略亮了

好了,比惨大会结束,下面来点正能量内容。

在这糟糕的大环境下,固定收益和相对价值这两类私募产品表现相对稳定一些,创新低比重分别为17.84%和20.29%。

固定收益策略的产品主要就是投资债券了,相对价值策略是一种相对谨慎的量化对冲基金策略,同时投资两个高度相关的资产或者不同市场中的同一资产,当两者价格差变得足够大时,买入价格低的资产,卖出价格高的资产来获利。

现在主要集中在两类,一类主要以套利为主,比如跨品种套利、跨期限套利和跨区域套利等各种套利模式的“混搭”;另一类是进行股票现货与股指期货完全对冲的阿尔法策略。

嗯,这玩法看着都累,但别小瞧它,聚少成多,最后也会硕果累累。更重要的是,这类产品的回撤很小,最近两年的平均最大回撤只有6.58%,仅比固定收益策略略高,但是收益却是固定策略的好几倍。

现在国内做相对价值策略的产品的私募有言起投资、明汯投资、进化论资产、幻方量化(九章资产)、朱雀投资、大岩资本等等。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最新净值更新的相对价值策略的私募产品合计400只,其中266只产品收益为正,134只收益为负,也就说,今年有六成以上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其中,有三只产品收益在20%以上,最高的是元同基金旗下的,今年赚了26.92%,后面依次是幻方量化和盈阳资产的。

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这收益比起股票策略的冠军来说,的确是不值一提,但这类产品的净值要比股票策略的稳健得多,比如幻方的一款产品,成立两年,最大回撤只有5.66%,对投资人进入的时机的要求并不是那么高。

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厂长一直和大家讲要分散投资,对于有条件的投资者来说,除了分散资产外,分散策略也是要重视起来的。虽然今年股市不好,但厂长除了买股票和股票策略的产品,还买了CTA(管理期货)策略、相对价值策略和固定收益策略的,所以并不至于亏得太厉害。

下面这个是各类资产的收益图,可以看到,除了房价宇宙无敌外,没有什么资产是能保持不败的,相对价值策略和CTA策略、宏观策略等等的产品,可以让我们在股票不给力的年份也能赚到钱。

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怎么选产品?

策略“吹”完了,来和大家说说怎么选产品。

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相对价值策略一类的量化对冲产品,在对冲了风险的同时,也牺牲掉了一部分收益,好处是稳健,对择时的要求不高,如果你拿它和景林这类的老牌价值派私募比,五年以上的长期收益大概率是跑输的。

另外,相对价值策略的稳健不代表稳赚不赔,远的不说,就说去年这一九分化的极端行情,很多私募手里的股票一个劲往下跌,但是因为指数没怎么跌,结果股指期货上也没赚到钱。比如下面这个,亏损一度超过10%。

7000只私募产品都躺下了,这类产品却逆势突围,六成收益为正!

在挑选产品时,首先要看的自然是业绩,这个是最基本的要求。量化基金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取相对稳定的Alpha收益,一般不择时。我们要找的,是业绩表现相对稳定的基金,而不是超额收益绝对领先的基金。如果基金风格偏中小盘,那么可以跟中证500指数去对比,超额收益波动太过剧烈的话那一定不是一个很好的量化模型。

同类型的产品,一个三年里都不赚钱,第四年突然赚到了50%的收益,另一个四年里每年取得10%左右的收益,虽然最后总收益不如前者,但它在各类市场中都能表现出色且回撤较小,说明背后的量化模型十分完善,未来获得较好业绩的概率较高。

规模方面,小一点可能更好。这类产品对灵活性要求很高,规模大,切换组合需要更多的时间。当然,这也不代表规模越小越好,量化基金投资分散、换手高,投资过程对交易的效率等要求较高,同时还需要一个强大的风控系统来控制投资风险,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私募管理人的管理规模只有几个亿,资金实力不足,很难相信他能做好量化对冲基金。

最后是看团队。

量化投资并不是整个量化模型,往那一放就完事了,同样一个量化策略,不同的人执行,出现的差异可能也会非常大,基金经理的能力和水平是很重要的。量化基金的基金经理最好是有理科背景,具备数量化分析、金融工程的学术背景或从业背景。

同时,量化团队的实力至关重要,所以选产品时要看这家基金公司其他量化产品的收益情况。在关注团队实力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团队的稳定性。量化基金的核心就是量化模型,而一旦构建这个模型的人离开,肯定会对基金的业绩有影响。而量化模型的开发需要团队来配合,所以,投资团队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好了,量化投资的内容很多,一时说不完,今天先这样,意犹未尽的可以来听听杨如意老师昨天的课程,可比厂长说的精彩多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