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为什么放弃了西奈半岛这么辽阔而又资源丰富的土地?

一德格天1

以色列之所以放弃西奈半岛是因为根本守不住,以色列曾两次占领国西奈半岛,第一次是迫于美苏的压力主动撤退,第二次占领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以后,遭到了阿拉伯国家的疯狂报复,埃及、叙利亚等国从东西两侧同时对以色列发动攻击,结果以色列相当被动,并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其后根据埃以双方的协议,埃及陆续收回了西奈半岛。

其实以色列很想要西奈半岛,如果以色列拥有西奈半岛这块土地的话可以扩大以色列的防御纵深,现在以色列的国土只有2.5万平方公里,而西奈半岛都有6.1万平方公里,是自己国土的两倍多,所以拥有西奈半岛是以色列梦寐以求的。

但是就当时的形势来看,美苏争霸直接进入中东地区,苏联支持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美国支持以色列,正是美苏的不战不和政策才导致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虽然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但是这种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以色列要想守住两块占领而来的土地确实很困难。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不得不妥协,退出西奈半岛,只占领戈兰高地。因为对以色列来说,戈兰高地是以色列的水源所在地,同时叙利亚的实力没有埃及强大,守住这一块土地相对容易一些。

所以,不是以色列不想要西奈半岛,就当时以色列的实力和国际情势而言,以色列守不住西奈半岛。如果当时以色列一意孤行强占西奈半岛,那么以色列更无宁日可言,必将陷入长期的战争威胁。


铭苏先生

以色列放弃西奈半岛,完全是无奈之举,非不愿也,实不能也。如果但凡有一丝可能独占广阔的西奈半岛,为犹太民族预留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土地抱有强烈危机感的以色列人都不会轻易放弃。

首先,阿拉伯国家绝不会允许以色列占据西奈半岛

发生在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或是西奈半岛战役、卡代什行动。这次军事行动完全是英国、法国不甘心独立的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联合以色列进行的一场军事行动。但是当时的英国、法国刚刚经过二战实力大不如前,以色列虽然在美国的支持下,军事实力领先阿拉伯世界,但是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当时的埃及既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国家,又是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坚定盟友。更何况,西奈半岛扼守苏伊士运河一侧,如果以色列长期占据西奈半岛,势必严重影响埃及的经济利益,损害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领袖的政治声誉。埃及一定会全力以赴,联合其他阿拉伯国际与以色列战斗到底。虽然阿拉伯国家军事实力不济可能难以撼动以色列,但是当时以色列的实力也不足以支撑与阿拉伯国家全线作战,如果陷入长期的战争和对抗之中,对于刚刚独立的

以色列也会非常不利。

(纳赛尔与赫鲁晓夫)

更重要的是,美国、苏联坚决反对以色列占据西奈半岛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主谋是英国,目的是恢复英国在中东地区的传统霸权。这一做法并不符合二战后新兴的美国、苏联的利益。对于美、苏两强而言,苏伊士运河在实力平平的埃及手中,明显要好过仍然控制在英国人、法国人手中。如果以色列长期占据西奈半岛,肯定会导致阿以双方围绕苏伊士运河展开反复争夺,影响运河航运,也会影响美苏两国的经济利益。

因此在战争之初,美国和苏联就旗帜鲜明的反对以色列抢占西奈半岛的军事行动。

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要求英法撤军。同时,美国还在联合国安理会提交议案要求英法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在经济上,美国还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大幅贬值15%,同时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而苏联更是直接威胁英国,如果不撤军就将动用核武器打击英国。

以色列同时触犯了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利益,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冲击时评

西奈本来就不是他们的。以色列建国才70周年,建国第二天就发动就第一次中东战争,屠杀和驱赶巴勒斯坦人,毛泽东及全世界把它们定位为“犹太复国主义”,我们中国是坚决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坚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巴建国时,我国最早承认了巴勒斯坦国。

在以色列建国之前,在欧洲的犹太人受了空前的浩劫,希特勒德国在奥斯威辛和毛特豪森设集中营专门屠杀犹太人,据统计屠杀了六百多万犹太人,世界为之震惊,美国和英国想方设法营救那些幸存的犹太人,把他们偷运到巴勒斯坦,宽厚的阿拉伯民族接纳了他们,但犹太人借着圣经的故事成立以色国并与建国第二天悍然发动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侵占了大量巴勒斯坦、埃及、约旦、叙利亚的土地,使大量巴勒斯坦人成为难民,至今无家可归,以色列的建国日,也就成为了“巴勒斯坦受难日”,这一天是5月15日。

以色列建国70周年,为庆祝这个建国日,美国把使馆从柴拉维夫(原以色到首都)迁到耶路撒冷,可以说,在以色列建国前,这个世界就没有“以色列国”,圣经里并没有讲明有个以色列国,以色列只是公元前700再前的居住地,因连续大旱,犹太人也就是以色列人逃往埃及,在受到埃及法老的百般欺榨后又出逃了,《创世纪》和《出埃及》就是说的这段。

