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又現跳水,暫時不能期待過高

2018年已過去半程,回顧上半年,A股波動劇烈。隨著內部去槓桿收緊流動性,以及外部中美毛衣摩擦帶來的風險偏好壓制,A股半年內市值蒸發達7.21萬億,降幅11.42%。中小市值個股同時加速趕底,破淨潮與破發潮不斷上演。不過,在6月29日,上證指數大漲2.17%,一根中陽線收官上半年行情為市場注入些許信心。今年6月上證收出的周陰線數量,在歷史上也很罕見,但也為後面反彈收陽留下空間。而7月收出月陽線的概率更大一些,但願真的能實現“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股市預諺,如此則對於挺過6月大跌磨難的投資者來說,暫時可放鬆一口氣。看滬指近期數據:2013年6至7月大盤大漲了126.88點。2014年的6月至7月大盤上漲了150.91點,2015年的6月至7月大盤上漲了810.91點,2016年的6月至7月大盤上漲了137.25點,2017年的6月至7月大盤上漲了84.95點,2018年的6月至7月份呢?當大家都恐慌扛不住的時候、你在想什麼?雖然理想很豐滿,但現實還是不能大意。

市場消息回顧: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稱,2018年6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5%,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仍高於上半年均值0.2個百分點,製造業總體繼續保持擴張態勢。實際上,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雖然部分指標有波動,但整體維持穩中向好,特別是大型企業經營情況正在改善。最近幾年股市已經提前反映了宏觀經濟指標的波動。下半年需要關注的是流動性、債務風險等因素。從目前來看,這些因素改善的可能性較大。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大型企業PMI為52.9%,保持在臨界點之上。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於臨界點。

技術分析:上週五強反,三大指數全線回升,讓投資者心理上稍感欣慰。6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出帶有明顯下影線的探低迴升K線組合,短線仍有反彈空間。下半年市場核心運行區間2800-3000點,隨著中美毛衣摩擦和緩以及市場流動性改善,上證指數仍會回到3000點以上;如果中美毛衣摩擦升級,不排除上證指數破2800點的可能性。當前趨勢性行情出現的可能性較小,市場仍會是結構性行情。上半年,市場的核心矛盾從估值偏高逐漸轉到金融風險的重估。股票上漲還是下跌,估值是核心,目前來看,估值已形成市場上漲的堅實基礎。在此基礎上,監管政策已經處於頂部階段,並且邊際寬鬆的措施在陸續推出,防止系統性債務危機的意圖逐漸明確,下半年金融風險的擔憂將逐步緩解。估值處於底部,政策在頂部,大環境在邊際改善,不必悲觀與恐慌,鑑於反彈之後仍可能面臨再次回落,因而連續反彈之後要注意分批減倉,在上證反彈重要壓力位2856-2956,創業板在1636-1676先兌現短線連續強反品種。同時注意大、小盤股不同的反彈節奏,創業板先於上證反彈,或先於主板回落調整。綜合分析:最近導致市場下跌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中美毛衣摩擦,這是最主要的因素;二是上市公司質押盤問題,部分大股東觸及平倉線,引發股價出現斷崖式下跌,令投資者恐慌情緒升溫。截至6月末,上證A股的整體市盈率為12.64倍,市淨率為1.41倍。估值水平回落至低位往往會對市場形成階段性支撐,這也成為目前不少機構看好下半年行情的一大理由,從市場總體估值水平、低估值股票佔比、市場總體業績增速、高增長股票佔比等幾個指標來看,當前A 股市場可能已經到達一個估值底部。估值是決定股市中期走勢的核心變量,意味著中期趨勢的底部正在逐步形成,投資者對下半年市場不必過分悲觀。但是,中美關於關稅徵收本月6日將公佈,規模會有多大現在還不好說;去槓桿的趨勢還在繼續,總體上防風險去槓桿的方向不會改變,市場流動性不夠充裕。

熱點展望:業績仍是漲跌幅的核心,風格只是表象,每年領漲市場的行業其均具備業績穩定增長或提速的特色。管理層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看好有真正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公司,芯片、5G 和人工智能值得關注。消費升級與科技創新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科技創新才能實現消費升級。

大盤又現跳水,暫時不能期待過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