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6月27日、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工作现场会在成都召开,会议通过总结全国各地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作的做法,交流经验,实地调研锦里、宽窄巷子、太古里、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中心等点位,对四川省、成都市创新理念、全链监管助推产业品牌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模式予以高度肯定。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现场会上获悉,今年,在总局、省局指导下,成都启动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评定(新量化分级)试点工作,在全市22个区(市)县全面铺开试点工作,以点带面,积极探索试点经验。目前已对近千家餐饮单位按照新量化标准开展了等级评定,覆盖全市各区域及大中小型各类餐饮业态。成都市食药监局局长周万生进行了发言交流。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评定,是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推动社会参与共治的重要手段,也是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在总局、省局指导下,成都市启动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评定(新量化分级)试点工作。

一、总体情况

成都是川菜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授予的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全市常住人口1600余万,食品消费需求旺盛,餐饮业繁荣发达。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万亿元。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量化分级制度推行至今已历16年,尽管在2012年进行了大的改进,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餐饮业多样化发展的现状,未能真正起到分级分类科学监管的作用,也无法满足公众放心餐饮、明白消费的需求。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为此,总局经多次实地调研后,确定选取山东、四川、河南三省开展新量化分级试点。

成都市受领省局赋予的试点任务后,领导高度重视,罗强市长亲自带队暗访太古里、宽窄巷子、锦里等餐饮集中街区,对新量化分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擦亮世界旅游名城、国际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5月以来,我们在全市22个区(市)县全面铺开试点工作,各区(市)县选择1个以上街道(乡镇)的全部餐饮单位(包含备案小餐饮)开展试点,并重点在青羊区、锦江区、武侯区打造特色街区,以点带面,积极探索试点经验。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合理设置分级,推动管理精细化。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改变了原来“整改”情形无级别设置的状态,60分以下也设有级别,充分切合了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渐进式上升的科学发展规律,更贴近餐饮单位管理水平的差异化现实,也更能客观准确反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的梯度,为实施更精细化的分类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优化评定流程,增强评价便利性。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原量化分级评定模式分为年度等级评定、动态等级评定,执法人员根据年度等级评定结果,一年内要进行1-4次不等的动态等级评定,频次要求难以真正落实。具体操作中,要根据每一个小项进行现场检查再评分,检查后的评分及统计工作量巨大,基层疲于应对。

新量化分级化繁为简,省去动态、年度之分,优化评级表格,检查问题记录采取在检查要点表中直接勾选的形式,极大减少了日常监督检查记录时间和检查次数,提升了评定检查和日常监管效率。

(三)完善评价指标,保障评价科学性。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原量化分级评价指标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新量化分级试点重新贴合产业和监管实际完善了评价指标,建立了适合所有餐饮服务单位类型的评价体系,兼顾了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同时注重评定的操作性,等级评定表增设了“序号”和“结果判定”,“序号”为每条指标指定了代号,利于信息化建设;“结果判定”明确了“符合”“不符合”“不适用”三种勾选项。“不适用”选项针对不同规模大小、特色餐饮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该指标的适用性,防范不同餐饮单位适用一把尺子衡量的弊端,在此思路下,小餐饮店也可以获评最高级别的5级。

(四)搭载智慧平台,提升监管针对性。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原量化分级及结果公示仅有单一的线下模式。试点中,我们将新量化分级作为餐饮智慧监管重要内涵,开发了量化分级智能管理模块,可实现等级评定、公示、查询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实施过程中,还首创红、黄牌自动警示管理。将餐饮店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 连续12个月内累计受到两次以上(含两次)消费者食品安全投诉举报,且查证属实的,列入红牌重点管理;将餐饮店12个月内受到1次消费者食品安全投诉举报,且查证属实的,列入黄牌管理。量化分级评定指标项、得分扣分情况等信息由监管人员手持终端(平板电脑)提交至智慧监管平台,并规制信息查询入口于二维码,加载于餐饮消费场所的食品安全等级公示图,监管人员和消费者可随时查询食品安全等级,许可信息、抽检信息、监管信息、处罚等信息。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五)改革结果运用,激发主体积极性。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五级模式设置,相较原三级梯次之间提升级别更容易,对于餐饮服务单位通过整改提升级别具有更强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有利于激发餐饮服务单位争创食品安全高等级的积极性。

(六)引入社会评价,提高公众参与度。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原量化分级是单一的监管部门专业评定方式,缺少公众参与,评价结果与其感受往往不一致。新量化分级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提供消费者参与通道,通过监管部门的专业评定与消费者参与相结合,增强等级评定的客观性,更贴合市场评价和反馈的真实感受。同时,新的食品安全等级公示图,增设了经营者名称、场所、评定机关鲜章等要素,且附加有网址或二维码查询功能,消费者一扫码就可以直接了解相关信息,提高了参与的便利性,大大激发了消费者社会监督的积极性。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从我市试点的情况看,新的等级评定办法、评定要点及公示图都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明示和完善的地方,建议在试点省收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系统分析,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推进等级评定更趋完善和科学。

成都近千家餐饮单位已按新量化标准评级

下一步,成都市将在总局、省局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试点工作,拓展试点范围,深化试点成果应用。将新量化分级试点工作纳入全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局,作为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的重点内容,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区)创建工作有效衔接,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和推进流程。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量化评定人员的专题培训,使量化评定人员充分认识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评定标准和要求,统一评定尺度,提高评定效率。进一步强化结果应用。加大部门之间的支持配合,探索建立联合奖惩机制,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评定结果运用到有关行业管理中,增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的社会影响力,督促引导餐饮服务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