在漂淋世界和受尽二战折磨的犹太人终于有了以色列国,但他们却以战争报答世界的爱。可以这么说,二战中希特勒屠杀犹大人数量巨大,因为那是战争时期,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人数量也是巨大的,可这是发生在和平时期,可以说在屠杀巴勒斯坦人这件事上犹大人甚于希特勒!美使馆迁址时发生在巴以边界的屠杀,不正说明丑恶的犹太人的本质吗?我们没有看见巴人或是哈马斯向以境内开过一枪一弹或是发射土火箭,可犹太人阻击手射杀了60多名巴人,打伤了二千多人。以色列犹太人是真正的屠夫。


手机用名东方


首先,西奈半岛一直就是埃及的固有土地,以色列是入侵者,在道义上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引起了当时国际社会的公愤,小小的以色列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占它。

(苏伊士运河邮票)

其次,以色列控制了西奈半岛就等于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不仅埃及会舍命要夺回,国际社会更不会容许这条国际上最繁忙的水道因无休止的战争而有任何闪失,美苏二大超级大国当时也认为苏伊士运河在埃及一国手中比埃以二国控制更好,因此美苏都站在埃及一方,让以色列不得不放弃西奈半岛这块到手的肥肉。

最后,埃及是阿拉伯国家的最重要国家,人口比以色列多了十多倍,虽然埃及被以色列打败了,但埃及人决不会放弃西奈半岛,加上以色列又与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国的矛盾更大,以色列也不想在中东树敌太多,为了全力对付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以色列只能接受埃及的和平解决之建议,归还西奈半岛。



湘平古珍邮馆

假如以色列既占领着埃及的西奈半岛,又占领着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那么时至今日,它将在北边与叙利亚及黎巴嫩真主党为敌,在南边则与埃及为敌。而埃及是中东的军事强国之一。

如果是始终要坚持这样两线作战的话,哪怕美国人再怎么想帮以色列,以色列恐怕迟早都将亡国。

前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军队都是阿拉伯军队的主力。

而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数十万阿拉伯平民逃离家园沦为难民,成为中东局势至今仍不可收拾的根源。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起初并不顺利,后来逐步扭转了局势,但战争进程并不轻松。于是在美国的斡旋下,以色列和埃及签署了《戴维营协议》,以色列交还了西奈半岛,从此埃以之间和解了,而埃及也等于就此脱离了苏联阵营。而阿拉伯阵营的团结也就此彻底被分化了

这样,以色列在南边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处理北边的问题

从军事形势上来看,戈兰高地与西奈半岛,以色列只能常保一个,必须放弃一个;叙利亚与埃及两国,至少得选择一个国家达成和解。而戈兰高地对以色列的战略价值更高,因为戈兰高地一来是以色列40%的水资源的来源地,二来显然守住戈兰高地比守住西奈半岛容易得多


建章看世界

以色列从建国开始就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爆发了战争,从第一次到第四次,虽然以色列最终都在美国的强烈支持下赢得了战争,但毫无疑问,以色列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的仇恨越积越厚,而与以色列作战的两个主力,北边是苏联极力支持的叙利亚,而南边则是本问题的另外一个主角埃及,并且埃及在更多的时候是阿拉伯联军的绝对主力和发起国!



以色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抢先动手,在埃及叙利亚还在策划的攻击行动之前就对其空军基地提前动手,在短期内就掌握了制空权,并瓦解了酝酿的攻击行动,并且还实际控制了埃及的西奈何半岛,以色列的这次行动让埃及认识到了要想消灭美国支持的以色列根本没有可能,而长期的准备对以色列作战及多次失败也让埃及伤亡惨重,相反的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各国在石油等能源宏利的支持下,都成为地区富国!



因此对于埃及来说是考虑国家的未来,而此时以色列也因多年的战争伤痕累累,急于和周边缓和关系,从而发展国内经济,因此埃及和以色列双方都有了需求,因此和解成为必然,因此以色列以退出西奈何半岛,归还给埃及为筹码,双方实现关系正常化!


嘟嘟超

西奈半岛卫星图片,照片中间的那个心形半岛就是西奈半岛。西奈半岛6.1万平方公里,算是面积辽阔,但是从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出,基本上全是戈壁沙漠、不毛之地,算不上资源丰富。

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迅雷之势打垮了周围的一票阿拉伯国家,并且为了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和耶路撒冷、几乎所有的巴勒斯坦土地。以色列在军事上巨大的成功也为阿以之间埋下了最剧烈的矛盾。为了收复被占领土,埃及、叙利亚等国家联合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果在以色列强大的军事实力前,功亏一篑,还是以失败告终。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一开始就突破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攻入西奈半岛。并且在战争结束时,仍然有军队部署在西奈半岛---虽然是被以色列包围。但是埃及方面收回西奈半岛的决心可见一斑。

虽然埃及方面输掉了战争,但是仍然在1978年收回了西奈半岛,并且与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埃及也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

