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解讀:中共十九大及中國與世界的互動

我的解讀:中共十九大及中國與世界的互動

文/ 羅照輝

10月18日至24日,五年一度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我作為中國駐印度大使,參加了這次盛會。

這次大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全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首先,這一思想是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改革開放近40年,特別是近五年來,中國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其次,這一思想源於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出現新變化。過去多年,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現在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轉化對黨和國家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們要全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從高速轉向高質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三,這一思想是指導中國實現新藍圖的行動指南。按照“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時,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在新中國成立100週年時,即2050年把中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次會議決定分“兩步走”實現強國目標。第一步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步從2035年到2050年,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第四,這一思想內容豐富,涵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外交、國防等方面的治國方略。其總任務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我注意到最近印度媒體高度關注十九大,並出現一些擔心和疑慮,認為中國強大是“威脅”。這是不必要的。

我的解讀:中共十九大及中國與世界的互動

▲11月6日,羅照輝大使和夫人江亦麗參贊在官邸前草坪舉辦招待會,向印度議員、智庫學者和媒體人士宣介十九大精神,並就中印關係未來發展與印方交流。

首先,中國實現新藍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經濟繁榮,社會穩定,這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與穩定的貢獻。

第二,中國實現新藍圖,必將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習主席外交思想的重要內容。中國反對零和遊戲,永不稱霸。

第三,中國實現新藍圖,就必須把發展放在首位,繼續改革開放,進一步融入世界。這將為中國與包括印度在內的世界各國發展互利合作提供更多契機。

第四,中國實現新藍圖,就必須有一個穩定的國際地區環境和秩序。這就決定了中國必須長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睦鄰友好。

總之,中國共產黨把為人類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視為自己的使命。習近平外交思想體現了很強的創新性和延續性,將進一步密切中國與外部世界的互動,給國際社會帶來積極、正面影響。

我的解讀:中共十九大及中國與世界的互動

▲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攝影/ 徐訊

十九大後,中國外交迎來了新氣象。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成功訪華。美國總統特朗普很快來訪。之後,中國領導人將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晤、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並順訪一些國家。中韓、中日關係都有積極進展。

中印同屬發展中國家,面臨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相同任務,都處在深化改革和推進現代化進程的關鍵階段,都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印是搬不走的鄰居,同處一片藍天下;中印都是金磚、上合組織重要成員,都致力於推動全球化、多極化發展,維護國際關係民主化。我們相信,“中國夢”和莫迪總理提出的“新印度”設想是息息相通的,也是可以實現良好對接的。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印關係。習近平主席和莫迪總理多次見面。9月初,兩國領導人在中國廈門會晤,就雙邊關係達成重要共識。我們要落實好廈門會晤共識,增進互信,聚焦合作,妥處分歧,推動雙邊關係更上層樓。


本文作者羅照輝為中國駐印度大使。



以中印為方法 以世界為目的

From China and India

to the world as a whole

中印對話網站:www.chinaindiadialogue.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