以色列向埃及交还西奈半岛,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虽然以色列打赢了全部的四场中东战争,但是以色列也明白了,如果不交还西奈半岛,埃及还会发动第五次、第六次甚至第七次中东战争,直至将西奈半岛收回,或者埃及流尽自己最后一滴血。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本意是让自己更加安全,结果反倒使自己永远处在与埃及的战争状态。以色列固然能打,但是奈何国小人寡,埃及毕竟有8000万人口,是中东大国,长期与埃及耗下去,绝非上策。因此,以色列两害相权取其轻,归还西奈半岛,实现与埃及的和解。

2、以色列向埃及归还西奈半岛是美苏两国共同的意思。以色列虽然在中东可以横着走,但是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面前,还是道行太低。而且阿以冲突是更宏大的美苏争霸的一部分而已,以色列无法违逆美国的意思。第四次中东战争后期,眼看埃及、叙利亚大厦将倾,苏联向以色列发起了战争威胁,苏联几个精锐的空降师进入一级战备,要求以色列停战。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策反埃及脱离苏联阵营、将其拉到自己一边,要求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同时推动埃以和解。为了逼迫以色列吐出西奈半岛,美国不惜以停止某些援助和军事合作为要挟,以色列胳膊拧不过大腿。

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使得埃以和解。萨达特是军人出身,他清楚埃及是打不过以色列的,唯有承认以色列、与其和解才是出路。可惜,萨达特推动埃以和解引起国内极端分子的强烈不满,遇刺身亡。而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被当时其他阿拉伯国家孤立,将阿拉伯世界盟主的地位拱手让给了沙特,世事如此,让人唏嘘。

另外,笔者还有两件事情要说:

1、目前网上有种观点认为归还西奈半岛是以色列犯过的最大的战略错误,笔者不认同这种观点。以今天的眼光看,即便以色列目前有绝对的实力可以霸占西奈半岛,阿拉伯国家基本职能干瞪眼,但是历史不是这样假设的。如果不归还西奈半岛,以色列不可能与阿拉伯世界实现实质的和解,双方肯定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打下去。以色列虽然不会亡国,但是肯定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战争,没有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发展经济,也就没有目前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人民生活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以色列。正是通过归还西奈半岛,以色列与自己最强大的敌人实现了和解,才有了之后40年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虽然之后以色列还时常战争(主要是对黎巴嫩和叙利亚),但是都是一些小打小闹了。

2、为什么以色列能向埃及归还西奈半岛,却不向叙利亚归还戈兰高地?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叙利亚力量弱小,以色列对它不怵,和不和解关系不大。而且叙利亚是什叶派国家,与主流阿拉伯国家不是一路人,沙特等国也不爱为它出头;二是与不毛之地西奈半岛不同,戈兰高地除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之外,还是以色列重要的水源地。在中东,水源意味着什么大家可想而知;三是叙利亚对美国不重要,美国没必要拉拢叙利亚,更不会帮叙利亚讨要戈兰高地。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扼守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通道,美国必须把埃及拉到自己一边,叙利亚国家小、又没有什么战略要冲,而且石油资源也不多,美国看不上。正是这个原因,美国一直对叙利亚不感兴趣,对于介入目前的叙利亚内战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西奈半岛,虽然辽阔但是土地荒凉,中北部与西部是西乃高原巟漠戈璧,中南部为山地,人烟稀少,气候干燥不适于人类居住,以色列放弃西奈的原因有三种因素。第一,以色列在中东不愿树敌太多,尤其是埃及这个阿拉伯世界的大佬,美总卞特的中间说和,以方做了顺水对舟之策。第二,以色列国家狭长周边的黎巴嫩叙利亚约旦沙特,都是敌对囯家,以方的军事实力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放弃西乃与埃及和好,是上上策。把精力放在北方固守戈兰,后有与约旦和解。第三,虽然西乃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但有很荒谅,与埃及对歭需要很大的人力与物资保傽,有怕北部的各反犹国家南北夹攻,近观历史的记忆,以色列退岀西乃半岛的思想是对的。


以斯拉7

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不仅归还了西奈半岛,还归还了耶路撒冷戈兰高地很多次了,但是得到的只有谎言和背叛,所以现在看耶路撒冷的戈兰高地已经不再归还了,战败国总要付出代价,而且还是他们先挑起的战争,埃及还是可以,拿了西奈半岛后,没有背信弃义。


imex

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间接促成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成立而在以色列放弃西奈半岛后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在不久后遍宣告解体。

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重重但是面对以色列的步步紧逼特别是占领西奈半岛后各国纷纷放下矛盾成立联合共和国一致对抗以色列,反而是以色列退出西奈半岛加重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内部矛盾,在成立没多少年后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遍宣告解体。

以色列越强大阿拉伯国家更团结,特别是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对于以色列来说分化阿拉伯内部国家的联合至关重要退出西奈半岛只不过是分化阿拉伯国家联盟的重要手段,反之经营开发只会让阿拉伯国家更加团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